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祭祀、居丧、哭泣:本国旧礼的修行方法

祭祀、居丧、哭泣:本国旧礼的修行方法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祭祀之礼,居丧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国之故①,谨修其法而审行之。祭祀的礼仪,守丧的服制,为死者哭泣的位置,都如同本国的旧礼俗。小心地遵循本国的礼法,审慎地实行。守丧而未出葬,研读有关丧葬礼仪的书;葬后,研读有关条礼的书;除丧恢复正常生活,研读有关诗乐的书。官府的事不得私下议论。大夫对自己的家臣,即使他地位低下,也要回拜的。

祭祀、居丧、哭泣:本国旧礼的修行方法

【原文】

凡奉者当心,提者当带。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凡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执主器,操币、圭、璧,则尚左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立则磬折垂佩。主佩倚,则臣佩垂;主佩垂,则臣佩委。执玉,其有藉者则裼;无藉者则袭。

【注释】

①上衡:高于心脏的位置。

②币:指的是行礼时所用的束帛,大约有二十丈。

③磬折:弯腰的样子。

④佩委:指的是腰佩要垂到地上。

【译文】

凡捧东西的人要捧在当心处,凡提东西的人手要上屈到当带处。为天子拿器物要上高过心,为君王拿器物要与心平齐,为大夫拿器物要低于心,为士拿器物就提着。只要是为天子拿器物,即使拿很轻的器物也要像是重物一样。拿着主人的器物,或束帛之类,左手在上,走路时如同车轮滚过一样不张扬,拖着脚跟走。站立的姿势,要如同磬一样向前俯,腰佩悬垂。主人直立,腰佩倚附在身,那么臣的腰佩要悬垂;主人的腰佩悬垂,那么臣的腰佩要垂到地上。拿的是璧琮之类垫着束帛的玉器,袒衣相授受;拿的是圭璋之类没有垫的玉器,则披外衣相授受。

【原文】

国君不名卿老、世妇,大夫不名世臣、侄、娣,士不名家相、长妾。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称曰“余小子”;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称曰“嗣子某”,不敢与世子同名。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侍于君子,不顾望而对,非礼也。

【注释】

①卿老:是上卿之意。

②余小子:是天子在丧的自称。

③嗣子:是诸侯在丧的自称。

④顾望:看看四周是否有比自己强的人。

【译文】

君王对上卿、世妇,大夫对世臣、侄娣,士对家相、长妾,都不能称其名字。君王或大夫的子女不可自称“余小子”。大夫、士的子女不可自称“嗣子某”,任何人不能和天子同名。君主让士与宾客比赛射箭,士不擅长的话应以身体抱恙相推辞,说:“我背柴累病了。”陪侍君子,如果君子问话,不看看周围是否有胜过自己的人就抢先回答,这也是有失礼仪的行为。

【原文】

【注释】

①皆如其国之故:都还和在自己国家一样。

②宗后:指的是家族的后裔。

③振书:弹掉书上的灰尘。

④倒:把……打翻。

⑥苞屦:草制的丧鞋。

⑦扱(chā)衽(rèn):指的是把上衣的衣边塞到裤子中。扱,与“插”同音。

【译文】

君子出使他国,不要改变本国的礼俗。祭祀的礼仪,守丧的服制,为死者哭泣的位置,都如同本国的旧礼俗。小心地遵循本国的礼法,审慎地实行。如果离开本国已经三代了,族中仍有人在本国朝廷做官,那么出入往来他国仍要报告本国君王。如果本国仍有兄弟和宗族在,遇有喜事或丧事仍要向本国的族长报告。如果离开本国已经三代,族中已经无人在本国朝廷做官,出入往来他国就不向本国君王报告了,只有在他国做了卿大夫的时候,才遵从新国的礼法。君子不幸去世父亲就不再改换名字,父亲死后即使大显贵,也不为亡父作谥号。守丧而未出葬,研读有关丧葬礼仪的书;葬后,研读有关条礼的书;除丧恢复正常生活,研读有关诗乐的书。守丧期间不谈乐事,祭祀时不谈凶事,公庭上不谈论妇女。在君王面前拂去书籍上的灰尘,或整理书籍,要受到责罚;在君王面前弄颠倒了苫草,或弄翻了龟甲,要受到责罚。龟甲、苫草、几、杖、丧车上用的席和伞盖、穿白色的衣裳、穿单薄的细葛布或粗葛布衣裳,不得进入宫门。穿草编的丧鞋、把衣襟按在腰带间、头带丧冠,不得进入宫门。记录宾客所赠送葬物的方版、丧服、丧葬所用器物,不事先报告,不得进入宫门。官府的事不得私下议论。

