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前预嘱制度中的维持生命和临终状态规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生前预嘱制度中的维持生命和临终状态规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第一个方面,主要体现为对于生前预嘱制度中的“维持生命”和“临终状态”规定可能在生前预嘱实施时存在问题。“状态”一词所指的是一种由意外事故或可能导致死亡的疾病引起的情形。而临终状态则可以被定义为基于此状态下的死亡将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在定义得到明确之后,采用医疗程序来进行临终状态的判断可能就会比较容易。

生前预嘱制度中的维持生命和临终状态规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只有在预嘱内容明确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建立违反生前预嘱的法律责任机制,约束医方无视这一表达医疗自主的法律工具。[23]影响生前预嘱内容是否明确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生前预嘱语言的模糊性;第二,老年患者医疗决策的动态性变化。关于第一个方面,主要体现为对于生前预嘱制度中的“维持生命”和“临终状态”规定可能在生前预嘱实施时存在问题。“临终状态”被定义为“维持生命”,反之亦然。因为两个术语都没有统一且具体的含义,因此,区分的难度比较大。而这些术语对于生前预嘱的生效极为关键。医生需要依据这些术语来确定治疗措施是否符合生前预嘱的生效要件。我们在制定生前预嘱时需要使用明确的语言来避免可能产生的误解。例如,我们可以这样表达:“如果我处于患有不可治愈或不可逆转的疾病且会在相对较短时间内死亡的状态,同时我丧失了医疗治疗措施的决策能力,那么,我要求主治医生拒绝或终止仅仅是延长死亡过程的治疗,仅需减轻疼痛的缓和治疗。”“状态”一词所指的是一种由意外事故或可能导致死亡的疾病引起的情形。而临终状态则可以被定义为基于此状态下的死亡将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在定义得到明确之后,采用医疗程序来进行临终状态的判断可能就会比较容易。虽然“相对较短时间内”一词的使用回答了关于“迫在眉睫”的一些问题,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这个词仍然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也即这个词仍然不是最恰当的词。因此,生前预嘱语言的明确性尤为重要,因为其直接影响生前预嘱的效力与实施。[24]第二个方面为,个人在具有决策能力时制定生前预嘱,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之个人观念的变化,个人可能会对之前制定的生前预嘱内容产生不同意见甚至完全否定,那么,这种变更或者完全否定对于生前预嘱效力的影响如何?在实践中如何来证明老年患者在制定生前预嘱后的不同意见或完全否定,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如果存在多份生前预嘱,那么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确定以最新的生前预嘱为准。如果个人按照法定的程序对生前预嘱进行更新,那么以更新后的生前预嘱为准。如果仅仅存在一份生前预嘱,但是后来预嘱人明确表达过对生前预嘱进行变更的内容或撤销生前预嘱,那么这就需要依据严格的证明标准通过证据来明确预嘱人的意思表示。同时,医学术语也需要清晰度和一致性,医生和医学专家必须有所作为,就持续性植物人和延长生命治疗的治疗方法等专业知识进行公众教育和宣传。立法中应该有医生或医学专家的参与,因为与立法者相比,医生可能更清楚哪些术语更准确,并最大限度地避免歧义。立法者与医学专家进行合作,了解与这一领域有关的医疗现实,只有如此,个人、家庭成员、医生乃至司法人员才能够对生前预嘱知情并及时作出适当的决定。总之,语言的模糊性和老年患者医疗决策的动态性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生前预嘱的效力,且并不存在完全绝对明确的语言用以确保生前预嘱人的指示得到精确表达,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现存的语言来尽量避免生前预嘱语言的模糊性。(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