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一统帝国的崩溃与割据混战的长期化

大一统帝国的崩溃与割据混战的长期化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致东汉中央政府崩溃的,主要是外戚、宦官两种异己力量。外戚政治曾导致了西汉大一统王朝的灭亡。另一情形,则是竭力打击外朝大臣,搞得中央政府形同虚设,丧失威信。董卓废掉汉少帝另立汉献帝独揽朝政的野蛮行径,引起朝野普遍不满,于是各地推举袁绍为盟主,共讨董卓,由此进入军阀混战阶段。前一时期是两种地方势力在相互对抗:一方是代表凉州豪强分子的董卓集团,另一方是关东的各州郡势力;后一时期是诸军阀争霸中原的斗争

大一统帝国的崩溃与割据混战的长期化

东汉一代,了无西汉王朝奋发有为、外向进取之势。东汉前期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章帝刘炟三位皇帝统治的六十余年间,政治稳定,国力还算强盛,但此后从汉和帝刘肇开始走下坡路,统一的中央政府逐渐衰落。导致东汉中央政府崩溃的,主要是外戚、宦官两种异己力量。

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是封建国家治理所必不可少的一套行政机器。没有这套机器,君权即无法行使,君主绝对权威的地位也无从保障。但事实上,这套行政机器总是周期性地被打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皇权发展悖论:天子左右地位低的亲近之人,因为受到天子的宠信而逐渐获得权力,其权势高过政府的执政大臣,甚至最终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则又另有私臣变成握有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前后相接,循环往复。如汉代的丞相最初为“尚书”所取代,到曹魏尚书省已正式成为丞相府,不久,尚书省又为中书长官所取代,再发展下去,实权又转入“门下”“侍中”等皇帝亲近者之手。唐代三省长官的权力后来就被拥有“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头衔的天子亲信所取代。到了晚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已正式成为朝廷重臣,其实权又转入翰林学士、枢密使或宦官之手。[1]更有甚者,皇帝还往往最为相信外戚或宦官,进而导致外戚或宦官专政的局面。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皇权(私权力)和相权(公权力)相互斗争和妥协的结果。

外戚政治曾导致了西汉大一统王朝的灭亡。但号称“中兴”汉朝的刘秀,并没有杜绝外戚专政的问题。东汉王朝的一个特点,就是除了开国皇帝刘秀和第二代皇帝刘庄,其他皇帝继位时年龄都很小,且即位后不是夭折就是被换掉。皇帝没有直系继承人,必然要从皇室直系中再选新皇帝,甚至襁褓中的婴儿也被指定为皇帝。结果,东汉出现了像窦太后、邓太后、梁太后、何太后等通过控制皇权继承人掌握帝国最高权力的女人,来自她们家族的权臣(外戚)也干预到国家政治中来。

皇帝幼小,身为母亲的皇太后自然成为权力中心,这样就形成母后临朝的局面。但在儒家意识形态和一夫多妻的宫廷制度下,皇后长期处在深宫,并无从政和管理国家的经验,加之与社会有隔膜,与朝廷大臣没有机会接触,难以依赖国家的官僚体系,所以一旦掌握最高权力,就面临着十分生疏的政治,要她们作最高决策,其能力、心理状态都无法适应,为了保有权力,自然借重自己家族的人,从而造成外戚专政的局面。而外戚掌握大权后,为了独享权力,在选择皇位的继承人时,也优先选择年龄小的,以便控制。即使一些皇帝长大后想收回政权,但由于与朝廷大臣不易接近,只得把身边宦官当成亲密助手,宦官遂受重用,便出现宦官专政的情形。另一情形,则是竭力打击外朝大臣,搞得中央政府形同虚设,丧失威信。相比于外戚,宦官的身份不过是皇帝身边的奴才,不是正常之人,且无治国经验,为以儒家文人士大夫为主体的朝臣所厌恶,于是朝臣转而与外戚合作,与宦官对抗。在外戚、宦官、士大夫三种势力的权力斗争中,皇帝反而成为最没威望之人,国家大事没有人操心,东汉朝廷已经了无权威。

宦官专政在中国历史上也源远流长。秦二世信任和重用赵高,导致秦朝二世而亡。东汉后期,皇帝在同外戚的斗争中得到宦官的支持,所以宦官被封王封侯,权倾一时。历代帝王也不是认识不到宦官专政的弊端,有些朝代甚至还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防止宦官参与政治。但宦官专政的情况在历史上还是屡屡出现,个中原因主要在于封建专制制度本身。封建皇帝要加强专制集权,对任何人都抱着猜忌之心,尤其不信任朝中大臣,最信任身边的私臣,而宦官作为生活在皇帝身边的特殊人群,有其自然的优势。在皇帝看来,这些人身处深宫,与外朝无从联系,又无子女,只能忠心事君,可以放心地将他们视为心腹,为了方便,也常常把一些事交给他们办理,甚至让他们掌握机要,监视军政大臣。从宦官方面来说,他们长期侍奉皇帝起居,与皇帝朝夕相处,对皇帝喜怒哀乐和生活习惯、脾气秉性等最为了解,因而更容易迎合皇帝的心理,取得皇帝的信任,进而参与政治。