【原文】

大夫士见于国君,君若劳之,则还辟,再拜稽首;君若迎拜,则还辟,不敢答拜。大夫、士相见,虽贵贱不敌,主人敬客,则先拜客;客敬主人,则先拜主人。凡非吊丧、非见国君,无不答拜者。大夫见于国君,国君拜其辱。士见于大夫,大夫拜其辱。同国始相见,主人拜其辱。君于士,不答拜也;非其臣,则答拜之。大夫于其臣,虽贱,必答拜之。男女相答拜也。

【注释】

①国君:在这指大夫和士随本国国君出行时见到的他国的国君。

②劳:赏赐、慰劳。

③稽首:稽首礼是一种最正式、最重要的礼节。

【译文】

大夫或士遇到别国国君,如果获得了他的慰劳,要退身避开,俯首至地礼拜他;如果国君迎接先拜见,就要退身避开,也不用回拜。大夫和士相见,即使主客的身份不相当,主人也要尊敬来客,就先拜见来客;来客尊敬主人,也可以先拜见主人。大凡不是吊丧和朝见国君,就都要答拜。大夫见他国国君,国君回拜。士见大夫,大夫也回拜。同一个国家的人第一次相见,主人回拜。国君对士不用回拜;不是自己的臣属,那就要回拜了。大夫对自己的家臣,即使他地位低下,也要回拜的。男女见面要相互拜。

【原文】

国君春田不围泽;大夫不掩群,士不取麛卵。岁凶,年谷不登,君膳不祭肺,马不食谷,驰道不除,祭事不县。大夫不食粱,士饮酒不乐。君无故,玉不去身;大夫无故不彻县,士无故不彻琴瑟。士有献于国君,他日,君问之曰:“安取彼?”再拜稽首而后对。大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有献。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告。君劳之,则拜;问其行,拜而后对。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宗庙也!”士,曰:“奈何去坟墓也!”国君死社稷,大夫死,士死制

【注释】

①掩群:追捕成群的猎物。

②麛卵:指的是鸟兽等动物未成形的幼卵。麛,与“迷”同音。

③不祭肺:古人以肺为食前祭礼所用之物,不祭肺指的就是不杀生祭祀之意。

④县:与“悬”同,是指悬挂挂钟之类的东西。

⑤止:劝告之意。

⑥死:为……而死。

⑦众:指军事之事。

⑧制:执行君王的命令。

【译文】

国君春天打猎,不能包围整个猎场,大夫不能猎取整个兽群,士不猎取幼兽和禽蛋。荒年,收成不好,君王用膳不杀牲,马不喂粮食,驰道不须整治,祭祀不设钟磬,大夫不再加餐稻粱,士在饮酒时不奏乐。国君不遇灾变,佩玉不离身;大夫不遇灾变,不撤掉钟磬等乐器;士不遇灾变,不撤去琴瑟等乐器。士献礼物给国君,国君不接受,后来国君问士说:“如何得到这些东西的?”士先稽首再拜,然后回答。大夫私事出境,一定要申请,同来必定呈献礼物。士私自出境,必须申请,回来要报告。国君慰劳,要拜;问起私行事情,先拜而后答。国君要流亡他国,就劝告他说:“怎能离开社稷呢?”大夫要离开国家,则说:“怎能抛下宗庙呢?”士要离开国家,则说:“怎能舍得祖宗的坟墓呢?”国君当为社稷而死,大夫应与士卒同存亡,士应为执行君命而死。

【原文】

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践阼(zuò)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临诸侯,畛(zhěn)鬼神,曰“有天王某甫”。崩,曰“天王崩”。复,曰“天子复矣”。告丧,曰“天王登假”。措之庙,立之主,曰“帝”。天子未除丧,曰“予小子”。生名之,死亦名之。

【注释】

①践阼(zuò):这里除指院子外,还指庙堂和郊坛等的阼阶。

②内事:指的是在宗庙祭祀。

③外事:指的是在郊坛祭祀。

④畛(zhěn):告诉之意。

⑤登假:升天之意。假,与“遐”同音。

【译文】

统治天下的人称“天子”。他朝会诸侯,分派官职,授予政务,委任事功,称“予一人”。登阼阶主持祭祀仪式,宗庙内的祝词自称“孝王某”,郊祭时则称“嗣王某”。巡行诸侯,向当地的神灵致祭祷告则自称“有天王某甫”。死,称“天王崩”;招魂时,呼喊“天子回来吧!”发讣告,称“天王登仙了”;神主附祭于祖庙,立牌位称“帝”。新天子即位未除丧时,自称“予小子”。活着时称“小子王某”,如果此时死亡也称“小子王某”。

