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及特点

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及特点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包括管辖、审判组织,回避、诉讼参加人,证据、期间与送达,调解、保全和先予执行,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诉讼费用等内容。从人民法院级别来看,一般的民事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一般的民事纠纷须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当事人对保全或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及特点

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包括管辖、审判组织,回避、诉讼参加人,证据、期间与送达,调解、保全和先予执行,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诉讼费用等内容。

管辖制度,从人民法院角度而言,是解决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案件的审判分工。从当事人的角度而言,管辖制度主要解决如果产生民事纠纷到具体哪一个人民法院起诉的问题。我国人民法院体系分四级设置,自上而下分别是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从人民法院级别来看,一般的民事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也就是说,一般的民事纠纷须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重大涉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或由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和认为由本院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级别管辖之外,还有地域管辖问题,即某一个案件由哪一个地方的人民法院管辖。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原则,即原告需要到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去起诉。具体的确定方式包括:对公民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民事案件一般由合议庭进行审理,合议庭由审判员或审判员和陪审员组成。审判人员应当依法秉公办案,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审判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应当追究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刑事责任。审判人员如果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口头或书面申请他们回避。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申请他们回避。如果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存在上述情况,当事人也有权申请他们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如果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回避事由的,也可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后,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内做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对决定不服,可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

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民事诉讼的原告,收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参加诉讼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民事诉讼的被告,他们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当事人有权委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近亲属或工作人员、所在单位等推荐的公民作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有权或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原告可以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反驳原告的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如果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当事人可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他所代表的当事人产生效力,但代表人在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等重大问题上,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俗话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在民事诉讼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民事诉讼中,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法定种类。当事人提供证据须是上述种类之一。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如原告提出请求被告偿还一万元的债务的诉讼主张,原告必须提供证据证明原被告之间存在一万元债权债务关系,且被告尚未偿还的事实,如果不能证明这一诉讼事实,那么人民法院就不会支持原告的诉讼主张,即会判决原告败诉。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可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事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如果情况紧急,利害关系人可以在起诉之前向证据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

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此处的调解是诉讼过程中的调解。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可以对案件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根据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在诉讼过程中,如果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造成当事人的其他损害的案件,对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做出一定行为或禁止做出一定行为。在起诉之前,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就保全措施提供担保。在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案件中,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即在判决做出前部分执行判决的内容。如果案件的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生产经营,且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的,人民法院会裁定先予执行。当事人对保全或先予执行的裁定不服,可向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

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实有困难,可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免交。

相关链接

民事起诉状格式与撰写说明

民事起诉状

原告:

被告:

请求事项:

事实和理由:(www.xing528.com)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此致

××××人民法院

具状人:(签名或盖章

××××年×月×日

附:1.本诉状副本×份;

2.证据××份;

3.其他材料××份。

民事起诉状撰写说明

(1)诉讼参与人基本情况。如原被告是公民的,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如果原被告是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则需写明法定代理人的姓名以及与原告的关系。原被告如是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原告写单位名称、地址。次一行写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法定代表人应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原被告不论是公民或者法人,如有委托代理人的,在原被告的下一项还要写明委托代理人的姓名、职务以及与原告的关系。

(2)诉讼请求。主要写明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解决原告一方要求的有关民事权益争议的具体问题。如要求损害赔偿、履行合同等。诉讼请求应写得明确、具体、简明扼要。

(3)事实和理由。事实部分,主要是写明原告提起诉讼所依据的事实。如果因被告的侵权行为引起的诉讼,就要写明侵权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事实经过、具体情节等内容。理由部分,就是根据事实和证据,依据法律明确被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必须注意援引法律应准确、适当。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主要写明证明的名称和来源,如“借款合同,当事人提供”;证人姓名和住址部分,写明证人的姓名和详细住址。

(5)附项。应依次写明本诉状副本的份数;书证、物证的名称、件数;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