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衝撞軼事:賈島文學形象的塑造方案

衝撞軼事:賈島文學形象的塑造方案

更新时间:2025-01-11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正是這些被誇張與修飾過的故事,逐步塑造出了一個極具魅力的賈島的文學形象。可見,奇聞軼事的編撰者們也考慮到了受眾的欣賞趣味,他們著手以傲骨文人、科場風波、睥睨帝王等爲賣點,製造出了一個個吸引人眼球的傳奇故事,並由此將賈島的文學形象逐步推向高點。

賈島衝撞軼事,如按被衝撞對象,可分爲高官繫列和皇帝繫列;如按衝撞屬性,可分爲以身體衝撞官員和以言語衝撞帝王;如按衝撞原因,又可分爲“專注苦吟”以及“恃才自傲”。其中所塑造出的賈島形象,既與其自身氣質有一脈相承之處,也有完全不同之點。因過於投入作詩而忽略外在,於賈島而言極有可能,因而衝撞京兆尹確有創作的依據。但從另一方面來看,按照他的性格,在久不得第、滿懷抑鬱的情況下,也只能將一腔憤恨化爲病蟬之語以刺公卿,這正是典型的文人抗議方式,也是他能做到的挑戰權貴的極限。因而衝撞高級版本中的藐視宣宗等情節,與其真實性格相距甚遠。然而,正是這些被誇張與修飾過的故事,逐步塑造出了一個極具魅力的賈島的文學形象。這些衝撞事件帶來的“苦”果,無論是呼和責問的屈辱,還是科舉不第的苦境,亦或是遭遇貶官的不幸,都與其苦吟作風一脈相承。通過這些故事,逐步將其勇敢無畏、矢志不移的情懷襯托的更爲堅定,將一個悲苦落魄卻滿身傲骨的文人形象塑造的更爲豐滿。

繫列衝撞故事,主要發生於賈島在京活動期間,是他與主流政治文化圈關係最爲緊密之時,並以賈島和韓愈、劉栖楚等在現實中的交往關係爲基礎,雜糅拼接了同時代的人物衝突與情節。從時間上看,關於賈島的這些傳説多產生在賈島卒後三四十年里,多表達了唐末科場寒士對苦吟詩人的體認,其中由何光遠所記之事看,這一傳説最初又多流行於西蜀,反映了這個地區的文人對一個來自長安詩壇的名人的想像。有趣的是,賈島雖然僅在蜀中任過職,但關於他在蜀中之事少有傳説。可見,奇聞軼事的編撰者們也考慮到了受眾的欣賞趣味,他們著手以傲骨文人、科場風波、睥睨帝王等爲賣點,製造出了一個個吸引人眼球的傳奇故事,並由此將賈島的文學形象逐步推向高點。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中文系)

【注释】

[1](宋)薛居正:《舊五代史》,顧頡剛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1732頁。

[2]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第211—213頁。

[3](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21頁。

[4]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105—2106頁。

[5](唐)賈島:《長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8頁。

[6](後晉)劉昫等:《舊唐書》,顧頡剛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4366頁。

[7](宋)王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151頁。

[8](宋)歐陽脩、宋祈:《新唐書》,顧頡剛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5324頁。

[9](五代)何光遠:《鑒誡録》,《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www.xing528.com)

[10](唐)賈島:《長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4頁。

[11](南宋)葛立方:《韻語陽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36—37頁。

[12]《新唐書》,第5268頁。

[13](宋)王伯大:《別本韓文考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14](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21頁。

[15](五代)何光遠:《鑒誡録》,《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16](唐)崔令欽等:《教坊記北里誌青樓集》,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22頁。

[17](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賈二強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第177頁。

[18](後晉)劉昫等:《舊唐書》,顧頡剛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617頁。

[19](宋)計有功撰、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1358頁。

[20](清)董誥等:《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7937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