【原文】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五官致贡,曰享。

【注释】

①材:器材之意。

②五官:指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www.xing528.com)

【译文】

有六种工匠受命于天子,分别为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他们各自负责用其所长制造器物。到了年末,五官会将他们这一年的成绩上报给天子,这叫“享”。

【原文】

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天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自称于诸侯,曰“天子之老”,于外曰“公”;于其国曰“君”。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天子同姓,谓之“叔父”;异姓,谓之“叔舅”;于外曰“侯”,于其国曰“君”。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于内自称曰“不谷”,于外自称曰“王老”。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

【注释】

①摈:辅佐之意。

【译文】

五官之长称为伯,是主管国家某方面事务的重要官员。他们觐见天子时,负责通报的要称他为“天子之吏”。他们如果和天子同姓,天子就称为“伯父”,如果和天子不同姓,天子就称他为“伯舅”。对于天下的诸侯,可以自称“天子之老”。在他们的封国以外,可以自称“公”;在封国之内,自称“君”。九州诸侯的首领进入天子管辖的地界,自称“牧”。他们如果与天子同姓,天子就称为“叔父”;如果与天子不同姓,天子就称为“叔舅”。对国外自称“侯”;在国内自称“君”。散处四夷的诸侯首领,如其朝见天子,负责通报的人就称他为“子”。他们在国内自称“不谷”;在国外自称“王老”。至于散处四夷的小诸侯,进入天子管辖的地界,自称“某国人”。在国外自称“子”,在国内自称“孤”。

【原文】

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于郤(xì)地曰会。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曰聘,约信曰誓,莅牲曰盟。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其在凶服,曰“嫡子孤”。临祭祀,内事曰“孝子某侯某”,外事曰“曾孙某侯某”。死曰“薨”,复曰“某甫复矣”。既葬,见天子,曰类见。言谥曰类。诸侯使人使于诸侯,使者自称曰“寡君之老”。

【注释】

①依:与“康”通假,类似屏风之意。

②期:指的是事先约定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③郤(xì)地:两国的边界之地。

④信:条文、书面的东西。

⑤莅牲:面对神灵杀生。

【译文】

天子背靠绣有斧钺纹的屏风,面南而立,诸侯面向北拜见天子叫“觐”。天子站在殿门与屏风之间,面向南,诸公面向东、诸侯面向西而拜见天子,这叫“朝”。诸侯在约定的日期之前相见叫作“遇”。诸侯在两国交界处相见叫作“会”。诸侯之间派遣大夫互访叫作“聘”。订立彼此必须信守的条约叫作“誓”。书面订立条约,在神灵面前歃血宣读叫作盟,诸侯朝见天子自称“臣某侯某”。诸侯与本国百姓讲话自称“寡人”。诸侯丧服未除,相礼者对吊宾称诸侯为“嫡子孤某”。诸侯主持祭祀,如果是祭宗庙中的列祖列宗,就自称“孝子某侯某”;如果是祭天神地祗,就自称“曾孙某侯某”。诸侯死,史策上应记为“薨”。招魂时应呼其字,高喊“某甫回来吧!”已葬之后,继位的诸侯在丧中朝见天子叫“类见”。继位的诸侯为去世的诸侯请谥叫“类”。诸侯派使者聘于诸侯,使者自称“寡君之老”。

【原文】

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大夫济济,士跄跄,庶人僬僬(jiāo jiāo)。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自称于其君,曰“小童”。自世妇以下,自称曰“婢子”。子于父母则自名也。

【注释】

①穆穆:威严的样子。

②济济:庄重的样子。

③跄跄:走路有节奏的样子。

④僬僬(jiāo jiāo):匆忙紧张的样子。

【译文】

天子深沉肃穆,诸侯显赫轩昂,大夫稳重端庄,士舒扬自得,庶人急促慌张。天子的配偶称“后”,诸侯的配偶称“夫人”,大夫的配偶称“孺人”,士的配偶称“妇人”,庶人的配偶称“妻”。公、侯有夫人、世妇、妻、妾。公侯夫人自称为“老妇”,称诸侯为“寡小君”,称自己的国君为“小童”。世妇以下的都自称为“婢子”。在父母面前子女直接称自己的名字。

【原文】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于外曰“子”,于其国曰“寡君之老”。使者自称曰“某”。天子不言出,诸侯不生名。君子不亲恶。诸侯失地,名;灭同姓,名。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注释】

