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变革与发展[1]
改革开放使中国电影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给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中国电影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并在长足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电影创作:与时代同行中走向多元
新时期以来,随着拨乱反正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随着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迅速推进,极左的文艺路线和文艺思潮受到了批判和清算,过去禁锢和束缚着中国电影工作者的各种条条框框被打破了,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给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域外文艺思潮和电影思潮的不断涌入,以及各国优秀影片的相继引入,又大大拓宽了中国电影工作者的艺术视野,使其电影观念有了明显变化,对电影功能和电影本体的认识更加全面、完整,对世界电影的发展状况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果说以前较重视电影的宣传功能和教育功能,而对电影的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较忽视的话;那么新时期以来则对此有了较全面、辩证的认识和把握;如果说以前“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是电影工作者较普遍的创作心态的话,那么新时期以来广大电影工作者则焕发了创作热情,激活了创新精神,勇于大胆探索。正是在这种状况下,电影创作与时代和人民同行,在发展中不断变革,在变革中努力创新,呈现出了新的风貌,取得了新的成绩。
从新时期之初至80年代末,随着现实主义传统的恢复和深化,电影创作开始根治银幕虚假之弊病,不断强化对生活和历史表现的真实性和深刻性,使广大观众在情感共鸣中获得了启迪和教益。例如,《苦恼人的笑》《泪痕》《生活的颤音》《巴山夜雨》《枫》《小街》《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一批影片,不仅真切地表现了人民群众同“四人帮”的斗争,深入反思了十年浩劫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而且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上均有较显著的提高和创新。至于《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等影片,则将对历史的反思延续到“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和“四清运动”中的极左路线,大胆触及了一些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敢去表现的生活领域,从中总结出了必要的历史教训,不仅内涵深沉,发人深思,而且人物的曲折命运和理想追求也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同时,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传记片创作也出现了一批有创新和突破,并产生了广泛影响的好作品。前者如《南昌起义》《西安事变》《血战台儿庄》《开国大典》《百色起义》等;后者如《陈毅市长》《孙中山》《廖仲恺》《彭大将军》等。上述影片在真实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生平经历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对历史和人物的独到认识与评价。另外,不少影片注重贴近时代、面向现实,敏锐地反映了改革时代的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从各个方面揭露了阻碍四化建设的旧习惯和旧势力,生动地反映了新时期普通民众的精神面貌和理想追求,如《法庭内外》《邻居》《沙鸥》《人到中年》《红衣少女》《喜盈门》《血,总是热的》《在被告后面》《野山》《黑炮事件》《老井》等影片,均体现了这样的主旨内容,并在电影语言上作了不同程度的创新探索。
应该强调的是,该时期在中国电影史上掀起了又一次艺术创新运动。电影界关于电影与戏剧离婚的鼓吹、纪实美学的勃兴、对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倡导等,使艺术创新蔚然成风。最初的《小花》《苦恼人的笑》等影片在电影语言上进行了突破性的尝试,此后几代导演同堂竞技,各显其能。从第三代导演的《天云山传奇》《骆驼祥子》《包氏父子》《芙蓉镇》《春桃》《最后的贵族》等,到第四代导演的《邻居》《沙鸥》《城南旧事》《乡音》《青春祭》《良家妇女》《老井》《人·鬼·情》《本命年》等;再到第五代导演的《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喋血黑谷》《黑炮事件》《女儿楼》《猎场札撒》《盗马贼》《太阳雨》《红高粱》《晚钟》等,不仅在大胆探索中充分体现了创作者富有个性的艺术追求,使影坛百花齐放、丰富多彩;而且提升了中国电影的艺术水平,扩大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的影响,并推动了中国电影更快地走向世界。
与此同时,对电影娱乐性的关注,也使商业电影的创作逐步得到重视。特别是1982年与香港合拍的《少林寺》引起轰动、风靡一时之后,功夫片、武侠片开始盛行,其中如《武当》《武林志》等影片也受到了欢迎和好评。到80年代后期,娱乐片大潮骤然兴起,商业电影的创作已成为主流。在数量众多的商业电影中,尽管多数影片质量平平,但也陆续出现了诸如《神鞭》《二子开店》《京都球侠》《黄河大侠》《最后的疯狂》等一些颇有特色的作品,这些影片为商业电影创作的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
90年代以来,由于电影创作和生产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电影需要更多地面向市场和观众;而为了适应广大观众日益多样化的审美需求,影片的类型也更加丰富多样。于是,电影创作和生产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格局。各种电影类型在共存状态中,以各自的电影运作策略和方式,找到了各自的电影消费市场和生存空间,并确立了各自在电影文化格局中的位置。
