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为吴陆逊之孙、陆抗之子,其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十年之功作《辩亡论》二篇,以论孙权兴吴而孙皓失国的原因所在。陆机认为,吴亡国固有“吴蜀唇齿之国也,夫蜀灭吴亡,理则然矣”[24]的因素,但根本还在于吴国政治失序、战略失策和用人失当,即吴之亡在吴不在蜀。孙权去世后,“元首虽病,股肱犹良”,吴因有老臣辅政,尚能任用贤达,故得以存续。“大皇既没,幼主莅朝,奸回肆虐。景皇聿兴,虔修遗宪,政无大阙,守文之良主也。降及归命之初,典刑未灭,故老犹存。”[25]等到了孙皓时期,肱股老臣尽丧,政治混乱失序,亡国也自在情理之中。“爰逮末叶,群公既丧,然后黔首有瓦解之患,皇家有土崩之衅,历命应化而微,王师蹑运而发,卒散于阵,众奔于邑,城池无藩篱之固,山川无沟阜之势,非有工输云梯之械,智伯灌激之害,楚子筑室之围,燕人济西之队,军未浃辰而社稷夷矣。”[26]
咸宁二年(276)十月,晋征南大将军羊祜上《请伐吴疏》,深得司马炎赞许。羊祜认为晋吴双方实力和形势的对比已经产生决定性的变化,伐吴的时机已然成熟。一方面,东吴内部矛盾重重,上下离心,“孙皓之暴,侈于刘禅;吴人之困,甚于巴蜀”[27],“将疑于朝,士困于野,无有保世之计,一定之心”[28];另一方面,“大晋兵众,多于前世;资储器械,盛于往时”[29]。认为只要把握战机,果断征伐,则“兵临之际,必有应者,终不能齐力致死,已可知也”[30]。然而,朝廷内部在如何进行统一战争的问题上存在着严重分歧:“时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唯预、羊祜、张华与帝意合。”[31]重臣贾充、荀勖、冯紞等,则对晋武帝出兵伐吴的战略意图持明确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凉州鲜卑族秃发树机能是当前最大的威胁,且东吴水军强盛,据有长江天险,晋若出师攻伐,胜负实难逆料,所以主张按兵不动,以静观形势变化。这些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决策层,使得晋武帝一时难做最后决断。对此,积极主张发动伐吴战争的羊祜感叹道:“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32](www.xing528.com)
咸宁五年(279)八月,晋龙骧将军益州刺史王濬继羊祜之后,向晋武帝上疏,建议立即伐吴。“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33]但因种种原因,晋武帝仍然犹豫不决。此时,镇南大将军杜预也上书请求立即出兵伐吴,司马炎一月之久还未回复,杜预遂再次上书:“自秋已来,讨贼之形颇露,今若中止,孙皓或怖而生计,徙都武昌,更完修江南诸城,远其居民,城不可攻,野无所掠,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矣!”[34]中书令张华极力支持杜预的建议:“陛下圣武,国富兵强,吴主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愿勿以为疑!”[35]在制定灭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上,晋武帝虽较犹豫,但能虚心咨询、广开言路,鼓励臣下为统一大业献计献策。羊祜、杜预、王濬的建言献策,正确分析了当时的战略形势,论证了晋朝灭吴统一全国的历史合理性与现实可能性,并具体策划了晋军战略进攻的基本步骤,对于晋武帝下定决心伐吴起了重要的作用。最后,晋武帝依据羊祜的《请伐吴疏》和杜预《平吴表》等战略谋划,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排除各种干扰,将灭吴的战略方针付诸实施,从而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伟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