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民间过春节,一般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小年),人们便开始“忙年”,一直忙到正月十五。民间还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忙腊月,闹正月,闹完正月闹二月。可见春节的热闹。
春节是中国农历一年的开始,人们辞旧迎新,盼望在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多财多福。当新春到来之际,家家户户都欢天喜地、张灯结彩地迎接这个盛大的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春节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华民族之所以把春节作为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是因为春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迎新的活动达到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同族亲友互致祝贺。正月初一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春节还有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如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社戏等,这些活动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喜庆。
关于春节,民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
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馒头;二十九,把油走;三十晚上饱饺子,大年初一走一走……
可见,虽然把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但习惯上一般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都称为春节,其中以除夕(腊月三十)、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为高潮。
腊月三十的中午前合家团圆,开始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贴门神和年画,准备年夜饭,夜晚燃放爆竹。关于贴春联和燃放爆竹,还有这样一个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都会出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人们都会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在一位身披红袍的外来老人的指挥下,人们在门上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看到后浑身发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爆竹炸响声,“年”浑身战栗,狼狈逃跑了,村里安然无恙。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红对联、燃放爆竹;烛火通明、守更待岁,以祈求新的一年福运相伴。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最愉快的时候。大年夜,阖家团聚,围坐一起,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人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南方人桌上少不了年糕和点心,寓意日子“年年高”,心情“年年好”。北方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南方年夜饭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发大财。
正月初一,人们早早起来,穿上漂亮的衣服,出门拜年,恭祝新的一年发财,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春节是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节日,也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突出了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营造了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而这些活动内容又反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使得春节体现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贴春联和门神
春联也叫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发展背景,抒发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及对人的美好祝愿,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不仅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更为新的一年祈福。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有一个鬼蜮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蜮。鬼蜮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坏事,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所以天下的鬼魂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作“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骚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之后,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神联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对仗工整,不乏佳句。
贴窗花和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剪纸,是中国最为古老、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在我国已流传两千多年,它是一种精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代表着一种中国文化,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郭沫若有诗云:“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 剪纸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有人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剪纸风格大体上可分为南北两派。北方剪纸淳朴浑厚,豪迈粗放,变形夸张,喜用块、面,线条简练概括,人物特征鲜明,风格朴素、单纯、明快,色彩浓艳,代表作品有山西、陕西、河北、山东;南方剪纸包括的地区广大,如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等中部地区和广东、广西、福建等南部地区。南方剪纸的民间传统风格是注重写实,艺术风格秀丽,柔美明快,工艺精巧,玲珑剔透,镂金彩绘,风格重装饰,因而加工复杂,工艺性较强。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起源于“门神”,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每逢过农历新年时,买两张年画贴在大门上,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由大门到厅房,都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新春之所以充满欢乐热闹的气氛,年画在这里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大抵比较富厚人家,在厅房总喜欢悬挂老寿星、紫微星、福、禄、寿等。至于梅兰竹菊等花鸟图,自然亦在欢迎之列。
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对于那类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这种内容够得上百科全书式的民间艺术,蕴含着一个完整的中国民间的精神。
年画是一部地域文化,从中可以找到各个地域的文化个性。这些个性因素,不仅在题材内容里,从各个年画产地习惯的体裁、用色、线条及其不同的版味,也能一眼识别出来。
我国年画有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过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用和走亲戚用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哨。“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展示灵巧手艺的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艺品,蒸花馍其实就是一种民间的面塑艺术。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起源于民间的一种工艺制作。它以面粉、糯米粉为主料,配以其他的辅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等调成面团,再用手和简单工具如小刀、小篦子、竹针等,塑造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塑像,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
说起面塑,其实我们平常都能见到。从我国古代开始,在民间就流传着逢年过节庆喜时用面粉做“饽饽” “枣花” “月糕” “面鱼” “面羊”“盛虫”的风俗 ,这些面食一般是作为蕴含祝福意义的食品或者祭祀的供品。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些用面做的“果实花样”既好吃,又好看,还蕴含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喜爱。慢慢地,也就出现专门捏面人的师傅,用模子或者手捏成各种人物、动物摆到街市上,沿街叫卖,那些彩色的面人逐渐就成了专供欣赏的民间工艺。中国的面塑艺术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源远流长,早已成为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 部分。
面塑是世代相传的民俗艺术,在我国黄河沿岸和长江流域的很多地方流行。由于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也使得面塑的品种十分丰富。“礼从宜、事从俗”,民俗活动的需要直接促进了面塑的发展,面塑也被赋予不同的吉祥含义。比如春节的时候,做成“莲花” “鱼形”“盛虫”的面塑,表示连年有余;婚礼上送龙凤、鸳鸯、石榴形状的喜饽饽,祝愿新人生活美满、多子多福;孩子满月,外婆家送给孩子十二生肖的面圈,或者“麒麟送子”,祈求圆满。这些造型不同的花糕与不同的民俗相互呼应,形成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线,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元宵节
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农历的正月十五——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正月十五皓月当空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南方还有耍龙灯、舞狮子,北方有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等活动。
关于元宵节的来源,流传着有趣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脱险,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为什么在正月十五吃元宵呢?
