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魏之际的选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名号的起源

汉魏之际的选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名号的起源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晋书·职官志》所谓“梁鹄为选部尚书,于此始见曹名”,说明尚书“以曹名为号”似乎是从汉末的选部开始的,这又关系到后来“吏部尚书”名号的相关问题。“选部”尚且不是正式的曹名,“吏部”则是完全正式的曹名,确切说,“吏部尚书”是最早以曹名为号的官职。不过,如下文所欲论,魏晋以后,这种状况发生了转变,其他尚书也开始“以曹名为号”;“吏部尚书”名号的生成,则可以看作这一转变的先声。

汉魏之际的选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名号的起源

晋书·职官志》所谓“梁鹄为选部尚书,于此始见曹名”,说明尚书“以曹名为号”似乎是从汉末的选部开始的,这又关系到后来“吏部尚书”名号的相关问题。[21]先看关于选部尚书的记载。除前引《晋书·职官志》记载梁鹄为选部尚书外,《汉书·百官志》注文亦称:

蔡质《汉仪》曰:“典天下岁尽集课事。三公尚书二人,典三公文书。吏曹尚书典选举斋祀,属三公曹。灵帝末,梁鹄为选部尚书。”[22]

此段后为孙星衍辑本蔡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所收入。[23]唐六典》卷二“吏部尚书”条注文中也有“梁鹄为选部尚书”的记载,但未标明来源。然推敲以上的所谓《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佚文,似觉其间颇多乖谬:第一,在《续汉书·百官志》“尚书”条的语境中,“典天下岁尽集课事”缺失主语;第二,“三公尚书”之称,依上文的论述,正确的应该是“三公曹尚书”,省略“曹”字,或是后人为之;第三,“灵帝末,梁鹄为选部尚书”之语甚显突兀,而且蔡质很可能死于灵帝在位时期,则“灵帝末”必系后人追记。要言之,《续汉书·百官志》的这条注文必非蔡书原貌。不过尽管这段材料有所错乱,我们无法进一步推知选部尚书设置的原委,但汉代“选部尚书”之名的存在,应不容置疑。陈仲安、王素所著《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一书中推测灵帝从吏曹分出选部,[24]是近于实际的。要补充的是,所谓从吏曹分出选部,盖是“分部治事”之意,类似于从一个郡分出“南部”“北部”,从而形成诸如“会稽南部”“蜀郡北部”之类的说法。[25]这个“选部”,带有从属性质,还算不上正式的曹名。

史料中还存在“吏曹”与“吏部曹”名称上的不同,应稍加辨析。前引唐修《晋书·职官志》云:“后汉光武……改常侍曹为吏部曹。”又前引《续汉书·百官志》注引蔡质《汉仪》曰:“吏曹尚书典选举斋祀。”沈约宋书·百官志》也说:“光武……改常侍曹为吏曹。”[26]依据材料的先后,不难得知《晋书·职官志》“吏部曹”之“部”,当系后人妄加,盖当时民曹、客曹既不称“民部曹”“客部曹”,则不可能独有“吏部曹”之名。此外,《晋书·职官志》又记载:“魏改选部为吏部。”[27]然案《三国志·蜀书》:“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28]则改选部为吏部之事早在灵献之际。不过这个吏部尚书之名似乎随董卓之死而不存。案《三国志·魏书》记载,董卓死后,“拜(贾)诩尚书,典选举,多所匡济,(李)催等亲而惮之。”[29]又:“魏国初建,为尚书,复典选举。”[30]则尚书贾诩、徐奕虽掌选举,但很可能不以“吏部”为号。这样看来,“吏部尚书”这一名号正式固定下来,还要到魏晋时期。

综括来看,东汉时期曾改常侍曹为吏曹,东汉晚期尚书机构中分化出选部,“选部尚书”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官名。此后吏曹盖不存,再后来,又以吏部之名代替选部。由此,就完成了从“吏曹”到“吏部”的转变,作为固定官名的“吏部尚书”亦由此成立。“选部”尚且不是正式的曹名,“吏部”则是完全正式的曹名,确切说,“吏部尚书”是最早以曹名为号的官职。这是一个相对曲折的过程,而且伴随着汉魏之际政局的剧烈变动。(www.xing528.com)

魏晋时期,“吏部尚书”这一称谓,是一个纯粹的官名,而非机构名和官名的叠加。“吏部”相对“尚书”而言,是一个相对凝固的修饰性的词语。史籍中凡提及有人担任吏部尚书者,在迁转、征拜等相对郑重的场合中,一般不会仅仅称“尚书”。《三国志·魏书》称卫臻“迁尚书,转侍中吏部尚书”[31],又载卢毓的任命诏书中有云“其以毓为吏部尚书”[32]。《晋书·山涛传附子山简列传》称:“(山简)复拜尚书。光熙初,转吏部尚书。”[33]《晋书·温羡列传》记载温羡“累迁尚书。及齐王冏辅政……转吏部尚书”[34]。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可知魏晋时期,在迁转、任命等诸多场合,“吏部尚书”一般要称其全名。[35]后世也是如此,相关史料不再赘举。相比之下,曹魏时期官员迁为吏部尚书之前所担任的尚书,则并不冠以曹名。不仅如此,从卫臻的例子中还可以看出,吏部尚书若加官侍中,则称“侍中吏部尚书”,与其他的固定组合“侍中尚书”也有所不同。[36]

选部尚书、吏部尚书是最早“以曹名为号”的尚书,这一开始就与该尚书特殊的职掌、较高的地位有关。第一个选部尚书梁鹄是书法家,灵帝末以善书至选部尚书,可能与灵帝后期宦官专政、社会动乱、政事纷纭有关,然史料不足征,不敢妄加推测。[37]史料所见最早的吏部尚书,即是前述董卓秉政时期的周毖。《三国志·蜀书》称:“(周毖)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38]拉拢知名士人,无疑是董卓进京后的重要举措,此时吏部尚书无疑承担着特殊责任。只不过董卓所“显拔”者,后来反而转化为反对董卓的力量。[39]此外,后来的吏部尚书何晏等人,都在政局中举足轻重。

魏晋隋唐间,吏部尚书也一直位高权重,与其他诸曹尚书有别。《唐六典》称:“然此官历代班序常尊,不与诸曹同也。”[40]这是就位次而言。然案《通典》,在“魏官品”“晋官品”“宋官品”中,尚书列于第三品,并未单独列出吏部尚书。直到梁制十八班中,吏部尚书才较列曹尚书相差一班,尚书吏部郎则较其他尚书郎相差六班。不过,《通典》所载三朝“官品”并不能完全反映三朝官制的实际情况,[41]而且,此期官品有时也不能反映官位尊卑。梁制十八班,其中尚书吏部郎地位之高、吏部尚书之单列,应不是梁代才有的新制,而是魏晋以来就逐渐形成的制度。又《宋书·百官志》称:“吏曹任要,多得超迁。”[42]此为学者熟知,又胡三省云:“自晋以来,谓吏部尚书为大尚书,以其在诸曹之右,且其权任要重也。”[43]总之,吏部尚书不仅在“班序”上与其他尚书不一样,职权、地位乃至任官者前途,都与诸曹尚书有所不同。[44]这样来看,汉末选部尚书、吏部尚书虽冠以曹名,但属于特殊状况;汉末诸曹尚书“虽有曹名,不以为号”的状况,总体上没有改变。不过,如下文所欲论,魏晋以后,这种状况发生了转变,其他尚书也开始“以曹名为号”;“吏部尚书”名号的生成,则可以看作这一转变的先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