首先,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在倡导中不断开拓和提高,出现了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好作品。例如,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战争片有了新的突破,前者如《开天辟地》《重庆谈判》《七七事变》《长征》等影片,均围绕重要的历史事件构思和展开情节,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并能注重以史带人,较真实生动地塑造了各类历史人物形象;后者如《大决战》系列影片、《大转折》系列影片、《大进军》系列影片等,气势磅礴,规模宏大,注重追求全景式、史诗式,以纪实性和文献性见长。又如,英雄人物和领袖人物的传记片有了新的拓展,无论是《焦裕禄》《蒋筑英》《孔繁森》《张思德》《郑培民》《生死牛玉儒》等,还是《周恩来》《毛泽东和他的儿子》《刘少奇的四十四天》《邓小平1928》《相伴永远》等,均较好地塑造了具有独特个性和命运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故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好评。再如,反映现实改革生活之方方面面的影片,在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中有了新的拓展。如《烛光里的微笑》《凤凰琴》《炮兵少校》《站直啰,别趴下》《被告山杠爷》《留村察看》《离开雷锋的日子》《一棵树》《生死抉择》《天狗》等影片,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生动真实地表现了社会生活的现状和问题,令人深思;也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些具有奉献精神和高尚品德的人物形象,令人感动。主旋律电影的艺术质量在创作实践中得以不断提高,不少影片由于加强了观赏性,采用了类型电影的包装,也颇能吸引观众,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其次,艺术电影的创作继续拓展,成绩沛然。第三代导演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相继有《狂》《清凉寺的钟声》《鸦片战争》等影片问世。第四代导演则先后拍摄了《过年》《阙里人家》《香魂女》《黑骏马》《台湾往事》等影片,延续了他们以往的美学风格。第五代导演已成为中国影坛的主力军,其《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三毛从军记》《我的父亲母亲》《吴清源》等影片,既保持了大胆探索的精神,又在叙事技巧和美学风格上有一定的发展变化,并在国内外影坛上获得了更大的成功,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年轻的第六代导演也以不同于第五代导演的艺术追求崛起于影坛,他们的创作从体制外到体制内,注重以纪录风格表现社会边缘人的生活状况、生命感触和个人情绪,其《过年回家》《头发乱了》《小武》《站台》《青红》《长大成人》《非常夏日》《我们俩》《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左右》等影片,在中国影坛上形成了另一种现象、另一种格局,并受到国际影坛的关注和重视。总之,从80年代到90年代,几代电影导演多元化的艺术探索和审美追求,从一个侧面显示了30年来中国电影所经历的艺术发展过程。
另外,商业电影的创作则在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开始赢得更多的观众,占据了更大的市场。为了适应和满足广大观众日益多元化的审美和娱乐需求,武侠片、警匪片、喜剧片、体育片、伦理片、儿童片等各种类型片的创作日益兴盛。各类影片从较为幼稚到逐步成熟,并在数量中求质量,陆续出现了一批受到观众喜爱的好作品,如《双旗镇刀客》《龙年警官》《联手警探》《我的九月》《绝境逢生》《高朋满座》《爱情麻辣烫》《女帅男兵》《情人结》等,均各具特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贺岁片异军突起,成为市场的宠儿,如《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等影片,均受到观众的喜爱。此外,商业大片的兴起也构成了一种引人注目的创作现象,《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赤壁》等一系列古装大片一面不断地创造着电影票房的奇迹,一面却不断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诟病。尽管这些大片有效地激活了电影市场的潜能,拓展了电影市场的容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并在视听造型的塑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电影剧作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认真关注。《集结号》的问世,使国产大片获得了“叫好又叫座”的效果,使主流价值和市场取向较好地统一起来,为中国式大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经验。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电影发展迅猛,已成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数字电影的产量已有110部,2007年则达到了197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数字电影不仅产量高,而且艺术质量也有了明显进步。如《疯狂的石头》《三峡好人》《马石山十勇士》《棋王和他的儿子》《村官过大年》,以及《共和国名将系列》《法官老张轶事系列》等数字电影,无论其思想内容,还是形式技巧、制作水平等,均可与胶片电影相媲美。可以预料,随着城市数字影院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的不断推进,数字电影的创作将会有更大、更快的拓展。
(二)产业建构:形成了多主体投资的产业体系
电影的创作发展与其产业变革是密切相关的。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电影制片厂都是国营企业,电影拍摄的资金均由国家投入,影片的发行放映也完全由国营公司统购统销。新时期以来,经济体制的改革打破了这种格局,多主体投资的电影产业体系在电影创作和生产体制的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特别是2003年以来,由于国家广电总局制定了《关于加快电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确立了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和总体思路,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降低了电影制作生产的准入门槛,使多主体投资电影、全社会办电影的产业形态日趋成熟,已初步实现了电影产业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由此,电影创作生产便有了相对稳固和日益雄厚的产业基础。
