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战争是这一历史时期兵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特征,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首先是发展经济实力,为统一战争奠定坚实的基础。当时的统一战略实施者都把发展社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作为从事统一战争的基本前提。如从曹操开始兴起的屯田制,一直为汉族统治政权所沿用,解决了军粮无着的问题,更厚植国力,奠定了统一战争的经济基础。而蜀汉为了“北定中原”,首先“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然后又发展生产,整备兵甲,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也多吸纳汉族有识之士加入政权的统治和管理,实现清明政治,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序。
其次是争取政治优势,为统一创造积极条件。一是克服国家统一问题上的意见分歧,达成内部的思想统一。如魏灭蜀、西晋灭吴前夕,司马昭与晋武帝司马炎均发布诏令晓谕众臣,申明兴师伐敌、完成统一的必要性,同时采纳钟会、张华、羊祜、杜预等人出兵攻伐的正确主张,拒绝了贾充、荀勖等重臣的反对意见,及时发动灭蜀、灭吴之役,实现统一全国的战略目标。二是集思广益,鼓励臣下为统一大业献计献策,择善而从。如西晋制定灭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是晋武帝采纳羊祜的上疏、杜预数次表奏、王濬的上疏以及张华进言的结果。其基本内容依据的是羊祜上疏的建议,整个作战方案则是经过羊祜、杜预、王濬、张华等人近三年时间的研讨方才形成。三是积极发动对敌方的政治攻势,瓦解敌方的军心士气,争取敌方民众的理解与支持,为统一战争扫清障碍。这一时期统一战争的战略目标都是明确而公开的,即所谓“吊民伐罪”“混一天下”。如三国时期,蜀汉在平定南方以后,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出了王业不偏安,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主张。又如西晋发动灭吴之役前夕,重臣羊祜、杜预上疏奏表请求发兵,就正式提出宜当时定,以一四海,并宣布以孙皓为首的东吴政权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怨嗟,为顺利进军创造条件。因为统一已成为当时政治家公认的最高政治理念,也是一般社会民众的政治共识,“偏安”是不被认同的,所以进行统一战争总是名正言顺,具有号召力的。同时推行怀柔政策,抚恤、帮助敌方民众以争取人心。如西晋羊祜在镇守荆州期间,在处理与吴人关系上,“开布大信”,主动采取怀柔之策,争取到吴人的归附拥戴,为日后进兵做了很好的铺垫。又如杨坚,对于隋军所捕获的陈朝间谍,坚持采取优容感化政策,一律放归江南,既笼络人心,又利用他们传播隋军的声威,动摇陈朝的民心士气。
最后是发展对抗兵种,为统一创造军事条件。根据统一战争的需要,有重点地配置军事资源,发展主力兵种。当时的统一战争大多是自北向南进行,战场一般集中在淮河、长江一带,那里江河湖泊众多,决定了不适宜动用骑兵作战,而必须主要依赖水师突破江河险阻。因此,统一战争的指导者普遍把建造战船、建设水师、提高江河作战能力作为军事准备的重点来抓。如西晋王朝为统一全国,针对吴军水师实力较强且依赖长江天险的实情,致力于发展水军。晋武帝采纳羊祜的建议,委任王濬在蜀地修造各类战舰,训练士卒,终于组建起一支强大的水师,在灭吴战争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注释】
[2]《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历代三》。
[3]《晋书》卷二《文帝纪》。
[4]《晋书》卷二《文帝纪》。
[5]《晋书》卷二《文帝纪》。
[6]《晋书》卷二《文帝纪》。
[7]《晋书》卷二《文帝纪》。
[8]《资治通鉴》卷七十八《魏纪十》,元帝咸熙元年正月。
[9]《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陕西五·汉中府》。
[11]《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
[12]《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
[13]《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
[14]《中国历代战争史》第五册《两晋》,第35页。
[15]《三国志》卷六十四《诸葛恪传》。
[16]《三国志》卷六十四《诸葛恪传》。
[17]《三国志》卷六十四《诸葛恪传》。
[18]《三国志》卷四十八《孙皓传》注引《汉晋春秋》。
[19]《文选》卷四十九《干令升·晋纪总论》。
[21]《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
[22]《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
[23]《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
[24]《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
[25]《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
[26]《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
[27]《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28]《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29]《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30]《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31]《晋书》卷三十四《杜预传》。
