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此可见,从诞生之日起,音乐与文学就是高山流水一般的知音关系,它们相辅相成,同根同源。在教授《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首先用舒曼的《梦幻曲》作为背景音乐来配合我的范读,这首曲子一下就打动了学生,结合文字一起把他们带到一个安静又充满梦幻的地方,这正是《荷塘月色》的意境。音乐与文字这对同宗兄弟,时而各自精彩,一旦相遇便会在课堂中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鲁迅先生说过,最早的诗歌创作源于先民们干活时发出的“杭育、杭育”的声音。《诗经》都是能歌咏的,《楚辞》的产生与楚国祭歌、楚地的民歌有着直接的联系,汉代的乐府不仅演唱乐歌还收集和创作歌词,唐人歌唱律诗与绝句,唐末宋初出现的词与音乐结合更加密切,词本身就是配曲而作的,到了元代又有南曲北曲之分,都与音乐有关。由此可见,从诞生之日起,音乐与文学就是高山流水一般的知音关系,它们相辅相成,同根同源。
我讲《短歌行》时,采用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视频来导入新课,学生仿佛回到了那天下三分的英雄时代,仿佛看到历史的烟云从眼前飘过,当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伴着歌声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同学们个个陶醉在歌声中。继而我们通过配乐诵读去感受那雄壮的节奏,于是就更加了解了那个年代男儿们的责任和使命,进而为了文章中作者“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志向做了很好的铺垫。我想,这种以视觉带感受,以音乐带动节奏的方式比单纯的背诵和朗读要有趣且有效得多。(www.xing528.com)
在教授《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首先用舒曼的《梦幻曲》作为背景音乐来配合我的范读,这首曲子一下就打动了学生,结合文字一起把他们带到一个安静又充满梦幻的地方,这正是《荷塘月色》的意境。这样,学生在理解方面就加快了脚步,继而希望自己能够也试着配乐朗诵,通过学生个别或者是全班的配乐朗诵,真正达到了学习主体亲身体会、亲身理解的目的。音乐与文字这对同宗兄弟,时而各自精彩,一旦相遇便会在课堂中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