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了解了风筝的起源、演变、作用、飞行原理、放风筝的好处等多方面知识,不仅掌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而且对这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增加了一项健康而有意义的内容。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可谓一举数得。
课堂教学中知识教学与艺术教育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新标准英语》第十册《How I made the kite》一课,以风筝为题使学生掌握描述事件的先后顺序,draw a dragon on a piece of paper(画图案),paint it(涂颜色),cut the paper with scissors(剪外形),put sticks on it(固定支架),put strings on it(做引线),fly(放飞)。简短的几句话并不能完全阐明风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因此我在备课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以介绍文化背景的方式呈献给学生。学生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了解了风筝的起源、演变、作用、飞行原理、放风筝的好处等多方面知识,不仅掌握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而且对这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有了全新的认识,为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增加了一项健康而有意义的内容。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可谓一举数得。
(大连市旅顺口区九三小学)
参考文献(www.xing528.com)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赵玉兰,蔺江莉,张赤华,等,走进民间艺术世界:幼儿民间艺术教育研究.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