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祖
严范孙(1860—1929)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者,名修,号梦扶,别号偍屚生,幼名玉珪。先世浙江慈溪人,清顺治年间,其七世祖经商北来,定居天津,世业盐商。他1882年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国史馆协修、会典馆详校官。1894年授贵州学政,提倡新学,曾奏请开经济特科。1897年任满假归,热心与乡梓兴学。他以家宅为基地,进行新式教育的实践。1898年先约张伯苓开办严氏家塾,1902年赴日考察教育归来,在私宅创办严氏女塾,1905年改为严氏女学,又创办严氏保姆讲习所、严氏蒙养园。以家宅为基地创办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为中国教育史中所罕见,体现了他创办新式教育的胆识与气魄。严范孙被尊为南开学校的“校父”,他是南开学校体系的奠基者。一个包括大学、中学、女学、小学的南开学校体系的形成,每走一步无不倾注着他的精力与心血。没有严范孙就没有南开,他是彪炳于“南开”历史上的一位巨人。他竭力推行普及教育,倡导义务教育。他联合士绅创办民立第一、第二小学堂,协助地方当局办起多所官立小学、单级学堂、工艺学堂、半日学堂及师范讲习所等。他是新政时期天津教育事业发展的倡导者、组织者。1904年应直隶总督袁世凯之约,督办直隶学务处,于再次赴日考察后就任。1905年学部初立,诏署该部侍郎,任职四年,颇多建树。入民国后,对地方教育、实业、自治、公益等事,竭力赞助。其晚年又热心诗词、书法、国学。
严范孙
1927年,严范孙“鉴于国学日微,将有道丧之敝惧”,为了继承和研究中国历代学术及经史古文,以维护国学之延续,倡议成立一个教授国学的团体,此议在天津的士绅中产生了共鸣,文化教育界名人林墨青、李琴湘、赵元礼、华世奎、高凌雯、刘嘉琛、徐世光、王守恂、金钺,实业界名人杜克臣、赵聘卿等人联袂协助筹设,并且取汉诏“崇乡党之化,以厉人才”之意,冠以“天津崇化学会”之名,希望通过提倡国学,纯净地方风俗,激励人才辈出。学会筹办之初,暂借天津社会教育办事处办公,由严范孙垫付开办经费。为使学会长期维持,着手向社会各界筹募基金。捐启发出后,各方纷纷捐款。1927年8月2日河北省政府教育厅准予备案,天津崇化学会正式成立,严范孙被公推为首席董事,其余倡导者皆任董事。1928年春,以严范孙西北角四棵树家宅的蟫香馆为讲堂,随即着手礼聘主讲教师,敦请主讲人。经大家商议,决定请江苏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章钰(式之)先生。章式之先生品学兼优,著述颇丰。他1912年至1915年在津居住时曾校对史书数十种,近两千卷,另有《胡刻通鉴》三十卷刊行于世。章先生治学多年专研经文,并旁及诸史、诸子、金石、考据、目录之学,也喜吟诗咏词,还著有《四当斋集》等书。当时邀请章先生“出山”确实还费了一番工夫。首次由严范孙、华世奎、林墨青、赵幼梅四位邀请,章先生坚辞不就;再次邀请章先生则推荐王守恂,王亦谢绝。于是四位又谋划如何才能请章先生“出山”。正当大家为难之际。只见华老笑着说:“我有办法了。”他来到河北大经路(今河北区中山路)章府,先生仍不肯出。这时候华老既严肃又郑重地走到章先生面前说:“我等今日来此,也可谓‘三顾茅庐’矣!如果三请诸葛,先生再不出山,我可要行大礼了。”说着就要下跪,章先生见华老如此情真意切,连忙答应担任主讲。
崇化学会成立后,开设义理、训诂、掌故三门课程。创办之初,学员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按程度分班授课,因而先行开设讲习科,从1927年冬起预习三个月.每逢星期三、六为讲课时间,由章先生主讲,学员每人发给札记两册,将每天阅读文章,参考何种书籍记下,要求详细记载并写出心得体会以及疑难之点。每两周呈主讲评阅,另作文一次。学员成绩考核采用累积分法,学习优秀者每季酌发奖金,其优秀作品在《星期报》上发表。
1929年春发起人严范孙病逝,是年夏会址迁到特三区(今河东区)二经路天津行商公所,为杜克臣房产,仍由章先生主讲。后章先生迁居北京,学员读书札记及作文每月仍由章先生在北京批改。1935年学会迁至东门内文庙府学明伦堂。1936年又筹备继续招生,并决定分设初级讲习班(全日制)及学术讲演会(晚班),当时因章先生患病在京疗养,讲师分别由首期学员担任。1937年5月9日章式之先生病逝。章老从1927至1937年在学会讲课十年,为传播国学,培养人才有杰出的贡献,深受学员爱戴。(www.xing528.com)
1937年7月30日天津沦陷,崇化学会因之停办。后来学会董事恐日寇侵占文庙,破坏文物古迹,乃由华世奎先生邀请胡峻门(祖尧)先生主持学会工作,又集学员在崇化堂后大厅讲课。
1945年筹备招收三年制学员,日班整日讲课,晚班为讲演会,讲师均为义务,学员亦不收费,各界所筹之款即为学会基金,存入银行,以利息充作学员奖金及办公费。这时讲课老师和所设课程如下:郭霭春先生先后讲《左传》《史记》《汉书》,龚作家先生(即书法家龚望)先后讲《孟子》《尔雅》《易经》兼授书法课,郑菊如先生先后讲《论语》《诗经》,杜箴予先生讲《尚书》,张德孙先生讲《礼记》,郭泽之先生讲《孝经》,俞品三先生讲《说文解字》,裴学海先生讲《音韵学》,王斗瞻先生讲写作课,卓星槎先生讲骈体文,寇泰逢先生讲唐诗,宋向元先生讲《国学概论》,李晴川先生讲地理。这一期开始招生时名为“崇化学会国学讲习科”,毕业时更名为“崇化学会国文专修科”。1948年学会日班第一期学员毕业,同年暑假后又招二期,学习期限仍为三年。二期学员于1951年春季毕业,天津崇化学会随之停办。
天津崇化学会会址
天津崇化学会从1927年严范孙先生倡议创办到1951年停办,先后二十四年,为继承和发扬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维护国学的延续做了大量的工作,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功不可没。如学员中的龚作家(即龚望)、郭霭春、顾道馨、唐石父、王坚白、严仁泽、阎子酶、骆寿先、章邦宪、石永茂,杜金铭、郑庆瑶、李儒铨、李炳德等后来都成为了天津崇化学会毕业生中的佼佼者,为我市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