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各方势力互为牵制消长,为侯景之乱提供了契机,后者也是梁建国未久已呈衰亡之势的肇因。侯景是鲜卑化的羯人,以狡黠多叛著名,早年被选为北镇戍兵,跟随北魏柱国大将军尔朱荣镇压葛荣起义。后高欢做了北魏的丞相,“景复以众降之,仍为神武所用”[282]。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侯景随高欢入东魏。武定五年(547)正月,高欢病卒,侯景叛投西魏。六月,因不愿受宇文泰节制,侯景又转投南梁,而其投梁的真正原因不外乎梁最为衰弱。侯景决计投梁也为以后的反叛埋下了伏笔。次年八月,以不满梁与东魏议和为借口,侯景在寿阳起兵反梁,率军攻入建康,把持朝政。此时,整个梁朝的统治秩序已经崩溃,萧姓宗族子弟及地方长官皆趁机巩固势力,并做长远图谋。混乱局面下,陈霸先虽兵危将寡,却能够毅然而起,打出了举义兵勤王的旗号。
546年,陈霸先在大庾岭接到诏命,被封为交州司马,领武平太守,与刺史杨蒨南讨李贲,陈霸先“益招勇敢,器械精利”,被杨蒨“委以经略”。番禺发兵后,定州刺史萧勃知军士都不愿到远方打仗,用钱财收买和言语劝阻杨蒨和陈霸先。陈霸先从国家大义的角度,力劝众人以国家大义为重,不要为宗室利益左右:“定州复欲昧利目前,不顾大计。节下奉辞伐罪,故当生死以之。岂可畏惮宗室,轻于国宪?今若夺人沮众,何必交州讨贼,问罪之师,即回有所指矣。”[283]侯景之乱爆发后,陈霸先联合成州刺史王怀明、行台选郎殷外臣等密议实行戒严,以防备心怀异志的广州刺史元景仲。“集义兵于南海,驰檄以讨景仲”,致使“景仲穷蹙,缢于閤下”[284]。此后,陈霸先迎萧勃镇广州,自己屯兵岭上,结交始兴地区的豪杰同谋义举,准备讨伐侯景。这时萧勃派遣使者钟休悦劝其“且住始兴,遥张声势,保此太山,自求多福”,陈霸先泣而谓之,“仆本庸虚,蒙国成造。往闻侯景渡江,即欲赴援,遭值元、兰,梗我中道。今京都覆没,主上蒙尘,君辱臣死,谁敢爱命!君侯体则皇枝,任重方岳,不能摧锋万里,雪此冤痛,见遣一军,犹贤乎已,乃降后旨,使人慨然。仆行计决矣,凭为披述”[285]。自此,陈霸先与偏于私利、不顾大局的萧勃彻底决裂,转投梁湘东王萧绎帐下,获得了很大的行动自由。(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