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兵役制度演变及其历史背景分析

兵役制度演变及其历史背景分析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历史考察,世兵制形成于东汉末年,初步发展于三国时期,极盛于两晋时期,进入南朝后渐渐趋于中衰,贯穿了这一长达400余年的历史时期。到了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户大量破产,动摇了“更戍”制度的基础。

兵役制度演变及其历史背景分析

这一时期,中国兵役制度方面出现了一个重要的新状况,即在传统的部落兵制、征兵制和募兵制之外,又出现了世兵制这一新的兵役制度。从历史考察,世兵制形成于东汉末年,初步发展于三国时期,极盛于两晋时期,进入南朝后渐渐趋于中衰,贯穿了这一长达400余年的历史时期。

古代部落氏族社会战争与生产生活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也就谈不上兵制。诚如恩格斯所言,“在原则上,每一个部落只要没有同其他部落订立明确的和平条约,它同这些部落便都算是处在战争状态”[1]夏商周三代实行的是以王权为核心的分封贵族制政体。在这一政体下,夏朝虽然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政权组织,但并没有专门的国家军队,各氏族和部落都保存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兵制上的主要特点是兵民合一,平时生产战时从军打仗是一种常态。商朝出现了常备军性质的国家军队,固定的军队编制开始出现,但作战力量仍然是临时召集的。西周是中国奴隶制发展的鼎盛期,军权集中于周天子,以此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诸侯国的常备军制度,兵源上是以贵族血统的“国人”为主体,各阶级都可服役,但等级分明。春秋战国时期,与长期的战争和冲突相对应,各诸侯国都建立了常备军,并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出现了武士阶层和世兵制,文武分离,出现独立的军事系统。[2]但这种独立的军事系统与世兵制是相对的,因为国小人寡,国有大役往往是丁壮尽征、空国出兵。秦朝建立起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与之相对应,军事上实行的是常备军制度和征兵制,国家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管理来保证兵源,军队由国家统一供给。到了西汉,军制上的一大特色是“更戍”制度,成年男子从23岁到56岁须服军役两年,但可纳钱代役,且一户之中强丁尽可轮流服役,这就为小农户的生产提供了保护,缓解了军事需要与农业生产之间的紧张关系。到了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户大量破产,动摇了“更戍”制度的基础。东汉光武帝刘秀即位后,为抑制豪强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和保护小农户,采取减缓百姓兵役负担的政策,“中兴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省关都尉,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稍有分县,治民比郡”[3]。大范围取消“典兵禁,备盗贼”的郡都尉职位,“每有剧(职)[贼],郡临时置都尉,事讫罢之”[4]。取消平日组织民众军事训练的“都试”,是防止不轨之臣借“都试”之机作乱,为巩固皇权之举措。(www.xing528.com)

以“更戍”制为代表的征兵制遭遇危机的同时,东汉初年的罢郡国兵使国家兵员不济,遇有战事只得临时募兵,即采取募兵制,并以谪兵(发囚徒为兵)和奴兵(发奴为兵)等相补充。与“更戍”制下的征兵不同,募兵制一方面所费资财尤重,常年对匈奴和周边少数民族用兵,导致国家财政枯竭;另一方面,这些临时征募的兵士往往来不及严格训练就直接投入战场,因而每战常败,王师不振。到了东汉末年,社会剧烈动荡,百姓苦不堪言,“今四民流移,托身他方,携白首于山野,弃稚子于沟壑,顾故乡而哀叹,向阡陌而流涕,饥厄困苦,亦已甚矣”[5]。长期战乱中,“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6],户籍制度形同虚设,征兵制自然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募兵制大行其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