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某上市公司发布年报称,在营业收入同比上涨25.12%的条件下,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24.38%,业绩表现相比此前市场对该公司的预期存在较大落差,对此公司的解释为“原材料价格上涨”和“部分门店装修停业”。但是经过对该公司年报进行分析却发现,真实原因或许不像公司阐述的那样简单。
从公司披露的主营业务数据来看,三个子行业项目中仅有“餐饮服务”的毛利率微幅降低了1.15个百分点,另外两项业务“商标许可及加盟服务”和“其他业务收入”的毛利率均未出现任何变化,而且“餐饮服务”的营业收入金额同比上涨了26.12%,也就意味着即便出现毛利率的小幅下跌,毛利金额也将出现大幅上涨,完全不构成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依据。
那么损失来自于何方呢?利润表显示,2010年销售费用支出金额为3.75亿元,同比上涨了34.89%,管理费用支出金额为9698.77万元,同比上涨了44.34%,涨幅均高于营业收入26.12%的同比涨幅,这就意味着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增加,才是导致净利润下滑的真正原因。那么这些费用花在了什么地方呢?
公司公布的募集资金投向可以看出,该公司利用超募资金投资的大批项目仍然没有产生效益,也就意味着这些项目还都处于孵化期,虽然未来有可能给公司带来新增收入和利润,但就目前来看却在消耗着公司的资源。对当期利润构成较大影响的超募资金投向项目包括:新建北京西单二期项目、新建南京项目、增资朝阳门店新建海运仓项目和武汉店宴会厅改造项目,这四个项目合计导致2518.25万元的亏损。
同时,利润表附注中针对费用支出同比上涨的解释分别为“新开门店较多,当期新增员工及新租物业较多,致使人工费用和房租费用增长较多,同时新开门店装修支出和固定资产投入也较大,致使本期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额和折旧费也较上年增幅较大”和“新开门店较多,当期新增管理人员较多以及工资水平整体涨幅较大,致使本期人工费支出较上年大幅增加。”可见,费用水平的提高也是源于对新开店的投资所致。
综合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公司形成当期损失的费用支出,其实质属于投资的先行支出。从公司经营毛利率变化不大也可以看出,各直营店的经营情况相对稳定,这意味着公司于2010年加大投入导致的损失,实质上是在对未来利润增长提供动力。
从公司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进度来看承诺募集投向共计5.04亿元,实际已投入3.16亿元,本年度投入1.65亿元,占比分别为62.7%和32.74%。而超募资金计划投向8.58亿元,实际已投入4.95亿元,本年度投入3.29亿元,占比分别为57.69%和38.44%。从这里面不难看出该公司在2010年加大了对于超募资金的投入使用力度,但对比半年报披露数据可以看出,大批项目均是在下半年开始运作,也因此到了当年度末未产生效益,并且还出现了较大损失的情形。(www.xing528.com)
那么公司为什么选择在2010年下半年加大募集资金投入,从而压低2010年度业绩表现呢?果真是由于该公司管理层在2010年下半年猛然意识到应当充分利用超募资金来为股东增加长期回报吗?或许并非这么简单。
该公司于2011年1月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拟向高管人员定向发行1100万股股票,其中关于行权条件的设定为“第一年不低于基准年度净利润的120%,第二年不低于基准年度净利润的145%,第三年不低于基准年度净利润的175%,第四年不低于基准年度净利润的210%。”这个标准“翻译”过来可以解释为净利润“第一年相对基准年度净利润增幅为20%,第二年相对基准年度净利润增幅为45%,第三年相对基准年度净利润增幅为75%,第四年相对基准年度净利润增幅为110%。”
那么对于公司经营管理层来说,若想顺利地获得股权激励,最“聪明”的选择莫过于想尽办法压低2010年净利润水平,同时为以后年度盈利增加奠定基础,确定了这个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该公司经营管理层为什么选择在2010年下半年将大笔费用化支出投出去了。为公众股东利益着想或是次要方面,为获得股权激励计划才是真正的目标所在。
资本化支出是与费用化支出相对应的概念。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对其资产进行耗用,把这部分耗用花费为资本化和费用化。划分标准是资产耗用的去处,如果利用这部分资产产生新的资产,就是资本化支出,如果利用这部分资产进行经营,产生经济利益流入的就是费用化支出。
费用化支出金额一次性计入利润,直接全额影响当年度利润水平;而资本化支出将在未来数个年度分摊入成本费用当中,以较小的金额影响以后多个年度的利润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