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珍爱中国电影一百年的传统与创新

珍爱中国电影一百年的传统与创新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珍惜优良传统大胆拓展创新——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岁月悠悠,光阴冉冉。今天,当我们纪念中国电影百年诞辰,并对其传统进行反思和总结时,应该既有珍惜也有扬弃。显然,只有珍惜传统中的优良部分,扬弃那些存在的弊端,才能真正弘扬传统,促使中国电影在新的一个世纪里有更快的发展和更显著的提高。首先值得珍惜的,乃是中国电影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创作方法。

珍爱中国电影一百年的传统与创新

珍惜优良传统 大胆拓展创新——纪念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

岁月悠悠,光阴冉冉。在时代潮流的不断推动下,伴随着现代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电影已走过了一个世纪不平凡的历程。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一百年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中国电影却跨越了许多坎坷的年代,经历了不少曲折和艰难。回首百年历程,银海潮起潮落,影坛风云变幻;辉煌与低徊同在,经验与教训并存。然而,电影作为一种舶来品,毕竟在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深深扎下了根,并找到了自己生存发展的独特方式;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衍变出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风格的电影形态,成为最具有社会影响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一种文艺样式。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电影人,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畏艰难,上下求索,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在银幕上描绘了一幅幅绵延不绝的、反映中华民族生活面貌、历史变迁和奋斗精神的生动画卷。中国电影终于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成为最有艺术光彩的一部分。

百年中国电影,在其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今天,当我们纪念中国电影百年诞辰,并对其传统进行反思和总结时,应该既有珍惜也有扬弃。显然,只有珍惜传统中的优良部分,扬弃那些存在的弊端,才能真正弘扬传统,促使中国电影在新的一个世纪里有更快的发展和更显著的提高。

首先值得珍惜的,乃是中国电影传统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及其创作方法。中国电影诞生之初,尚未在艺术殿堂里占有一席之地,它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娱乐的玩意儿或赚钱牟利的工具,其单纯的娱乐性和商品性十分突出。但是,在早期电影创作中也萌生了现实主义倾向,这从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和此后拍摄的《黑籍冤魂》等影片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这种倾向在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中得到了强化,电影与时代、社会和民众的关系日益密切,电影创作者的责任感也日益增强,由此便拍摄出了《渔光曲》《神女》《桃李劫》《十字街头》《马路天使》等一批精品佳作,不仅提高了电影的艺术品位,而且扩大了电影的社会影响,并奠定了现实主义传统的坚实基础。在以后的岁月里,这一传统适应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需要,不断有新的拓展。到40年代后期,电影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新潮蓬勃而起,诸如《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小城之春》《乌鸦麻雀》《三毛流浪记》等一批优秀之作,不仅思想意蕴更深沉,反映的社会内容更丰富,而且在艺术上也更加成熟和完善,堪与同时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相媲美。从50年代到60年代初,尽管由于政治运动的冲击和极左思潮的干扰,电影创作时有曲折和反复,对现实主义也有各种曲解和误导,但现实主义传统并未中断,在各类题材领域都相继出现了一批颇受观众欢迎的好作品。例如,无论是革命历史题材的《渡江侦察记》《平原游击队》《董存瑞》等,还是现实生活题材的《今天我休息》《五朵金花》《李双双》等,抑或是文学名著改编的《祝福》《林家铺子》《早春二月》等,都是现实主义传统在新的时代环境和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十年动乱,这一优良传统被中断,电影沦为政治运动的工具。但粉碎“四人帮”进入历史的新时期以后,现实主义传统不仅得以迅速恢复,而且从观念到创作均有了很大拓展。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相继涌现的《泪痕》《苦恼人的笑》《天云山传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小街》《巴山夜雨》《小巷名流》《芙蓉镇》等一大批影片,在揭露伤痕、反思历史时,均突破了种种陈规戒律的束缚,既不再以现成的政治观念去矫正现实和历史,也不再以虚假的乐观主义去粉饰现实和历史,而是真诚、严肃地直面现实和反思历史,以真人、真情、真实的思想和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打动了千万观众的心,使之产生了共鸣。同时,也出现了一批现实针对性较强,能敏锐地捕捉和反映变革时代的新矛盾、新问题,及注重表现人们的复杂心态和情感变迁的影片,如《邻居》《沙鸥》《喜盈门》《人到中年》《夕照街》《野山》《黑炮事件》《老井》《本命年》等。现实主义的深化一方面使电影创作更贴近时代和民众,另一方面也更鲜明地体现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其中纪实美学的倡导和实践不仅强化了影片的真实性,有益于根治虚假之顽症,而且使电影形态也更加丰富多样了。同时,不少影片在电影语言上的大胆创新和积极探索,则打破了现实主义影片的传统手法,进一步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技巧。90年代以来,面对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影事业和电影创作也开始了商业化的转型。在娱乐片主导电影市场的情况下,仍有一批反映现实改革生活之方方面面的艺术片在延续和拓展着现实主义传统。如《烛光里的微笑》《二嫫》《凤凰琴》《炮兵少校》《香魂女》《秋菊打官司》《天网》《留村察看》《被告山杠爷》《离开雷锋的日子》《生死抉择》《任长霞》等。它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了改革给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人生追求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也揭露了各种现存的社会弊端和腐败现象,并呼唤着奉献精神和公仆意识、法制意识等,充分显示了创作者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和人文关怀,这些影片当然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从以上简要的评述中,我们不难看出,百年电影创作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延续和发展的轨迹是清晰的,其经验、教训也确实值得认真反思和总结。

