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赤壁之战:智斗之间的竞争与谋略

赤壁之战:智斗之间的竞争与谋略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战略联盟体系对整个战略局势产生决定性影响,在赤壁之战中有充分体现。曹操大军压境之时,强大的生存压力促使孙刘两家结盟抗曹,制造了一次伐谋伐交的经典战例。曹操的强大,引起了孙权、刘备武装集团的恐惧,严重威胁到了两家的生存,这也是孙刘联盟得以形成的根本所在。曹操袭取荆州、江陵后,对东吴形成大军压境之势。孙权集中了3万兵力,令周瑜和程普率领,与刘备军会合,共同抵御曹操。

赤壁之战:智斗之间的竞争与谋略

战略联盟体系对整个战略局势产生决定性影响,在赤壁之战中有充分体现。曹操大军压境之时,强大的生存压力促使孙刘两家结盟抗曹,制造了一次伐谋伐交的经典战例。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又进军塞外打败三郡乌桓,拥有了幽、冀、青、并、兖、豫、徐和司隶(今河南洛阳一带)八州之地,兵强马壮。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曹操踌躇满志,自恃凭借自身优势可一举消灭其他势力,实现统一的战略目标。曹操的强大,引起了孙权刘备武装集团的恐惧,严重威胁到了两家的生存,这也是孙刘联盟得以形成的根本所在。

公元208年,曹操发兵20余万,浩浩荡荡杀向长江一线。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曹操迫使新任荆州牧的刘表次子刘琮举众投降,并击败依附刘表的刘备势力,夺取战略要地江陵。“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63]曹操驻扎江陵,一面派人招抚荆州南四郡,一面集中编练大军,准备沿江东下进攻刘备,同时写信劝降孙权。

大敌当前的紧迫情势,使孙权与刘备都认识到,在无力独自抗衡曹操的情况下,结成联盟是唯一的自救之道。曹操大军压境,东吴震恐,刘表病死后,荆州局势瞬息万变,正如鲁肃分析的那样,“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64]。此时刘备在曹操的追击下正仓皇南逃,对能与东吴结盟自是欢欣雀跃,“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65]。当时,对于如何应对曹军和是否与刘备集团结盟,东吴内部意见并不统一。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占大多数,而以周瑜、鲁肃为首的主战派虽为少数,但战意坚决。曹操在给孙权的书信中写道:“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66]孙权将书信示与群臣,“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67]。主降派的理由,一是曹操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有政治上的道统性;二是曹操得荆州水军,实现了与东吴共分长江之险的平衡局面;三是曹操总体兵力的巨大优势,若水陆俱下,吴难以抵挡。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68]而大将周瑜是主张极力抗曹的,提出东吴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正是要横行天下建功立业的时候。曹操远来,实为东吴提供了替汉朝除残去秽的好机会,并分析了曹操的四大隐患:首先是北方并未完全平定,曹操南下仍有后患;其次是曹军南下却不识水性,失去了其所依仗的步骑优势;再次,时已近深秋,天渐寒冷,马无草料,曹操大军的后勤保障会非常困难;最后是曹军的北方兵士水土不服,必生疾病。“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间]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69]到了晚上,周瑜又去见孙权,陈说他对战局形势的判断:“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70]

诸葛亮也极力促成孙刘联盟。刘备到夏口后,诸葛亮要求亲赴柴桑(治今江西九江市西南)紧急游说孙权,“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71]。见到孙权后,诸葛亮先是用激将法,使孙权认识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72]随后又从五个方面对彼己情势和形势发展进行分析:一是刘备虽然刚刚遭遇失败,但还是保有一定的军事实力,“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73];二是曹军急于南下,远来疲惫,犯了兵家大忌,“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74];三是曹军来自北方,强在骑兵,不习水战;四是荆州军民迫于形势归附,曹军内部问题很大;五是如果孙刘两家联手,必能破曹。而一旦曹军败退,必然北还,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就形成了。“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75]在诸葛亮的游说和东吴内部主战派一致要求下,孙权坚定了联刘抗曹的决心,由此构建起了战略同盟。(www.xing528.com)

曹操袭取荆州、江陵后,对东吴形成大军压境之势。孙权集中了3万兵力,令周瑜和程普率领,与刘备军会合,共同抵御曹操。孙刘联军与曹军前锋遭遇于赤壁(今湖北武汉赤矶山,在长江南岸),双方一接触,曹军便打个败仗,退到长江北岸的乌林(今湖北洪湖市东北长江北岸乌林镇),双方隔江对峙。当时曹军人马虽多,但大多数不习水性,不习惯于水上的风浪颠簸,加之水土不服,军中发生疫情。为使士兵适应水战,曹操下令用铁环将战舰首尾相连,以求平稳。东吴大将鲁肃针对敌强我弱不宜持久、曹军士气低落和战船联结等实际情况,建议采取火攻奇袭破曹。周瑜采纳了这一建议,利用曹操骄傲轻敌的弱点,先让黄盖写信诈降:“盖受孙氏厚恩,常为将帅,见遇不薄。然顾天下事有大势,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东方将吏,无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惟周瑜、鲁肃偏怀浅戆,意未解耳。今日归命,是其实计。瑜所督领,自易摧破。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76]应该说,黄盖诈降的理由中肯充分,使曹操信以为真。到约定的时间,黄盖率蒙冲斗舰多艘,满载干草,灌以油脂,巧加伪装,插上旌旗乘东南风起急速驶向曹军水寨。曹军以为是黄盖如约来降,皆“延颈观望”,毫无戒备。时东南风劲吹,黄盖的船队同时点火,火借风势直冲曹军大营。曹军战船首尾相连,分散不开,顷刻之间烧成一片火海。大火又蔓延到岸上曹军大营,混乱中烧死和溺水死者不计其数。趁此机会,孙刘联军水陆并进,越江追击曹军。曹军损失大半,残众仓皇逃回北方,赤壁之战遂以孙刘联军大获全胜而结束。东吴名将陆逊的后人陆机曾作《辨亡论》,对此进行概括:“魏氏尝借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师千旅,武步原隰,谟臣盈室,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壹宇宙之气。而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迹远遁。”[77]

赤壁之战是古代战争史上运用联盟战略实现以弱胜强的典范战例。总体而言,诸葛亮与周瑜等兵家对当时形势的看法,对战略全局的筹划与执行,都堪称卓越,在关键历史节点促成孙刘联盟。经此一役,曹操虽仍控制北方广大地区,但看到人力物力还不具有绝对优势,所以暂缓了统一全国的步伐;刘备借得了荆州,乘机获取了立足之地,进而占有了四川,拥有剑阁三峡地理形势,并不断以攻为守,发展势力;孙权在江南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依长江天险坐保江东以观成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