首先,为了进一步解放电影生产力,增强电影企业的竞争力,国营电影企业进行了资产的整合与重组,开始探索和实施“制发放一条龙,影视录一体化”的电影产业模式。例如,由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洗印厂、中国电影合作拍片公司、中国电影器材公司及电影卫星频道节目中心等单位联合组建了中国电影集团;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上海译制片厂及上海电影技术厂等单位联合组建了上海电影集团;其他各地的国营电影企业也都进行了相应的组合,从而打破了条块分割、资源分散的局面,实现了机构消肿和资源共享,增强了创作和生产的实力。近年来,经过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以中影集团、上影集团、长影集团及八一厂等为代表的国营电影企业,无论是生产规模,还是经营实力和融资能力,都持续增强,不断拓展,在中国电影的创作生产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它们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进取,努力创新,拍摄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优秀影片。如中影集团与其他电影企业合作,先后出品了《张思德》《云水谣》《霍元甲》《投名状》《长江7号》《青藏线》《赤壁》等影片;上影集团与其他电影企业合作,相继出品了《邓小平1928》《三峡好人》《如果·爱》《东京审判》《上海伦巴》《第601个电话》《天狗》《东方大港》等影片;八一厂则陆续拍摄了《大决战》系列影片、《大转折》系列影片、《大进军》系列影片等一系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中国式战争大片,以及《惊涛骇浪》《我的长征》《八月一日》《我的左手》《情暖万家》等影片。上述影片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充分显示了国营电影企业的创作和生产实力。其他国营电影企业在创作生产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此也说明,国营电影企业经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已顺利完成了从电影制片厂的生产经营模式到现代集团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的转轨。
其次,民营电影企业的崛起,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资金开始投入电影拍摄,其中民营企业资金就占有很大的比重。1997年年底,电影局颁布了《关于试行“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的通知》,规定大陆省级以上和有条件的地市级电影单位、电视台、电视剧制作单位均可向电影局申请故事电影单片摄制许可证。1999年以后,这一政策进一步放宽,允许在地市级以上工商部门注册的文化公司也可拥有故事电影单片出品权,此类民营企业可作为影片出品人,拥有作品版权;同时,也可以从事国产影片的发行业务。正是在这种宽松政策的引导、鼓励下,相继出现了许多民营电影制片公司和发行公司,也吸引了一些社会资金投资拍摄电影。其中以北京华谊兄弟影业公司、北京新画面影业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民营电影企业,已显示出民营投资主体的经营特色和勃勃生机。它们在实践中有效地建立了独特的制片生产模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从融资拍摄到推广营销的产销体系。而一批中小型民营公司则以灵活多样的拍片方式,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努力发挥其优势,并寻找自身的生存空间,从而共同建构了日趋多元和逐步完善的电影产业体系。例如,华谊兄弟影业公司曾投资拍摄了(包括合作)《我的1919》《一声叹息》《可可西里》《大腕》《天下无贼》《鸡犬不宁》《宝贝计划》《夜宴》《墨攻》《集结号》等影片;新画面影业公司则投资拍摄了(包括合作)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幸福时光》《英雄》《十面埋伏》《千里走单骑》《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影片。这些影片也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近年来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他民营电影企业也相继投资拍摄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影片,丰富了电影市场。如今,各类民营电影企业已成为中国电影产业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大陆广阔的电影市场也吸引了港台及国外资金进入内地投资,合作拍片方兴未艾,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例如,2005年国产片票房前10名的影片几乎全部是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2006年,《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龙虎门》等8部合拍片的累计票房收入超过了8亿元;而由大陆和台湾、香港的电影公司联合投资拍摄的《云水谣》则颇受好评,不仅获得了超过3600万的票房收入,而且赢得了华表奖、百花奖等多项大奖。可以说,近年来多部投资巨大,并在票房上获得成功的国产大片,都有域外资金的投入和国际合作的背景。合拍片数量逐年增长,并已逐渐成为电影市场之主力。合拍片的兴盛,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电影管理部门对合拍片的肯定,并制定了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予以积极支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合拍片具有良好的市场效应,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欢迎。如今,采用国际化的融资手段和充分发挥全球华语电影界的人才资源优势合作拍片,已成为电影创作生产较普遍采用的方式。多元化的投资和充足的人才资源不仅促成了国产电影创作生产的繁荣兴旺,而且使华语电影在互渗互补互促中有了更大的发展,显示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形成与好莱坞大片对峙和抗衡的实力。