说是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个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汉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请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结果。一时间,长安城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占卜结果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地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汉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作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庆贺的习俗涉及许多民间 艺术。
观花灯和猜灯谜
彩灯,又名花灯,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不可或缺的吉祥物,象征着团圆与喜庆。据考证,彩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是我国普遍流行的传统的民间综合性的工艺品。彩灯艺术也就是灯的综合性的装饰艺术,是一门相当富于巧思,又具古色古香气息的艺术品。彩灯是中国人所特有的,它精巧的雕琢,唯有中国人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汉明帝提倡佛法,又赶上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恰逢正月十五,众僧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从此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元宵节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方面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国花灯的品种很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产品。现在国内著名的有北京宫灯、上海龙灯、广东的走马灯、哈尔滨的冰灯、四川自贡的巨型灯和电动灯,享誉灯坛。各种拟形灯样式也是五花八门,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中国的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利用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材料制作而成。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特色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诫、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扭秧歌
扭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形式,并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逐步演变成灯会、年节中必须表演的民俗节目。
秧歌队的表演,一是扭,表演者手持扇子、手帕、采绸等道具,踩着锣鼓点,步履轻盈,边扭边舞。二是走场,一般开始和结束时为大场,中间穿插为小场。大场是边走边舞的各种队形组合的大型集体舞;小场是由两三人表演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如 “划旱船”。划旱船也称跑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划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动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舞姿。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三是扮,舞者扮成民间传说、历史故事中的各种人物,类型有文武公子、少妇、丑婆、货郎、渔翁和小孩等。秧歌队的领头叫“伞头”,是这支秧歌队的总指挥。他手持一把伞,边舞边唱,象征着风调雨顺。
扭秧歌可分为双脚着地扭舞的“地秧歌”,踩着高跷表演的“高跷秧歌”。地秧歌的难度不大,动作简单,诙谐有趣,既不需要多大的体力,还可以通过这种娱乐活动舒松筋骨。
霸王鞭舞是我国民间秧歌舞蹈中的佼佼者。它以一支小巧玲珑、灵巧舞动的霸王鞭集武术、舞蹈、强身、艺术于一体,展现出人们对集体活动的喜爱,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普遍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民间霸王鞭秧歌,亦称打连厢、打花棍、金钱鞭、浑身响等。
霸王鞭舞的道具分为单鞭和双鞭。单鞭一般用竹或木制成,长约80厘米,分5节眼,每节挂三五枚铜钱或铁环。双鞭一般用竹或木制成,长约50厘米,分2节眼,每节挂三五枚铜钱或铁环。把竹竿包装成美丽的花棒,两头做成像鞭子一样的装饰。舞者执鞭的中端,也有双手各执一鞭的,以鞭敲击臂、腿、肩、腰、背等部位或地面,两人以上舞蹈时常常互相对敲,打击有节奏的响声,舞蹈不断,响声不绝,具有较强的技艺性。同时,舞者还可根据自己的情绪和性格,打出或激烈奔放或潇洒舒展的节奏,以抒发自己的感情。舞蹈时用霸王鞭围绕身体的主要关节碰击发出的响声和由此引动上身的拧、摆和小腿的变化和双脚的跳动,形成各式各样的舞姿和动作,舞动过程中需击打或碰击地面、脚心、膝、胯、肩、肘、手掌部位。舞蹈既刚毅矫健又婀娜多姿。舞蹈热情、开朗、豪放、潇洒,情绪高昂时,舞蹈随着音乐节奏变快,动作亦更加奔放热烈。
各地民间霸王鞭的打法各有自己的风格并形成许多程式套路,如湖北的“雪花盖顶”“黄龙缠腰”;山西、陕西的“三点头”“缠腰跪打”等。此外,在白族、瑶族、布依族、哈尼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霸王鞭也有流传。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 “踏高跷” “扎高脚” “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深受群众喜爱。
扭秧歌这一民间舞蹈,已成为节日的必演节目。它不但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也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和吉祥。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所以民众希望通过舞狮活动寄托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这一习俗最早从西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舞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皮影戏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皮影艺术堪称当今影视艺术的鼻祖,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
相传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病故去,汉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汉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元代时,皮影戏曾传到各个国家,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不知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相传明代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在北京曾举办百戏大会,皮影戏参加了演出。
清代北京皮影戏已很普及。除深受农民、市民欢迎外,还进入到宫廷。康熙时,礼亲王府设有八位食五品俸禄的官员专管影戏。嘉庆时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还传皮影班进宅表演。当时的北京影戏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则于堂会唱影戏,有不少京剧演员也参加影戏班演出。