东汉后期外戚、宦官的争斗,导致东汉末年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都极端尖锐,社会危机四伏。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184)的黄巾大起义,就是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东汉统治者为了动员地主阶级力量镇压农民起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除“党锢”之禁以缓和内部矛盾,调集军队并招募新军以分路“围剿”,扩大州郡地方的权限并组织各地方地主武装对抗农民军。结果是,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东汉政权却在农民军的冲击下濒临崩溃。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地方行政长官,以及一些地方豪强,乘机招兵买马,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汉灵帝中平五年(188),东汉中央把一些重要地区的州刺史改为州牧,导致地方首长集行政、军事大权于一身,成为地方的实力派。随着实力膨胀,他们对中央政府越来越产生离心倾向,形成强大的封建割据势力。这些势力,或是产生于世代相传的官僚地主和豪族中(如袁绍等),或是产生于边境地区的统兵将领里(如董卓等)。地方大员和边地将领普遍变成军阀,这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一个时期。

到了东汉末年,桓帝、灵帝都被宦官杀掉,宦官成为国家大祸害。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外戚何进与袁绍合作,企图消灭宦官集团,但在密谋时因担心宦官势力强大,决定密诏凉州军阀董卓率部移防洛阳,希望靠这位边疆将领把宦官势力一网打尽。当时曹操认为袁绍见识太浅,劝他切不可引狼入室,认为仅靠司法程序就可将宦官灭掉。“太祖闻而笑之曰:‘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将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2]但曹操的意见并没有被袁绍所采纳。董卓乘宫廷内乱进入洛阳后,废掉汉少帝刘辩,另立时年九岁的刘协为汉献帝,实际上自己独揽朝廷大权,东汉朝廷名存实亡。(www.xing528.com)

董卓废掉汉少帝另立汉献帝独揽朝政的野蛮行径,引起朝野普遍不满,于是各地推举袁绍为盟主,共讨董卓,由此进入军阀混战阶段。各地军阀为了争夺土地资源和人口,相互攻伐征讨。前一时期是两种地方势力在相互对抗:一方是代表凉州豪强分子的董卓集团,另一方是关东的各州郡势力;后一时期是诸军阀争霸中原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是形成了割据一方的几大豪强,曹操集团占据兖、豫两州,袁绍集团占据青、冀、幽、并四州,吕布占据徐州袁术占据淮南一带,孙策占据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刘表占据荆州韩遂和马腾占据关中,刘璋占据益州。

东汉末年以来的军阀混战,直接开启了长达300多年的大分裂。

魏文帝黄初元年(220),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国号魏。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黄龙元年(229),孙权武昌称帝,九月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建立吴国,号称吴大帝。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三国鼎立长达61年之久。西晋虽完成了统一,但这一局面也仅维持了30多年的时间,原因是皇族内乱和外部少数民族内迁压力两大方面。晋武帝灭吴统一全国后,仅过了10年就去世了。晋武帝一死,很快爆发了“八王之乱”,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相互残杀和混战更趋激烈。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匈奴贵族刘渊趁中原混战攻陷洛阳,5年后刘曜再陷长安,晋愍帝降,西晋灭亡。

西晋灭亡时,宗室司马睿正督军于江南。当时中原已陷于战乱,逃到江南避乱的中原权贵寄望于他的保护,而南方土著也担心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于是共推司马睿于317年在江东重建政权,史称东晋。在东晋王朝统治的104年中,国家始终不得安宁。而此一时期的北方,已经成为各少数民族争夺统治权的竞技场,参与这场旷日持久的角逐方,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至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之前的130余年时间里,各少数民族上层在混战中建立了十多个政权。其间虽有氐族苻坚建立的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但经淝水一战很快就灭亡了,北方重新陷入混战。东晋王朝所代表的南方汉人政权理应北伐复国,其间也有数次收复中原的良机,但朝廷对此并无坚定的意志,以致几次北伐都虎头蛇尾,成效不大。即使四次取洛阳,也都无功而返。“大抵豪族清流,非主苟安,即谋抗命。寒士疏门,或王室近戚,始务功勤,有志远略。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统驭之实,遂使‘北伐’与‘内变’两种事态,更互迭起。”[3]

东晋王朝灭亡后,南方宋、齐、梁、陈四代政权先后替代,各自分别维持了60年、24年、56年和33年的统治。而与偏安江左的宋、齐、梁、陈形成南北对峙的是北朝。鲜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统一北方后,经96年后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政权历时短短17年就被高氏的北齐取代,而北齐政权也只存在了28年就被北周灭亡。西魏方面,立国22年就被宇文氏夺权建立北周,北周虽灭了北齐重新统一北方,但25年后,杨坚灭北周建立隋朝

概而言之,从189年董卓作乱到589年隋朝完成统一的401年时间里,统一政权存在的时间不过30多年,而国家分裂的时间前后长达360多年。在这样一个长期分裂的时代,军阀割据战争和民族战争俨然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