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持续进行兵制改革。东汉末年,战乱使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传统的以地域为基础的征兵制难以为继。到了三国时,“郡县人大批流亡,户口紊乱,大量失业到都市去,正是募兵之良机”[11],因此广泛实行募兵制。三国后期,为保证持续稳定的兵源,更是发展演变成世兵制,并为两晋政权所沿用,这种变化是为了适应长期战争需要而进行的重大改革。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军队构成,是以本族为主体并吸纳其他民族,实行部落兵制,结果导致胡汉分离、兵民分离,兵用于战事,民从事耕桑。北魏统一北方后逐渐汉化,其兵役制度也相应发生变革。特别是到了西魏,宇文泰为了与兵力占优的高欢对抗,改行少数民族部落制的方法组织军队,是为府兵制。到了北周武帝时,为扩大兵源,增加了汉人从军的数量,由此开始向普遍征兵制的方向过渡,这就和唐代很相近了。其次是注重训练演习。曹魏沿用古代农闲讲武制度,定期检阅军队训练。建安二十一年(216)冬和建安二十三年(218)秋,曹操先后两次检阅军队。此后新君即位,大都举行军队检阅。蜀国也有严格的“讲武”制度。“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12],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更是“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13]。同期的东吴,也实行检阅制度。两晋时期,晋武帝数次亲临宣武观观看中军演习,东晋时的军事训练和演习主要在各方镇进行。南朝时,皇帝往往在京城亲自检阅中军训练。另外,南朝对水师极为重视,宋孝武帝时在玄武湖检阅水师训练,此后玄武湖成为南朝各代训练水军的场所。最后是加强优势兵种建设,发展对抗性兵种。北方政权将骑兵建设作为重点,当其志在统一南方时,则加强水军建设。南方政权以水军建设为重点,以抵御北方,当其志在恢复中原时,则加强骑兵建设。(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