近年来,由于多主体投资电影的产业形态已逐步形成,电影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从而使电影产量快速增长,2007年国产故事片年产量达到402部,2008年达到406部,创下了历史新高。与1978年的57部相比,增长了7倍多。
目前,国营电影企业、民营电影企业、其他社会资本,及中外合资影视公司等多种经济成分并举的电影产业格局,既显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也是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模式和趋势。
(三)市场培育:院线制实施和数字化放映初见成效(www.xing528.com)
电影是一种文化商品,影片只有进入电影市场供观众消费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显然,没有庞大而稳定、开放而有序的电影市场,就没有电影的正常消费,也必然会影响电影的创作和生产。因此,建构统一开放、合理规范、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乃是电影产业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由于90年代电影观众人次大幅度下降,电影市场严重萎缩,专业影院不断减少,直接影响到电影创作生产和电影业的发展,因此对原有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更好地培育电影市场已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电影发行放映体制的不断改革,开始实施院线制,打破了计划经济下建立的以省、市、地、县行政区划的地区垄断发行架构,而代之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为准则的跨省市、跨地区的院线制发行架构,使影院享有自主选片和放映的权利。显然,各种类型的电影院线之建立,对于打破地域垄断,减少发行层次,促进影片流通,形成竞争开放的市场格局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由此,国内电影市场更加活跃,并日趋繁荣和完善。
2003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制定并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公司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电影市场体系,完善电影市场管理机制,深化电影院线改革,调整机构,扩大规模,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经过多方面的努力,近年来院线、影院和银幕数有了明显增长。据统计,“到2007年底,全国34条院线共有1427家影院、3527块银幕,全年主流院线新增影院102家,新增银幕数493块,平均每天诞生1.35块新银幕,其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2]。影院建设和院线制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由于国产影片数量逐年增多,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故而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这就对影院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现代化影院的经济效益已经凸显出来,如上海永华电影城、环艺电影城、上海影城等,年票房收入均已超过千万,因而行业内外各类资本纷纷看好电影市场,愿意投资建设新影院或改造旧影院。另外,经过院线制的改革实践,院线经营中“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供片”的理念已获得共识,市场效益良好。如2007年中影星美、北京新影联、上海联和、北京万达等4条院线的全年票房收入均超过了3亿元,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来越多的影院愿意加入院线,从而使电影院线的发展和壮大非常迅速。就拿上海联合院线来说,如今已从成立时的60家影院、200块银幕,很快发展成为拥有92家影院、284块银幕、跨7省23市的规模宏大的院线公司,其旗下有不少设施一流、技术含量一流、票房名列前茅的影院,其中五星级影院就有6家,年票房收入超过千万的影院有11家。从2003年到2006年,院线票房收入连续4年位居全国各条院线之首。
应该看到,不仅城市影院建设和影院改造形成了高潮,而且面向城镇、农村的院线制改革和数字化放映等也有了明显进展。 自2004年起,为了使广大农民观众能够看上高质量的数字电影,国家广电总局开始在农村进行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的试点。2006年扩大了试点的范围,全面展开农村数字电影公益放映工作。其试点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买服务。”要求各级政府坚持发挥公共服务的主导作用和培育市场的引导作用,并在积极培育电影市场的过程中,不断加大投入,同时注重投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正是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下,面向城镇和农村的数字化放映工作有了迅速拓展。据统计,2007年我国农村以16毫米胶片和数字放映形式放映电影超过了460万场,观众超过了15亿人次,二级电影市场正在得到迅速有效的开发,边远地区民众和广大农民看电影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近年来,电影市场经过培育后的初步繁荣和发展,使电影票房收入增长迅速。据统计,“2007年我国电影票房为33. 27亿元,较2006年增长了26%,连续五年保持了20%以上的高速增长率。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18.01亿元,占总票房的54.3%,连续5年超过进口影片”[3]。由此既说明国产影片的市场竞争力有了明显增强,也说明广大观众观赏国产影片的热情日益高涨。
(四)走向世界:不断赢得国际声誉、开拓国际市场