①恶:指有罪恶的人。

②名:史书记载时,要记录他的真名。

③逃:离开之意。

【译文】

各诸侯国的大夫,进入天子国内称“某士”,自称“陪臣某”;国外人称他“子”,国中之人对国外人说话,称他“寡君之老”。出使之人自称“某”。天子的活动在史书上都有记载,不可用“出”字,否则就意味着他犯了失去天下的大恶;各诸侯生前的活动在史书中都有记载,不能直接呼唤他的名字,否则就意味着他犯有什么大恶。对于犯下的这些大恶,在记入史册时君子是不会手下留情的。如果失去了国土,这算诸侯的一种大恶,史书上就会称呼他的名字;灭掉同姓之国,这也算诸侯的一种大恶,史书上也会称呼他的名字。作为臣子的,不当众指责君主。多次劝阻君主仍不听从,就要离他而去。子女服侍双亲,多次劝阻而不听从,就号啕大哭,听任他们所为。君王有病,服药时侍臣先尝。父母有病吃药时应子女先尝。如果医术不精、不是医学世家的大夫,他的药物不要随便服用。

【原文】

儗(nǐ)人必于其伦。问天子之年,对曰:“闻之:始服衣若干尺矣。”问国君之年: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事也。问大夫之子:长,曰能御矣;幼,曰未能御也。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谒矣;幼,曰未能典谒也。问庶人之子:长,曰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

【注释】

①儗(nǐ):比拟。

②伦:身份地位之意。

③典谒:主持宴请宾客之事。

【译文】

在和别人做比较的时候,需注意的是只有和同类的人才有可比性。若有人问天子的年龄,应该回答说:“听说开始穿很长的衣服了。”若问君王的年龄,如果君王年长,就回答说:“能主持宗庙社稷的祭祀了。”如果年纪较小,就回答说:“还未到主持宗庙社稷的祭祀。”如果问起大夫之子的年纪,如果君王年长,就回答说:“能驾驭马车了。”如果年纪较小,就回答说:“还不能驾驭马车。”如果问起士之子的年纪,如果年纪较小,就回答说:“可以接待客人传话了。”如果年纪较小,就回答说:“还不能接客传话。”如果问起庶人之子的年纪,若其年长,就回答说:“能负薪了。”如果年纪较小,就回答说:“还不能负薪。”

【原文】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在床曰“尸”,在棺曰“柩”。羽鸟曰“降”,四足曰“渍”。死寇曰“兵”。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

【注释】

①寿考:正常的老死。

②短折:夭折而亡。

【译文】

天子死称为“崩”,诸侯死称为“薨”,大夫死称为“卒”,士死称为“不禄”,庶人死称为“死”。死人在床称为“尸”,死后躺在棺内称为“柩”。飞禽的死叫作“降”,走兽的死叫作“渍”。在战乱中死后称为“兵”。祭祀去世的祖父称为“皇祖考”,祖母则称为“皇祖妣”,父则称为“皇考”,母则称为“皇妣”,丈夫则称为“皇辟”。活着的时候,要用“父”“母”“妻”这些字眼,不幸去世以后,要分别改用“考”“妣”“嫔”这些字眼。对于有品德而未曾出来做官的人,如果是年老自然死亡,就比照大夫称为“卒”,如果是短命夭折的,就比照士称为“不禄”。

【原文】

天子视不上于袷(jié),不下于带;国君,绥视;大夫,衡视;士视五步。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倾则奸。君命,大夫与士肄(yì)。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朝言不及犬马。辍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故辍朝而顾,君子谓之固。在朝言礼,问礼对以礼。

【注释】

①袷(jié):指的是衣领。

②绥视:视线向下。

③忧:拘谨。

④肄(yì):研习之意。

⑤固:无礼的样子。

【译文】

臣子看天子,目光上不超过其衣领,下不能低于腰带。臣子看国君,目光应在其面部以下、衣领之上。大夫的部下瞻视大夫,目光可以平视,直视对方面部。士的部下瞻视士,可以旁视士的左右五步。只要是瞻视尊者,如果目光高过对方面孔,就显得傲慢;如果目光低于对方腰带,就显得自己忧心忡忡;如果目光游移,眼珠左右滚动,就显得心术不正了。君王命令欲做某事,大夫与士要事先演习。若君命涉及版图文书,就在官商议;若君命涉及宝藏货贿,就在府商议;若君命涉及车马兵甲,就在库商议;若君命涉及政事,就在朝商议。在议政之处不可言及犬马,否则有亵朝堂。已经散朝还回头看,即表明此人有别的事情欲讲未讲,对议定之事另有想法。所以,散朝以后还回头看,是粗鄙无礼的表现。在朝廷上要言必称礼,问话要有礼节,答话也要有礼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