无疑,电影可以回顾历史,可以面对现实,可以幻想未来,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电影可以是纪实,可以是政论,可以是史诗,可以是寓言,其形式应该不拘一格;电影创作可以用现实主义的方法,也可以用现代主义乃至后现代主义的方法,其手法技巧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应该强求一律。然而,用更加真诚的态度关注社会发展与现实变革给普通民众的生活和精神带来的种种变化,用更加成熟和朴实的视听语言描述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体验,真切地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理想和追求,在不断增强影片娱乐性、观赏性的同时,也不忽略其应有的思想意蕴,努力描写出人性和人情的深度,以此给观众审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示,应该是未来中国银幕的主流形态。因此,现实主义的美学生命力是长久的,现实主义的传统也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当然,我们所说的现实主义,是一种开放的、充满创新活力的审美原则和创作方法,而不是一种封闭的、守旧的僵化模式。

其次应该珍惜的,乃是长期以来电影创作对于民族化和本土化美学风格的不懈追求。电影虽然是舶来品,但它传入中国后,在其生长、繁荣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这样才能赢得中国观众的喜爱。为此,第一部影片《定军山》的拍摄就和中国传统京剧相联姻;而从早期电影创作的取材来看,中国传统戏曲、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作品等,均成为重要的题材来源。至于在电影创作的方法、技巧等方面,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中学习、借鉴的过程。从20年代电影创作的总体状况来看,虽然多数影片是对好莱坞电影的因袭模仿;但是,也有部分电影创作者曾带着他们长期从事文明戏的经验及对观众审美心理的熟悉和了解,或有意识地借鉴了中国传统戏剧小说的艺术技巧,或因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适应观众的审美需求,在诸如电影的叙事方法、结构原则和镜头运用等方面都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从而使不少影片不同程度地显示出一定的民族特色,具有本土化的美学特征。例如,郑正秋编导的影片就十分注重民族形式的探求和适应观众的欣赏趣味,其《孤儿救祖记》《姊妹花》等一些颇有影响的影片,在电影的民族化和本土化方面均作了一些开拓性的尝试。从30年代到40年代,创作者在电影的民族化风格方面已开始有了自觉的美学追求。他们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中汲取营养,有机地融合在自己的创作中,拍摄出了诸如《渔光曲》《神女》《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小城之春》等一批颇具东方神韵的影片,从而为中国电影民族化和本土化美学风格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上赢得了良好声誉。新中国成立以后,电影题材领域有了新的拓展,表现工农兵生活的影片给银幕注入了乡土气息,《白毛女》《李双双》《红色娘子军》等影片,无论在继承传统叙事文学的传奇性方面,还是在塑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的人物形象方面,乃至在借鉴民间戏曲的艺术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对民族化的倡导,则使不少电影工作者更加自觉地从传统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汲取营养,并有机地融合在自己的创作中,于是便出现了《祝福》《林则徐》《早春二月》《舞台姐妹》《林家铺子》等一批在民族风格的探求上成绩更加显著,也更加成熟的作品。就拿导演郑君里来说,他在拍摄《林则徐》《枯木逢春》等影片时,就注重从中国传统的诗词、绘画、戏曲中借鉴艺术表现手法,从而收到了明显的艺术效果。80年代以后,较多的电影创作者在注重学习借鉴欧美电影形式和电影技巧,追求电影语言现代化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继承和发扬中国电影在民族化追求方面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从《归心似箭》《巴山夜雨》《骆驼祥子》《喜盈门》《城南旧事》《乡音》《心香》等一系列颇受好评的影片在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方面继续进行的新探索,及不断取得的新成就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传统的延续和发展。(www.xing528.com)

