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展科普活动,引导社会舆论有效优化

开展科普活动,引导社会舆论有效优化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9—2020年天津市文化和专业特色智库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和特色优势,积极发挥作用,特别在重大疫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发声,开展科普活动、发布科普文章和视频、开展科普讲座等形式,及时引导社会舆论。系列科普音频《每天3分钟,宅家更幸福》收听量近8千。系列科普视频《疫情中的心理学》连载9期,阅读量已过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开展科普活动,引导社会舆论有效优化

《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强调,智库建设应“着眼于壮大主流舆论、凝聚社会共识,发挥智库解读公共政策、研判社会舆情、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积极作用”。2019—2020年天津文化和专业特色智库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和特色优势,积极发挥作用,特别在重大疫情发生的情况下及时发声,开展科普活动、发布科普文章和视频、开展科普讲座等形式,及时引导社会舆论

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2019—2020年策划组织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进入万全道小学、万全二小等开展讲座4次。向北京师范大学附属静海学校赠《中医药文化精选读本》50册,向河北省衡水中学赠书75册,全年向各类中小学校发放中医药文化读本500多册,弘扬了中医文化,同时开展了进行了中医药养生防病科普。2020年5月份在中医药文化试点校开展“向抗疫英雄致敬,我和张爷爷说句话,为张爷爷画个画”活动,收到和平区万全道小学、万全二小、河东区互助道小学800多名小学生寄送的1000多个作品。(www.xing528.com)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组建的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风雨同心”科普团队,全力利用心理学知识为民众带好心理防疫“口罩”,在疫情防控普通民众心理疏导工作中持续奋战,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疫情初期,中心受到了天津教育出版社、市委网信办委托,承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心理防护手册》的编写工作。疫情期间,共撰写200余篇(条)科普类文章、视频、音频及图片,其中有52篇(条)在《人民日报》《天津日报》以及“学习强国”、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市级以上媒体刊发,部分文章被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等重要媒体转载,转载量近百次。团队负责人撰写的《要高度警惕但不必恐慌》和《战胜疫情须有“三信”心理》两篇文章在《天津日报》刊发,《精准实施心理援助》在学习强国刊发,多次走进天津广播电视直播间,为广大市民答疑解惑。在市科协和市教委主办的“开学了,院士来班上”活动中,白学军教授与张伯礼院士一起,为全市120多万中小学生就面对疫情的心理问题做科普宣传,《人民日报》作了宣传报道。受武汉市妇联委托,白学军教授以“科学防控疫情需要克服十种不良心理”为题,在武汉市妇联线上公益大讲堂为近7千名中小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直播科普。白学军教授参加策划了由教育部思政司委托的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热线系列网络培训和大学生心理应急系列讲座,各平台直播累计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51万,对稳定大学生和社会心态发挥了积极作用。白学军教授、杨海波教授先后应教育部官方微信平台“微言教育”邀请,分别撰文针对学生们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答疑解惑,收效良好。杨海波教授应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邀请,参与百名心理学家免费指导直播及答疑,同时在线观看人数达12.7万。团队成员中5位专业教师和10位学生志愿者积极投身天津市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搭建的心理咨询热线平台,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疫情期间,累计接听来电数千个。中心团队利用微信平台发布心理健康疏导科普文章、音视频,让正确的心理学知识传播更广。科普文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心理防护手册(小学生版)》单篇最高阅读量超过30万,转载250余次;中学生版阅读量超过11万,儿童家长版阅读量超过7万。系列科普音频《每天3分钟,宅家更幸福》收听量近8千。系列科普视频《疫情中的心理学》连载9期,阅读量已过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李洪玉教授撰写的《谣言的传播与控制》获2020年度天津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战“疫”科普作品征集主题活动文字类一等奖(唯一),杨海波教授撰写的《疫情当前,给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的几点心理维护建议》获文字类二等奖,刘希平教授录制的《“每天3分钟,宅家更幸福”系列作品》获音频类三等奖。杨海波教授还同时荣获“2020年度天津市优秀科技志愿者”称号。白学军教授、毋嫘副研究员荣获天津电视台都市频道授予“最美战‘疫’天使”荣誉称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