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兵学发展中,伐谋伐交思想一直占有独特的地位,即孙武所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78]。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南北大对峙形成和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伐谋伐交思想更深刻影响到关乎各割据政权生死存亡、关乎国家分裂与统一的重大事件。
中国古代兵学思想历来重视兵者诡道,以谋略制胜。特别是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各军事集团长期征战,消耗都很大,依靠谋略制胜不失为更务实的选择,其战术运用臻于极致。如章武三年(223),趁蜀国刘备新亡,刘禅继位的时机,南中诸郡纷纷发生叛乱。就南中这一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蜀国派兵大败叛军容易,但大军撤退后如何保证有效治理,使其不再反叛是个难题。蜀相诸葛亮采取了以夷治夷、怀柔致远的伐谋思想。建兴三年(225),诸葛亮率军南征,连战连捷。诸葛亮察知少数民族将领孟获为当地人所钦服,于是把他生擒,并让他观看蜀军的营阵以示威严。孟获不服,“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79]。亮笑而纵之,七纵七擒,使孟获心悦诚服,承诺南人不复叛。南中平定后,诸葛亮继续重用当地人进行治理,其理由有三:一是若留官吏治理当地,就要留下一定的兵力,而军粮是个大问题;二是当地少数民族新败,亲人伤痛,留下蜀国官吏治理而又没有一定的兵士做后盾,就等于留下了祸患;三是留下的官吏容易引起当地夷人的猜忌。“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80]
西晋建立后,于咸宁五年(279)发动伐吴之战,并于第二年灭吴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但随后晋武帝耽于酒色,怠于政事,很快诸王内讧。与此同时,周边少数民族乘势而起,局势更加混乱,最终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在战乱中,各少数民族的谋略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匈奴族刘渊攻灭西晋的过程中,在先期不断遭受挫折后,重新调整战略,确定了扫除外围再集中攻击晋王朝中央的方针,显示出很高水平的伐谋思想。一是北联南伐。西晋后期,王室内乱,刘渊乘机北面联合鲜卑和乌桓,全力攻伐西晋。当时王浚派将军祁弘率领鲜卑兵攻打邺城,大败司马颖。作为后者的部下,刘渊本有救助的义务。这时,刘宣等人劝阻道:“晋为无道,奴隶御我,是以右贤王猛不胜其忿。属晋纲未弛,大事不遂,右贤涂地,单于之耻也。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单于积德在躬,为晋人所服,方当兴我邦族,复呼韩邪之业,鲜卑、乌丸可以为援,奈何距之而拯仇敌!”[81]此说正合刘渊心意,即“今见众十余万,皆一当晋十,鼓行而摧乱晋,犹拉枯耳”[82]。二是假借刘汉为号召,以收人心。刘渊反晋过程中,为树立正统地位,假借刘汉之名,以添声望,声称“吾又汉室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且可称汉,追尊后主,以怀人望”[83]。随后迁于左国城(今山西吕梁市东北),远方前来归附的达数万人之多。三是由主攻洛阳变为扫清外围,孤立洛阳。永凤元年(308),刘渊称帝,随后命其子刘聪、大将王弥、从子刘曜等两次进攻洛阳,始知“今晋气犹盛,大军不归,必败”[84]。经过前期几次交战的教训后,刘渊深知晋室虽然引乱而弱,但相比于匈奴五部的兵力,其各地援军尚多,难以直接攻灭。因此,刘渊采取了先打击外围,再集中进攻中央的策略,分别派遣石勒、王弥等先扫荡冀州、兖州、豫州、司州和荆州等势力,最后攻陷洛阳。后赵石勒也采取同样战略,先定都襄国,剪除幽州的王浚和并州的刘琨,最后西取洛阳和长安。自刘渊始,“此一战略之运用,实为前所未有者,且开北魏、赫连夏、拓跋夏相继运用此种战略之先声”[85]。
【注释】
[1]参见[美]约翰·柯林斯:《大战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8年,第8页。
[2]《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3]《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4]《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5]参见黄朴民:《大一统:中国历代统一战略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27页。
[6]《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7]《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8]黄朴民:《〈隆中对〉的战略“误区”》,《文史天地》2015年第11期。
[9]姚鼐纂集,胡士明、李祚唐标校:《古文辞类纂》卷三《苏明允权书十·项籍》,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106页。
[11]《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2]《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3]《司马法》卷上《仁本第一》。
[14]《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5]《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6]《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7]《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8]《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19]《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20]《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21]《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22]《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23]《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24]《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25]《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
[26]《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
[27]《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
[28]《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29]《晋书》卷四十二《王濬传》。
[30]《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31]《三国志》卷三十七《庞统传》。
[32]《三国志》卷三十七《庞统传》。
[33]《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
[34]《三国志》卷三十七《庞统传》。
[35]《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36]《三国志》卷三十七《法正传》。
[37]《晋书》卷一《宣帝纪》。
[38]《晋书》卷一《宣帝纪》。
[39]《晋书》卷一《宣帝纪》。
[40]《晋书》卷一《宣帝纪》。
[41]《晋书》卷一《宣帝纪》。(www.xing528.com)
[42]《晋书》卷一《宣帝纪》。
[43]《晋书》卷一《宣帝纪》。
[44]《晋书》卷一《宣帝纪》。
[45]《晋书》卷一《宣帝纪》。
[46]《晋书》卷一《宣帝纪》。
[47]《晋书》卷一《宣帝纪》。
[48]《晋书》卷一《宣帝纪》。
[49]《周书》卷十五《于谨传》。
[50]《周书》卷十五《于谨传》。
[51]《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传》。
[52]《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传》。
[53]《三国志》卷七《吕布传》。
[54]梁满仓:《论吕布与董卓的关系——兼论吕布的“反复无常”》,《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55]《三国志》卷七《吕布传》。
[56]《三国志》卷七《吕布传》。
[57]《三国志》卷六《董卓传》。
[58]《三国志》卷六《袁绍传》。
[59]《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60]《三国志》卷一《武帝纪》。
[61]《三国志》卷十二《毛玠传》。
[62]《三国志》卷六《袁绍传》。
[63]《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
[64]《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
[65]《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
[66]《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注引《江表传》。
[67]《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
[68]《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
[69]《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
[70]《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71]《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72]《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73]《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74]《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75]《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
[76]《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77]《晋书》卷五十四《陆机传》。
[78]《十一家注孙子校理》卷上《谋攻篇》。
[79]《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80]《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
[81]《晋书》卷一百一《刘元海载记》。
[82]《晋书》卷一百一《刘元海载记》。
[83]《晋书》卷一百一《刘元海载记》。
[84]《晋书》卷一百一《刘元海载记》。
[85]《中国历代战争史》第五册《两晋》,第9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