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民穷,有余粮、有余钱的家庭凤毛麟角。为了养活全家,父母除了日夜苦干以争取好的收成,勤俭节约变成了生活的普遍准则。小时候,我家和邻居家那种节俭到苛刻的情景,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一是多吃饭少吃菜。那时,农民家几乎不买猪肉、牛肉和海鲜,下饭菜基本上是田里种出来的新鲜蔬菜,河里、沟里抓来的蛳螺、泥鳅之类以及腌制的咸菜、臭冬瓜、苋菜股等。由于实在没什么荤腥,肚子里少了油水,每个人的饭量都很大,一顿要吃上三大碗才会饱。但为了保证干活有力气,为了孩子长身体时补充一定的能量,饭还是让吃饱的,但碗里是不允许剩一粒饭的,即使饭粒掉到地上也要马上捡起来吃掉。菜的数量有限,这么多人一下子便吃完了。所以,母亲在饭桌上要随时提醒“下饭少吃一眼,饭勒勒咽落去”(宁波方言,意为“饭快扒下去,菜少吃点”)。
二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农民很少进城买衣服买鞋穿,丈夫和子女的行头都是主妇一针一线缝出来的。为了节约开支,衣服破了,就缝缝补补继续穿。成年劳动力的衣服和裤子有两个部位特别容易破损。一在肩膀,经常挑担磨损得厉害;二在膝盖,经常起立下蹲容易破裂。所以当时几乎每个下田干活的男人,衣裤的这两个部位都打着补丁。孩子们的衣服遵循的是“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的递次制,也就是大儿子穿新衣服,待其长大穿不上了,交给老二穿,待老二穿上几年,衣服有破洞了,母亲补了以后再让老三穿,所以老三是最吃亏的。可是谁叫老三投胎投得晚呢?
三是鸡毛兑糖。鸡毛兑糖看起来与节俭没啥关系,其实不然。农村现钱少,老百姓花钱一分一厘都肉疼,但一些日常用品又不可或缺,怎么办?就用废旧物资交换货郎担上的小件物品。那时,每家每户都留存着过年时杀鸡杀猪煺下来的毛、鸡胗皮、牙膏壳、废纸盒及破铜烂铁等,等货郎担一到,便纷纷拿出这些旧物兑换针头线脑、木梳、发夹、橡皮筋、小镜子、铅笔之类的用品。看到小孩嘴馋,也有人家换麦芽糖的。一次换下来,缝衣的针线有了,孩子的学习用品有了,女人梳妆的物品也有了,货郎也赚到了钱,真是一举多得。鸡毛兑糖换来的是日常用品,而另一种物物交换是用农产品交换农产品或用木头、石砖换农产品。过去慈溪三北一带是海涂棉区,那儿的农民除了种棉花,也利用自留地或边角地种一些蔬菜、甘蔗之类的作物。冬初收获后,他们将这些农产品装上船沿水道运到平原稻区,换回稻谷、木材、石料等。见到这种船到了河埠头,村民便会端着三五斤大米,或扛着一根用不着的木柱子到河边,与三北人讨价还价,换取甘蔗、雪里蕻、胶菜等,这种互通有无、各取所需的原始交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不同农区的农产品不足的缺陷,丰富了农家的生活。(www.xing528.com)
黎芗有语
说到勤俭持家的话题,我想起了犹太民族的一个童谣故事。约瑟夫有件旧外套,已经很破旧了。于是,约瑟夫把外套改成了夹克,而故事也由此变得一发不可收。破旧的用品在约瑟夫的生活灵感和智慧作用下,总是能够“绝处逢生”,花样翻新。外套变成了夹克,夹克改成了背心,背心变成了围巾,围巾裁成了领带,领带做成了手帕,手帕又变成了一个扣子。有一天,扣子不见了,于是,约瑟夫把这个故事变成了一本书。
从一件夹克到一粒扣子,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跟我们的“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何其相似!民谣中常常保存着民间文化最日常的,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智慧和信念,而勤俭持家就是生活赐予所有民族的共同智慧。靠着这样的生活智慧,我们即便是在物资短缺的年代也能够衣遮体、食果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