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跨越荆扬,席卷四方

跨越荆扬,席卷四方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2]凭借占据长江中下游的天险要道、水军的优势,以及与南方世家大族的融合,吴国成为三国中政权存续最长的一方,这与孙权时期确立的跨有荆扬的军事战略有很大关系。鲁肃横跨荆扬、三分天下的建议与诸葛亮的横跨荆益、三分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荆州水道是战略枢纽,后来也成为各方争夺、吴蜀反目的焦点。

跨越荆扬,席卷四方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地理大分裂时期,北方的战乱导致大量的北民南徙,孙氏在长江下游建立的政权正是这种历史趋势的一个体现,开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南北对峙的先河。“孙氏家族成为长江下游的统治者靠的是与权势家族的联盟。权势家族既有刚从北方来的移民,也有自汉代便在当地打下根基的家族。”[62]凭借占据长江中下游的天险要道、水军的优势,以及与南方世家大族的融合,吴国成为三国中政权存续最长的一方,这与孙权时期确立的跨有荆扬的军事战略有很大关系。在建安五年(200)与鲁肃初次见面的谈话中,鲁肃的意见反映了孙权的真实想法,因而孙权才会对鲁肃“益贵重之”。鲁肃认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竞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63]。既不能复兴汉室,也不能短时间内打败曹操,孙权最好的选择就是趁北方战乱之机先占据长江,以江东为根据地,进伐刘表夺取荆州,横跨荆州、扬州,将整个长江中下游据而有之,而后建号称帝以统一天下。鲁肃横跨荆扬、三分天下的建议与诸葛亮的横跨荆益、三分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荆州水道是战略枢纽,后来也成为各方争夺、吴蜀反目的焦点。鲁肃的建议是符合孙权的战略预期的,只是当时人心未定,政权尚未巩固,因此才会发出“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64]的无奈之语。建安八年(203)孙权西伐黄祖,过豫章、平鄱阳、讨乐安、领海昏。建安十年(205),孙权派贺齐攻讨上饶,分为建平县。建安十二年(207)、十三年(208),孙权再次西征黄祖,最后“枭其首,虏其男女数万口”[65]。消灭江夏太守黄祖使孙权报了家仇,也标志着孙权开始西取荆州,把全据长江正式确立为自己的战略方针。赤壁之战后,孙权占据了荆州、扬州长江中下游一线,稳固了政权基础,但受实力和形势所限,始终无法向西突破,全据长江,这也是其最终无法成就统一大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台湾学者劳榦对东吴所处地理条件有过中肯的分析:“吴国的形势虽然较好,但也始终不能有为。当时不能有所成就的原因,大致是:(一)吴国非产马之区,不能利用骑兵,举行北伐。(二)吴国本国有后顾之忧,山越未曾平服,需要大量军队来防守。但从另外方面来说,吴国对于中原交通远较蜀国为方便,并且和吴国邻近的中原地区,正是关东富庶之区,及颍川、汝南文化较高之区;当中原有变之时,大量的中原财富,大量的中原人民,大量的中原才士,都移到江南。试看一看《吴志》所记诸臣,中原人士之多,也不下于蜀汉,但其表现的成绩,似乎还在蜀汉诸臣以上。”[66](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