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及其起源与风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及其起源与风俗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夏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唐玄宗李隆基生日为八月初五,为避讳,将“五”改为“午”,以后,端五改为端午。至于端午的来源,说法有二:一是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华夏人对龙的祭祀活动,华夏先民以龙为图腾,将伏羲、女娲、颛顼、禹等著名祖先视为法力无边的龙,端午节是祭祀龙的最隆重的节日。另一个是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战国时期的屈原就死于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节令食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及其起源与风俗

夏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据《太平御览卷三十一·风土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即指五月的第一个五日。改“五”为“午”,事出有因。唐玄宗李隆基生日为八月初五,为避讳,将“五”改为“午”,以后,端五改为端午。至于端午的来源,说法有二:一是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华夏人对龙的祭祀活动,华夏先民以龙为图腾,将伏羲、女娲、颛顼、禹等著名祖先视为法力无边的龙,端午节是祭祀龙的最隆重的节日。另一个是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战国时期的屈原就死于五月初五。此两说者,影响最广、最深的是纪念屈原说。相传,在屈原投江之日,当地百姓出动大小船只打捞他的尸体,为了不让蛟龙吞食屈原,人们又将粘软的糯米饭投入汩罗江,让蛟龙吃后粘住嘴,以后,粘米饭又演变成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节令食俗。

粽子,古代又称“角黍”,魏晋时《风土记》载:“仲夏端五,烹鹜进筒粽,一名角黍。”因其形状有棱有角,并用黍米煮成,故名。制粽子之法,古代初用菰叶裹粘黍,以沌浓灰汁煮成,后多用箬(竹的一种,其叶宽大,至秋季,叶的边缘变成白色)叶裹米,经煮或蒸而成。当今的粽子,其形状、馅料多种多样。(www.xing528.com)

这一天,江南水乡的小孩们胸前都要悬挂一个用网袋装着的咸鸡蛋或鸭蛋;而很多地方的汉族人在这一天饮雄黄酒,并用雄黄酒洒于墙角和四壁,以求避邪;还用此酒涂擦小孩子门额,或在额门上画“王”字,预示小孩子如虎之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