皮影戏又称为驴皮戏,俗称人头戏、影子戏,发源地在我国的陕西省。顾名思义皮影多采用皮革材料制作而成,它是用驴、马、骡皮,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做成。皮影制作考究,工艺精湛,表演起来生趣盎然,活灵活现。 因为驴皮的柔韧性、坚固性及透明性上佳,所以皮影多以驴皮为主。
在我国有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演变发展出来的。如辽剧就是从大连地区的辽南影调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州(现大连市普湾新区)皮影戏距今有450多年历史,是我国传统皮影戏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据史料《东北俗文化史》记载,复州皮影戏是在明朝万历年间由陕西到东北服兵役的官兵带来的,由于当时皮影戏制作简单,操演比较容易,演唱通俗易懂,同时传播了当地文化知识、民间有价值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人物掌故等方面知识,涵盖了社会生活内容,又歌颂真善美,鞭打假丑恶,这种独特表演方式起到了积极宣传和教育的作用,故而很快从军营传到了民间,并得以在民间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2006年,复州皮影戏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皮影戏被称为电影、电视之祖。同时,皮影戏是我国最早传入西方的戏曲表演艺术,伟大德国诗人歌德先生就曾用皮影戏来庆祝他的生日,并在当时的西方引起轰动。由此可见,皮影戏在中国及世界上都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清明节
清明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在公历的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作为节日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纪念意义。清明节(也叫寒食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现在扫墓,大都是公墓,扫墓的习俗也在改变,大都是送花。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关于寒食民间有这样的传说:
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逼太子申生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走的臣子,大多也都各奔出路,仅剩下几个忠臣跟着他。其中就有叫介子推的人。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推就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他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大加封赏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忆起旧事,深感愧疚,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也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烧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晋文公便下令烧山。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熄灭后,终究也不见介子推出来。人们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跪拜痛哭。在安葬介子推遗体时,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存放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一段树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把血书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国家治理得很好,百姓安居乐业。为了表达对介子推的怀念,每逢他的祭日,民间禁止烟火,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起名“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以召唤他的灵魂。从此以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www.xing528.com)
2006年5月20日,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因此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这一天会开展一系列民间体育活动。如放风筝、荡秋千、踢毽子等。其中,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放风筝
风筝,古时称“鸢”。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民间工艺。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北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 好运。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风筝,一直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传统的风筝中,随处可见这种吉祥寓意之处: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百蝶闹春、鲤鱼跳龙门、麻姑献寿、百鸟朝凤、连年有鱼、四季平安等这些风筝无一不表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风筝的形状主要是模仿大自然中的生物,如雀鸟,昆虫等等,而图案方面,主要由个人喜好而设计,有宣传标志、动物等,琳琅种种,给人以喜庆、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风筝融合了群众的欣赏习惯,反映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因而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人们喜闻乐见。
潍坊、开封、北京、天津、南通、阳江并称中国六大传统风筝产地。
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等等。其中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在民间,人们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但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革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水、湘水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遗体。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从那时起,端午节就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已逐渐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在原料中添加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丰富。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千百年来吃粽子的风俗,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谈及端午节的习俗民间艺术,是一定要提到香囊的。
佩香囊
