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亲后的一段时间里,双方开始以亲戚相待,走动比较频繁,以相互了解,增进感情,待到条件基本成熟,就举行订婚仪式。日子由男方选定,媒婆将写有订婚日期的帖子送至女方。订婚当日的早晨,媒婆领头,新郎以及几位长辈、兄弟一起,挑着礼担,赶往女方家。女方父母及众人将之引入家中,准女婿郑重地将礼担放在准岳父面前,转达自己父母对岳家的问候,将订婚的有关事项一一告知,并邀请岳父母参加订婚喜宴。至于礼担里装的是什么物什,则因男方的经济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大多数是吃和用的,如红枣、桂圆、蹄髈、鸡、鹅和布匹、首饰之类。
如今,在东阳、义乌一带,富裕人家订婚还是沿袭传统做法。我见过一次,礼担一头放着现金,一头放着金条、金块、金银首饰,含金量极高。岳家收下礼担后便热情招呼大家入席吃点心。点心无非是汤圆、炒年糕、糕点及瓜果,还要劝来宾稍微喝几口酒。看看时辰不早,准女婿再次邀请岳父母及女方长辈前往男方家赴宴。
旧时准新娘在正式举行婚礼前是不出门见人的,所以也不会参加订婚仪式,现在举行订婚仪式,作为婚姻的主角,两个新人必定是要参加的,否则好像有包办婚姻的嫌疑。订婚宴上,大家一边喝酒一边商量婚礼的相关事项,包括举办婚礼的时间、迎亲的仪式、婚宴的邀请对象、举办的地点等,做到双方认识统一,步调一致。(www.xing528.com)
过去婚礼大多选择在过年前后举行,这与农耕文化有很大关系。过年前后正是一年劳作后的农闲时节,田头活比较少,可以腾出精力操办婚事;年底稻谷等各种农作物已经收获,如果当年收成好,家有余粮,猪肥鸡壮,米酒飘香,举办婚礼就有丰厚的物质基础;过年正是走亲访友的时候,请人参加婚礼比较容易。以上这些因素凑在一起,春节期间便成了结婚的旺季。当然这个时节也不是每一天都适宜举行婚礼,还要请人评估凶吉,算出黄道吉日。按宁波的习俗,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初二一般不会安排婚礼,初三开始到正月十五、十六期间,哪天是好日子就将婚礼安排在哪天。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无春年”(农历头一年有闰月,第二年的两头可能都没有立春,宁波人称之为“无春年”)结婚不太吉利,最好能够避开。这种说法不靠谱,但也有人相信,碰到这种年份,如果结婚条件具备,一般都会提前到上一年举行婚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