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份工作、一项专长,想要出类拔萃,都少不了一样东西:钻研。
某企业老总讲到,他有一位下属,出身名校,英语专业八级水平,悟性高,对新知识和新事物都很感兴趣。刚入公司时,毕业还不到一年,却已经换了两份工作了。直觉告诉他,此人在公司不会待太久,可爱才心切的他,还是将其留了下来,作为技术部的工程师。果不其然,工作了不到半年,此下属就提出离职。临走前,出于对老总的感恩,他坦然说明了自己的心迹。他说,在从前工作过的单位里,自己的能力、素养并不差,却要被一些不如自己的人领导,很不甘心,所以才跳槽。此次来公司,自以为深得赏识,能很快坐上主管的位子,可现在看来,各位中层的位置都坐得很稳,取而代之的概率很小,公司也不可能单独给自己设立一个与主管同级的职位。鉴于此,就想另谋高就。老总开诚布公地对他讲,依照他半年间的表现来看,成长速度不慢,只要坚持下去,定可以独当一面。只是,现在还不是提拔的时候,毕竟很多知识还要在实践中慢慢沉淀成经验。没经历过,没失败过,就想一步到位,未免太急于求成了。工作的精髓,必须靠实践的钻研,才能有所收获。
可惜,年轻人“等不及”,他感谢老总对自己的信任,但内心相信还有其他的路可走。就这样,他离职了。老总内心觉得惋惜,可他去意已决,只有给予尊重和祝福。不过,这种平等友好的关系,并未从此隔断。离开后,下属偶尔也会给他打电话,在沟通中,他发现年轻人兜兜转转去了多家不同的公司,似乎未能找到想要的位置,抱怨声反倒比从前更多了。
后来,老总开设了一家新公司,许多重要的岗位都很缺人,尤其是实验室增加了大量的设备,而内部又选拔不出合适的人。焦灼中,他想到了那位辞职的下属,觉得他是一块璞玉,只是缺乏雕琢,况且有过碰壁的经历了,应该会有所改变。对方听说这个消息后,非常激动,很快就入职了。
在新职位上,下属做得很投入,每天伏案翻阅资料,白天调整测试程序,大概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实验室所有的设备就都有序运转了。他还对所有的作业文件进行梳理,重新修改增订。老总本以为,他今后可能会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里有更大的突破。可惜好景不长,在这个职位待了两年后,他再次提出了辞职,原因和当初如出一辙。
如今,很多条件、资历不如他的人,都在行业里有了一定的建树,而他还在为最初的那个“梦想”奔波着。每次提起他,老总都不免觉得可惜。
趁着青春去打拼、成长,绝对是一件好事,但仅仅有机会是不够的,还要深入地去钻研,把它做深做透,而这些必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须有一份持久的耐力。这不是个案,而是很多人的缩影。我们为何要重申具有钻研品质的“钉子精神”,它意味着什么呢?或许,就像雷锋在日记中所言:“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www.xing528.com)
在工作的领域,想成为一个卓尔不群者,就得有“钻”的精神!这个钻,需要摒弃急功近利之心,摒弃权与利的诱惑,在选定的那块“木板”上,找一个更细致的目标,稳扎稳打地凿下去,要用心、用力,有持久的耐性,方能达成所愿。
职场类栏目《非你莫属》中,曾有一位求职者,他只有23岁,年轻没什么经验,但有一个特长,那就是对北京市所有的公交线路都了如指掌,几乎达到了“活地图”的标准。哪条公交改路线了,哪辆公交车换车型了,他都会记下来。所以,他想在节目中求得一份旅游体验师的职位。
现场考核中,主持人问他:“从国贸到旧鼓楼大街怎么走?”他不假思索地说:“从国贸坐1路汽车,到天安门东换乘82路。”主持人又问:“那从国贸到营慧寺呢?”他一样从容地回答:“坐地铁1号线到五棵松,换乘运通113。”此外,他还在现场为一对情侣设计了北京一日游的路线。
原本,场上的多位老总并没有招录他的打算,但最后都被他对公交的“钻劲”打动了,他们不约而同地向他发出了诚挚的邀请,且现场为他设岗。最后,他选择了一家自己感兴趣的公司。主持人问这家公司的老总:“你给他的薪水,会不会太高?”那位老总说:“专业的、执着的、优秀的人才,是无价的!”
很多企业不愿意招录应届生,不都是因为他们没有经验,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缺乏钻研的耐性。无论哪一个行业,最稀缺的永远都是有“钻劲”的人。因为,有钻劲,才会专注;有钻劲,才有勤奋;有钻劲,才会进步;有钻劲,才会创新。当一个人具备了像钉子一样的钻劲,你把他放在哪儿,都会发光发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