过端午节,小孩要佩香囊,说是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它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五月俗称毒月,根据风土志记载,农历五月五日为阳极之日,又叫中天节,有制造各式各样避邪物的风俗,而在《荆楚岁时记》,也记载着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状,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来避除一些有毒的东西,另外《风俗通》上面记载,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岁,叫它做长命缕。慢慢的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
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传牛郎父母早逝,又常受到哥嫂的虐待,只有一头老牛相伴。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计谋,教他怎样娶织女做妻子。到了那一天,美丽的七仙女们果然到银河沐浴,并在水中嬉戏。这时藏在芦苇中的牛郎突然跑出来拿走了织女的衣裳。惊慌失措的仙女们急忙上岸穿好衣裳飞走了,唯独剩下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生活得十分幸福美满。织女还给牛郎生了一儿一女。后来,老牛要死去的时候,叮嘱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急难时披上以求帮助。老牛死后,夫妻俩忍痛剥下牛皮,把牛埋在山坡上。
织女和牛郎成亲的事被天庭的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后,他们勃然大怒,并命令天神下界抓回织女。天神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走了织女。牛郎回家不见织女,急忙披上牛皮,担了两个小孩追去。眼看就要追上,王母娘娘心中一急,拔下头上的金簪向银河一划,昔日清浅的银河一霎间变得浊浪滔天,牛郎再也过不去了。从此,牛郎织女只能泪眼盈盈,隔河相望。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也拗不过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准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
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军”。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擀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很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
提到与七夕节相关的习俗民间艺术,便不能不提及“磨喝乐”及由此演变的泥偶。
磨喝乐
“磨喝乐”是梵文音译,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儿子,佛教天龙八部之一,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一番汉化,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为可爱的儿童形象,成为七夕节供奉牛郎、织女的偶人,多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两宋时期,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当时,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用磨喝乐来供奉牛郎、织女,借此来实现乞巧和多子多福的愿望。后来,这种祭物逐渐成为民间流行的玩偶,题材多样,为儿童所喜爱。
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泥偶了,相反的,越做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不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中秋节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之夜,明月如轮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关于中秋节,有着极其神奇的传说。其中,嫦娥奔月的故事最为 有名。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轻而易举地骗过了后羿。待后羿率众徒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危急之时,嫦娥当机立断,转身从梳妆台拿出不死药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到最后也没能将那棵树砍倒。
月宫里还有玉兔。那是有同情心的兔仙,把自己心爱的小女儿送上去的,要给清冷寂寞的嫦娥做个伴儿。
于是,当我们在月圆之时,望着月亮上的阴影,会自然地联想到月宫,联想到寂寞的嫦娥,还有伐树的吴刚和玉兔……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古时,在中秋节的夜晚,人们都是要祭月赏月的,而文人们则在这一天吟诗咏月。
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其中以苏轼《水调歌头》最为著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最早是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就开始过此节日。而现在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且“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从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在这天,单位往往会组织离退休老员工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老人们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中写道: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杜甫的《登高》诗中写道: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特殊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此外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初九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张志真在《重阳节》一诗中写到“酥糕美酒细品尝,赏完桂花赏菊黄。亲友同登清凉阁,望断晴空雁一行。”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要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是重阳节又一风俗。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菊花酒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写道: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初九,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与重阳节习俗相关的,不只有赏菊,还有插茱萸。
插茱萸
插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写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在臂上,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戴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开始,历代盛行。到了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