[32]《资治通鉴》卷八十《晋纪二》,武帝咸宁二年十月。
[33]《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
[34]《资治通鉴》卷八十《晋纪二》,武帝咸宁五年八月。
[35]《资治通鉴》卷八十《晋纪二》,武帝咸宁五年八月。
[36]《晋书》卷二《文帝纪》。
[37]《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38]参见《三国志》卷四十八《孙皓传》。
[39]《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40]《晋书》卷三《武帝纪》。
[41]《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
[42]《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
[43]《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
[44]《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
[45]《晋书》卷一百二十《李特载记》。
[46]《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
[47]《晋书》卷八十三《袁乔传》。
[48]《晋书》卷一百十七《姚兴载记上》。
[49]《资治通鉴》卷九十七《晋纪十九》,康帝建元元年二月。
[50]《晋书》卷八《穆帝纪》。(www.xing528.com)
[51]《晋书》卷七十七《殷浩传》。
[52]《晋书》卷九十三《褚裒传》。
[53]《晋书》卷七十七《殷浩传》。
[54]《晋书》卷七十七《殷浩传》。
[55]《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
[56]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二十六《王羲之·杂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57]《读通鉴论》卷十三《穆帝》。
[58]《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
[59]《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
[60]《晋书》卷九十八《桓温传》。
[61]《晋书》卷一百十三《苻坚载记上》。
[62]《晋书》卷一百十四《王猛载记》。
[63]《晋书》卷一百十五《苻丕苻登载记》。
[64]《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
[65]《晋书》卷七十九《谢玄传》。
[66]《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
[67]《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
[68]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卷二十一《越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69]《十大经·姓争》,《中国兵书集成》编委会:《中国兵书集成》第一册,解放军出版社、辽沈书社,1987年。
[70]《晋书》卷一百十四《王猛载记》。
[71]《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
[72]《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六《历代三》。
[73]《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
[74]《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
[75]《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76]《晋书》卷七十九《谢安传》。
[77]《晋书》卷七十九《谢玄传》。
[78]《晋书》卷七十四《桓冲传》。
[79]《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
[80]《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
[81]《晋书》卷一百十四《苻坚载记下》。
[8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15页。
[83]《金明馆丛稿初编·述东晋王导之功业》,第68页。
[84]《晋书》卷八十四《刘牢之传》。
[85]《读通鉴论》卷十四《孝武帝》。
[86]《晋书》卷七十九《谢玄传》。
[87]《晋书》卷七十九《谢玄传》。
[88]《晋书》卷七十九《谢玄传》。
[89]《晋书》卷八十一《朱序传》。
[90]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66页。
[91]《魏书》卷三十五《崔浩传》。
[92]《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宋纪二》,文帝元嘉三年六月。
[93]《魏书》卷三十五《崔浩传》。
[94]《周书》卷六《武帝纪下》。
[95]《魏晋南北朝史》,第581页。
[96]《周书》卷五十《突厥传》。
[97]《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二《陈纪六》,宣帝太建七年二月。
[98]《周书》卷三十《于翼传》。
[99]《周书》卷三十一《韦孝宽传》。
[100]《隋书》卷五十四《伊娄谦传》。
[101]《北史》卷七十五《赵煚传》。
[102]河阳有南、北、中三城,分别建于河桥(在今河南孟州市西南、孟津东北黄河上)桥南、桥北及河中洲上,为洛阳外围戍守要地。
[103]《周书》卷六《武帝纪下》。
[104]《周书》卷六《武帝纪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