至于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在表现民族文化特色方面则较为复杂。就拿第五代导演的创作来说,前期以陈凯歌的《黄土地》《孩子王》等为代表的影片,更多地表现出对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反思;而到了张艺谋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影片,则成为民族寓言的虚构。尽管有评论者指出陈凯歌、张艺谋等的影片是在西方的文化视域与认同中来表现中国的民族文化,并对此提出了一些批评;但他们执著的民族文化立场,及其影片由此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特色却是鲜明的,显示了他们在这方面的一种艺术追求。张艺谋曾说:“我们应该立足于发展本民族的有特色的电影。”对此,他们在不断地努力实践着、创造着,只不过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第六代导演的作品虽然注重以朴实自然的电影形态和多元化的电影修辞手段来表现社会边缘人的生存状态,而纪实性风格的追求则凸显了现实生活的原生态,由此也显示了民族文化的特点,其中如贾樟柯的影片就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今天,中国已经加入了WTO,面对电影市场激烈的竞争态势,中国电影既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电影的长处,不断推动自身的发展;又要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以独特的美学品位来赢得观众、赢得市场,因此,本土化策略是不可少的。当然,由于电影创作拍摄中跨国资本的引入和中外人力合作等因素,电影的民族化等观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质疑,变得更加复杂了。但是,中国电影若要走向世界,受到其他国家观众的欢迎和青睐,就必须具有中国的本土特色和民族风格,因为西方观众不需要西方文化的复制品,他们更希望在银幕上看到别具特色的东方景观。至于影片如何更好地表现出这种东方景观,并传达出东方神韵,既需要在理论上深入探讨,也需要在创作实践中大胆探索。

应该看到,传统不是一种凝固不变的历史存在物,而是贯穿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个时间维度中不断流动的文化过程。中国电影的优良传统则是一代又一代电影艺术家共同创造的智慧结晶,今天的电影工作者也参与在传统的拓展之中。显然,只有在珍惜优良传统,勇于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坚持不断地进行艺术创新,努力创造出传统的变体,为传统增添新的素质和新的内容,才能使传统在新的时代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得到延续和发展,也才能开创中国电影繁荣昌盛的新局面。而墨守成规,固守传统,不思进取的做法只能影响和阻碍中国电影的发展。

回溯昨日银幕,五光十色,缤纷斑斓,在故事人物和视听造型的不断变化中,折射出了社会万象、人生百态,显示出了时代趋势、历史脚步。展望未来银幕,声色更佳,赏心悦目,高科技的装备和大投资的制作,将会使电影更具艺术魅力。当然,电影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包括电影的创作生产,也包括理论批评、发行放映等诸多内容。故而,只有共同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使电影创作的资金更充足、体制更健全、市场更完善、批评更活跃、创作者的心态更自由,才能促使中国电影有更快的发展和更大的提高。21世纪的中国电影,将会以新的面貌,向世人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采。

(原载《电影新作》2005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