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隆中对》与蜀汉国家战略的关联

《隆中对》与蜀汉国家战略的关联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分析了当时的全国形势,指明了此后的发展方向,正是一个关于结束汉末群雄割据、统一天下的国家战略。《隆中对》实施之初,就使刘备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并使刘备集团迅速起敝振衰,据有荆州大部,继而进一步拓展西川,攻取汉中,终于开国蜀汉,达于三国鼎立。蜀国若想占有荆州,东吴势必不惜一战,这样蜀汉联吴抗曹的国家战略自然也就难以如愿。

《隆中对》与蜀汉国家战略的关联

战略是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方略。套用美国军事战略学家柯林斯的公式,战略等于目的(即追求的战略目标)+途径(战略行动方案)+手段(实现战略目标的工具)[1],其思考的问题往往涵盖比较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三国时期,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分析了当时的全国形势,指明了此后的发展方向,正是一个关于结束汉末群雄割据、统一天下的国家战略。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天下大乱,刘备作为一方武装割据势力,悄然崛起。但刘备虽有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却没有一套明确的战略纲领,结果是东奔西逃,寄人篱下,始终未能拥有自己稳固的地盘。而诸葛亮在遇到刘备之前,也隐居隆中,空有经邦纬国的大志,却没有平台和机会施展。晚年,诸葛亮曾深情地向后主刘禅回忆与刘备的君臣际遇:“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2]可以说,“天下英雄”刘备的屈尊下顾、虚心求教,以及他复兴汉室、拨乱反正的忠肝热肠,都使诸葛亮深感知遇之厚,于是才和盘托出《隆中对》这一卓绝千古的战略构建。

《隆中对》的高明,在于它既有全局观念,又有长远眼光和前瞻意识。一方面它高屋建瓴,统筹全局,提出了“跨有荆、益”“两路出兵”的“三分割据纡筹策”。众所周知,一份科学的战略谋划,其核心在战略目标的确定。诸葛亮以恢宏的气度和思接千古的见识指陈时势,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分析现实形势的基础上,指出在各种势力的消长纷争中,曹操是刘备的主要敌人。所以,刘备的现实目标应该是“跨有荆、益”,即利用各种矛盾,夺取天下要冲荆州天府之国益州,作为自己的立足之地,以此作为角逐天下的根本,进而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王道霸业。

对现实目标的这一定位,是对天下大势的洞察,对敌我关系现状和变化趋势的把握,同时,也考虑到了战略地缘关系。制定战略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形势、判断情况,即通过研究有关情况,回答在何处采取行动的问题。为此,就需要研究地缘政治形势,分析敌我力量和盟友的情况,回答打击对象是谁,以及先打击谁、后打击谁的问题。对此,《隆中对》讲得很清楚:“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3]一个是强大的曹操,没有把握打,不能打。一个是已经建立了巩固根据地的孙权,不能打,但可作为盟友。因此,近期的打击方向只能是南下荆州,西上巴蜀,向荆、益发展。“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4]

更为重要的是,《隆中对》提出的战略目标,并不限于建立三分天下的割据政权,其根本宗旨是实现国家的最终统一,体现了大战略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战略规划意识。因此,在制定现实目标的基础上,诸葛亮进一步提出了刘备集团的长远战略目标,即成霸业,兴汉室,统一全国。为实现这一明确目标,诸葛亮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第一步是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建立一个可以存身的根据地;第二步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使根据地具有逐步巩固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第三步是待天下有变,在时机成熟时,令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从东线进击曹操,而益州之军北伐关中,两路出兵,以钳形之势互相配合,兵锋北上,一举消灭北方的曹操,席卷两京,夺取中原。它虽然未明言孙权的前途问题,但言下之意,待消灭了主要敌人强曹,第四步必然是向江东的孙权开刀,孙权之接踵而亡自不待论矣。到那个时候,实现全国的统一,也就成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事情。[5]此所谓“霸业可成,汉室可兴”。(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隆中对》所反映的大局观念与战略前瞻意识,并不是诸葛亮本人的突发奇想、闭门造车,它的可行性建立在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之上。换言之,它的战略前瞻不是虚幻地“画饼”,而是有其可能实现的条件,兼具目标的长远性与方法手段的有效性。这些方法手段包括:一是利用“天下思汉”的普遍心理,凭借刘备身为“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的优越背景,进行政治号召,争取各方认同,这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做法相类似;二是推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6]的方针,做好“外交”工作,为自己争取安定后方和可靠盟友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内修政理”[7],整顿吏治,发展经济,搞好内部建设,积蓄实力。可见,《隆中对》提出的蜀汉国家战略,是对未来战略发展形势的深刻分析和精准谋划,辅以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努力,使战略方案的实施变得明确具体。《隆中对》实施之初,就使刘备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并使刘备集团迅速起敝振衰,据有荆州大部,继而进一步拓展西川,攻取汉中,终于开国蜀汉,达于三国鼎立

当然,诸葛亮的《隆中对》及其制定的蜀汉国家战略也存在严重的内在局限,即内容设计上有重大破绽和缺陷,导致的结果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隆中对》制定的行动方案屡屡碰壁,最终战略目标破产。黄朴民先生指出,“这中间的关键,在于诸葛亮所设想的刘备集团既要‘跨有荆、益’两州又要‘外结好孙权’两者之间的水火不相兼容”[8]。诸葛亮忽视的一点是,荆州地处长江中段,属南北要冲,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对于东吴来说,荆州是控制长江中下游的门户,对国家安全生死攸关。蜀国若想占有荆州,东吴势必不惜一战,这样蜀汉联吴抗曹的国家战略自然也就难以如愿。后来的形势发展也证明,正是对荆州地区的争夺,导致了吴蜀联盟濒于破裂,双方最终兵戎相见,蜀国落得个失荆州,损关羽,在猇亭被陆逊火烧连营、精锐尽失的下场。最终,蜀汉只好退入地势偏狭的巴蜀之地,从而失去了“跨有荆、益”的战略主动,也丧失了两路出击、统一中原的基本条件。正如北宋苏洵(字明允)所言:

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完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若夫秦、汉之故都,沃土千里,洪河大山,真可以控天下,又乌事夫不可以措足如剑门者而后曰险哉?今夫富人必居四通五达之都,使其财帛出于天下,然后可以收天下之利。有小丈夫者,得一金椟而藏诸家,拒户而守之。呜呼!是求不失也,非求富也。大盗至,劫而取之,又焉知其果不失也?[9]

毛泽东在点评历史人物时也指出,蜀国的战略失败,“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10],可谓一语中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