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據以明確推知術數書、占書傳來日本的是如下記録:
《日本書紀》推古十年(602)十月條
百濟僧觀勒來之。仍貢曆本及天文地理書、并遁甲方術書。
這裹雖然没有記載具體的書名,但是可知術數相關書籍是由朝鮮半島的僧侣帶來日本的。當時,僧侣是最高級的知識分子,他們擁有這些技術、知識并不奇怪[2]。在後来,日本正式接受以祥瑞、灾異等爲主的天命思想,僧侣也參與到此一過程之中(《日本書紀》白雉元年〔650〕二月戊寅条·甲申条[3])。在日本,也是先由他們帶來諸多術數相關的知識。
而且,大海人皇子(後來的天武天皇)在壬申之亂中,對於“將及横河,有黑雲,廣十餘丈經天”這一天氣現象,“天皇異之,則舉燭親秉式占”,即以式占預測戰争走向(《日本書紀》天武天皇元年〔672〕六月甲申條)。同樣在天武朝,出現了“陰陽寮”這一政府部門(《日本書紀》天武四年正月丙午朔條)。如此可以確定,至遲在八世紀後半葉,術數思想及書籍已經扎根於政權中樞。
據701年頒布的大寶令,陰陽寮置於中務省管轄之下。以下且載録表示其構成的條文:
養老職員令9陰陽寮條[4]
頭一人(掌天文、歷數、風雲氣色,有異密封奏聞事)、助一人、允一人、大屬一人、少屬一人。陰陽師六人(掌占筮相地)。陰陽博士一人(掌教陰陽生等)、陰陽生十人(掌習陰陽)。曆博士一人(掌造曆,及教曆生等)、曆生十人(掌習曆)。天文博士一人(掌候天文氣色,有異密封,及教天文生等)、天文生十人(掌習候天文氣色)。漏刻博士二人(掌率守辰丁,伺漏刻節)、守辰丁二十人(掌伺漏刻節,以時擊鐘鼓)。使部二十人、直丁三人。
陰陽寮是模仿唐朝太史局與太卜署組織而成的機構[5],設有事務官員頭、助、允、屬等四等官,其下又設有陰陽博士、曆博士、天文博士、漏刻博士等技術部門的博士與學生等。其中的陰陽師職掌“占筮地相”,天文博士根據天文氣象製定占文。由此可知,術數書、占術在日本古代是以陰陽寮爲中心發展起來的。
到記有天平二十年(748)這一紀年的《寫章疏目録》時[6],方出現具體的術數書、占書名。有學者指出[7],這是精於華嚴教學的審詳從新羅帶來的書籍,雖然其中多是佛典,但也有不是佛典的漢文書籍,其中有術數書、占書:
《天文要集》十卷、《天文要集歲星占》一卷、《彗孛占》一卷、《天官目録中外官薄分》一卷、《黄帝太一天目經》二卷、《内宫上占》一卷、《石氏星官薄贊》一卷、《太一决口第》一卷、《傳贊星經》一卷、《薄贊》一卷、《九宫》二卷(一推九宫法、一遁甲要)
很多都與天文相關,其中的《天文要集》、《石氏星官薄贊》在後來被指定爲天文生的教科書:(www.xing528.com)
《續日本紀》天平寶字元年(757)十一月癸未條
敕曰:……其須講,經生者三經,傳生者三史,醫生者……天文生者《天官書》、漢晉《天文志》、《三色簿贊》、韓楊《要集》。陰陽生者《周易》、《新撰陰陽書》、《黄帝金匱》、《五行大義》。曆算生者漢晉《律曆志》、《大衍曆議》、《九章》、《六章》、《周髀》、《定天論》。并應任用。
規定天文生要學習《史記·天官書》、《漢書·天文志》、《晉書·天文志》、《三色簿贊》、韓楊撰《天文要集》,而上述的《石氏星官薄贊》即爲《三色簿贊》(石氏、甘氏、巫咸)之一。陰陽生、曆算生也被指定學習許多漢籍,陰陽寮的知識就是通過中國傳來的這些術數書、占書而形成的。
時代往後推移,到平安時代,藤原佐世受詔編成其時爲止傳來日本的漢籍目録《日本國見在書目録》。關於其具體成書時間有許多説法,比較可靠的是九世紀後半葉。該目録受《隋書·經籍志》的影響,按經史子集分爲四部,其中收載有許多術數書、占書,可從中窺知九世紀後半葉之前傳來日本的術數書、占書的部分情况。以下介紹其中的一部分(實際收録有更多内容):
卷三十四天文家
《天文録石氏中宫占》三卷(上中下)、《天文要録》十(陳卓撰)、《天文要集》一、《天文灾異雜占》一、《日月暈食占書》一、《天文占書》四、《天文要録日灾占》一、《天文雜占》一卷、《天地瑞祥志》廿、《乙巳占》十、《天官星占》六(陳卓撰)、《荆洲占》廿二卷、《簿贊》二(陳卓撰)、《簿贊》三(上卷魏石申、□卷耳文卿、下卷晉石咸)、《簿贊》三卷(晉史石申造)、《三星贊》一、《石氏星經簿贊》二等
卷三十六五行家
《五行雜占》一、《五行卦圖占》一、《六王雜占》一、《六壬經》二、《六壬式雜占書》一、《周易新林占》三、《周易京氏占》九、《顔氏易占》三、《式占》十二、《京房占六情百鳥鳴》一、《京房雜占》一、《乙巳占》十等
該目録介於《隋書·經籍志》與《舊唐書·經籍志》之間,有許多兩《志》未載以及現已佚失的書籍,因而倍受關注[8]。
這裹要介紹下其中現存於日本的佚書——前面已經提到的《三家簿贊》(《石氏簿贊》)。該史料是在居於京都的若杉家(其家世背景爲陰陽家土御門家的數家家司之一)發現的史料群(2285件)中的一部分,在1984年被捐贈、保管於京都府立綜合資料館。在綜合資料館中,該史料本來是分爲兩組卷本,被命名爲“石氏簿贊”、“雜卦法”而分藏於架上。不過據村山修一的調查表明,兩者本是一脉相承的文獻,所以由村山氏命名爲“星官簿贊、日月星灾異卜異”[9]。山下克明則進一步發展了村山氏的研究,指出該史料作爲形成的書是在鐮倉時代前期的嘉禎元年(1235)抄寫成的,其由抄録兩部分内容的天文、氣象、地妖占組成,一部分是系統體現中國星座的石氏、甘氏、巫咸的星官簿贊,一部分是與之不同系統的“黄帝星簿贊”和“地鏡”等五行書及衆多緯書;關於前者,是源於晉太史令陳卓的功績,受以三色配三家之星座的宋太史令錢樂之的影響,并經初唐以前的幾次星座增補而成的中國正統天文書[10]。而且,山下氏通過對該史料與《開元占經》比較研究,簡明地指出該史料由“石氏(甘氏·巫咸)+石氏贊(甘氏贊·巫咸贊)”構成,這些被稱爲“簿贊”的書籍,於天平二十年之前傳入日本而稱爲《三家(色)簿贊》。該若杉家本中載有星官圖,石氏爲紅色、甘氏爲黑色、巫咸爲黄色來區分,從中可見中國古老形熊的天文書模樣,非常珍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