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军之术,法治为先。中国古代的治军思想起源于战争实践,受儒家、法家和兵家的影响较大。古代名将大多因以法治军闻名,为严明军纪、树立军法的权威,甚至不惜“杀一人而三军震”。孙武视法为同道、天、地、将并列的“五事”之一,提出“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72]唐朝大将李靖也提出,“古之善为将者,必能十卒而杀其三,次者十杀其一。三者,威振于敌国;一者,令行于三军。是知畏我者不畏敌,畏敌者不畏我”[73]。春秋时期齐国大将田穰苴斩监军庄贾,孙武演兵斩吴姬,都是这方面的著名例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对军队的管控和治理是各统治集团实现政治目标、维护政权稳定的基础,因此非常强调提倡军纪和法治。如三国时期的曹操、诸葛亮均为治军严厉的代表性人物。曹操认为,纷乱之世,靠儒家的礼义引导和道德教化根本不能拨乱反正,相反,“言明赏罚,虽用众,若使一人也”[74]。针对兵将战败、叛变和逃亡或降敌等,曹操制定了多部法令,诸如《封功臣令》《存恤从军吏士家室令》《选中军典狱令》《军令》《船战令》《步战令》《败军令》等。建安八年(203)曹操曾颁布命令,规定将军临阵退却处以死刑。《步战令》更就临战对敌的各种情况做出规定,如:布阵之时,“诸部曲者,各自安部陈兵疏数,兵曹举白。不如令者斩”[75]。临阵必须听从指挥,“临陈皆无讙哗,明听鼓音,旗幡麾前则前,麾后则后,麾左则左,麾右则右。麾不闻令,而擅前后左右者斩”“无将军令,妄行陈间者斩”“兵进,退入陈间者斩”“士将战,皆不得取牛马衣物。犯令者,斩”[76]。对于兵士逃亡也规定:“卒逃归,斩之。一日家人弗捕执,及不言于吏,尽于同罪。”[77]《通典》也记述了曹操的军令,“吾将士无张弓弩于军中。其随大军行,其欲试调弓弩者得张之,不得着箭。犯者鞭二百,没入吏。不得于营中屠杀卖之,犯令没所卖皮。都督不纠白,杖五十。始出营,竖矛戟,舒幡旗,鸣鼓;行三里,辟矛戟,结幡旗,止鼓;将至营,舒幡旗,鸣鼓;至营讫,复结幡旗,止鼓。违令者,髡剪以徇。军行,不得斫伐田中五果、桑、柘、棘、枣”[78]。曹操不仅制定了许多法令,而且带头遵守执行。一次部队行军,经过麦田,曹操下令大军绕道而行,不可践踏田中麦子,违者处死。谁知他自己的坐骑因受惊闯入麦田,曹操便叫来军中执法官给自己定罪,执法官回答“罚不加于尊”,但曹操认为自己制定的法律,自己必须带头遵守:“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79](www.xing528.com)
诸葛亮也以善于“治军”著称。诸葛亮认为军队是一个战斗整体,要使三军一致、将帅士卒用命,充分发挥整体威力,就必须严明法纪,明确提出建设“有制之兵”的思想,认为“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80]。特别是在三国鼎立的格局下,曹魏占有中原的广大地域,经济富裕、兵良将广;吴国拥长江之险,仗水军之利;而蜀国国小民贫,兵微将寡,要实现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战略目标,必须依靠严明的军纪来建设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为发挥军队的最大作战效能和潜能,诸葛亮更加注重通过严明军法来约束控制部队,认为“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81]。诸葛亮不仅治军极严,而且事必躬亲,赏罚分明。甚至在北伐前线,他亲自执法,严明军纪,“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82]。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兵出祁山伐魏,不听众人意见,任命马谡为先锋。结果马谡违背诸葛亮作战部署,“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83],导致整个战役失利。回军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上书自罚“臣以弱才,叨窃非据,亲秉旄钺以历三军,不能训章明法,临事而惧,至有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84]。诸葛亮虽执法严厉,但因执法公正,受罚者皆毫无怨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