过去,因为各种原因,外国观众对中国电影所知甚少,了解不多,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市场竞争力也很弱。新时期以来,由于扩大了对外交流,并大力实施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战略,不断开拓国产影片的国际市场和新的生存空间,中国电影开始真正走向世界,其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在世界影坛上不断赢得良好声誉。例如,新时期之初,当国外观众看到《神女》《马路天使》《十字街头》《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等一批中国30年代和40年代的优秀影片时,纷纷予以推崇和赞扬,认为“这些影片意义深刻,故事动人,艺术水平相当高超,是一种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比五十年代西方出现的所谓‘新现实主义’作品要早得多”[4]。此后,随着《城南旧事》《黄土地》《红高粱》《本命年》《过年》《香魂女》《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青红》《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等一系列影片在各类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主要奖项,以及在不少国家举办了各种类型的“中国电影展”等活动,中国电影已被越来越多的各国观众所了解和喜爱。由此不仅有效地传播了中国文化,扩大了中国电影的影响,而且也进一步推动了国内电影创作和生产的发展。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中国电影展”、“中国电影周”等活动,以及积极参加各类国际电影节,不断提升国产影片的国际知名度,扩大其影响。例如,1980年以来我国共选送了700部长短影片参加了40个国家举办的280个国际电影节;并有几十个国家举办了“中国电影展”、“中国电影周”等活动。由此,国际影坛和各国电影观众对中国电影有了日益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并予以高度评价。同时,由于国产影片艺术质量不断提高,在国际电影节上的获奖数量屡创新高,获大奖的影片也在逐年增多。据统计,“从1950年到1980年30年间,中国电影(故事片)获得的国际奖项仅为31项,而从1981年开始不到30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影在国际上获得的电影奖项就数以百计,几乎所有世界A类电影节的奖杯上都已镌刻上了中国电影的名字。中国在各大电影节上的优异表现及其确立的海内外声誉成为中国电影人走向世界市场的一种有效途径”[5]。如今,中国电影已经成为许多国际电影节上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国内不少知名电影人也被多次邀请担任国际电影节评委和主席,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各国电影观众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中国电影也已成为许多外国学者的研究对象,成为不少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研讨内容。
其二,通过各种渠道,努力开拓国产影片的国际市场。中国加入WTO以后,外国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电影)大规模地进入了中国电影市场;为此,中国电影除了不断拓展国内电影市场外,也应该积极进入国际电影市场参与竞争,以赢得应有的市场份额。由于中国商业大片能够进入欧美地区的主流院线,故在海外电影市场上获得了很好的票房收入。例如,《英雄》的海外票房收入已超过了11亿元人民币,是其国内票房收入的5倍;《十面埋伏》的海外票房收入也超过了4. 5亿元人民币,是其国内票房收入的3倍多。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小成本影片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电影市场中也开始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有的影片仅仅海外销售所得已经赚回成本,并获得了一定的利润。据统计,2007年共有78部影片销售到47个国家和地区,国产影片的海外销售(含票房收入)达到20.2亿元。当然,中国电影对海外市场的开拓还刚刚起步,若要使更多的国产影片能赢得海外票房,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任重而道远。无疑,国际电影市场的开拓不仅有利于扩大中国电影的影响,更广泛地传播中国文化;而且有利于回笼资金,更好地促进国内电影创作和生产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变革之大、发展之快、成就之显著。但是,我们既要充分肯定成绩,又要看到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例如:虽然目前电影产量高、数量多,但其中精品佳作还比较少,能进入影院放映的影片约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同时,国营电影企业的生产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开掘,并需要打造有市场号召力的品牌,电影产业化经营意识也有待于提高。另外,电影院线公司之间还缺乏公平有序的竞争,融资、重组、整合、并购等资本运营手段尚待启动,电影市场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完善。至于电影评论和理论研究,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为此,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通过政策引导,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克服现存的不足和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中国电影有更大的变革和更快的发展,也才能使中国电影更好地适应时代、社会和广大民众的要求,在新世纪里再攀新高,再铸辉煌。
(此文为作者于2008年10月15日在上海市文联和上海市文艺创作中心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30年与文艺创作高端论坛”上的发言,原载《艺术学》第4卷第2辑,学林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
【注释】
[1]本文论述的主要是中国大陆的电影,不包括台湾、香港的电影;主要论述故事片的创作,不包括美术片、科教片等。
[2]高小立《2007中国电影成果丰硕》,载2008年1月17日《文艺报》。
[3]高小立《2007中国电影成果丰硕》,载2008年1月17日《文艺报》。
[4]胡健《中国电影输出输入工作的发展》,载1981年《中国电影年鉴》,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426页。
[5]周铁东《30年,捕捉中国梦向世界展示》,载2008年10月23日《中国电影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