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型智库成长的健康状况整治

新型智库成长的健康状况整治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笔者的研究,参考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等的研究成果,在此系统梳理新型智库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亚健康现象。部分具有多种功能的研究机构被命名为智库,存在如何处理智库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等问题。所谓不精准,就是智库研究的问题往往不是党委政府

新型智库成长的健康状况整治

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针对当前智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针见血地指出,智库研究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问题,存在“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存在“流于搭台子、请名人、办论坛等形式主义”的做法,明确要求“智库建设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经过对新型智库发展的深入考察,可以发现,尽管新型智库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智库发展的整体看,还没有完全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数量大于内涵、形式大于内容、虚名大于实效、竞争大于合作等问题,在整体上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2018中国智库报告:影响力排名与政策建议》概括为三个“跟不上”和三个“不适应”,即智库发展视野、发展能力、发展认知“跟不上”,智库评价体系、管理方式、传播方式“不适应”。在一定程度上,智库热也造成了智库低端产能的形成,新型智库发展也面临着新一轮的竞争,有些智库则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或者处于奋力爬坡、不进则退的境地。根据笔者的研究,参考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等的研究成果,在此系统梳理新型智库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亚健康现象。

1. 智库概念边界不清。智库概念的使用被有意无意地混淆,“贴牌”“拼盘”“泛化”迹象明显。尽管中办国办《意见》对新型智库进行界定,明确了新型智库的八个基本标准,但对于究竟怎样的组织才算是智库,智库组织需要具备的条件不尽统一,新型智库认定标准不够统一,新型智库的职能边界不够清晰。有些机构改头换面,换汤不换药,一夜之间就成了“智库”。有的高校将校内具有应用研究功能的机构打包“拼盘”,冠以智库之名,组织分散、没有形成实质性协同的研究机制。部分智库过分强调小核心、大外围、平台化,没有自有研究力量,缺乏自有生产能力,没有形成自有思想品牌。部分具有多种功能的研究机构被命名为智库,存在如何处理智库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等问题。特别是部分决策咨询色彩不鲜明的研究机构和商业咨询公司也自称智库,智库的边界被过度放大。一些智库的目标还在基础理论研究、学科性研究与应用研究、规范咨询研究之间徘徊,缺少建设高质量、专业性智库的勇气、胆略和能力。

根据上海社科院智库发展报告,国内智库建设领域存在一哄而起、扎堆研究的不良倾向,有的智库甚至根本没有研究领域,什么题目热就研究什么,哪里研究项目多就到哪里去,对需要长期跟踪的现实问题缺乏了解与研究,特别是在“智库热”下涌现出一批“万能专家”,陷入智库之间相互抢夺课题资源的怪圈。久而久之,势必导致智库的低水平重复研究泛滥,在智库建设大潮中迷失航向、丧失初心,同时这种低水平发展还会在思想市场上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严重破坏智库发展的生态环境(6)

2. 制度供给仍然不足。国家高层高度重视智库建设,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对决策咨询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智库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上“热”下“冷”现象。部分地方党委政府对智库建设的推动还停留在宏观政策层面,与智库发展密切相关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供给不足,缺少支持智库发展的关键性、实质性举措,如政府购买决策咨询服务制度,规范引导社会智库发展的制度安排等,存在着口头上“热”、内心里“冷”现象。相对于智库界的快速行动,积极主动,部分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咨询的需求不旺,问策智库的主动性不强,存在着智“热”政“冷”现象。在管理主体上,国家社科工作办主要负责推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各省市智库管理机构以推动省级命名的智库发展为主。在省级层面,智库管理机构有的在宣传部,有的在社科联,还有的在党委研究室,由于缺少统一的管理和系统性的推动,智库之间的合力仍然没有形成,研究力量和资源还相对分散,“拢指合拳”不多,“合纵连横”不够,智库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同质化、碎片化、低水平重复等问题。

3. 供需对接渠道不畅通。智库决策咨询产品的供给与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需求尚不匹配,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智库供给决策咨询产品的积极性普遍高涨,但数量有余而质量不足,研究和实际决策需求相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决策咨询产品结构失衡、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并存的情况,新型智库建设领域也迫切需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些地方主管部门对智库的态度是“管起来”,而不是“用起来”,认为智库特别是社会智库是来给政府部门“挑刺儿的”,会给决策体系和决策过程带来压力和麻烦,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一些地方的智库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政智反馈渠道缺失、社会智库咨政通道不畅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7) 。部分决策者认为智库成果都是纸上谈兵,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政策咨询往往被看作论证的工具,甚至被用来“装门面”“做姿态”“走形式”。党政研究机构和智库运行相对封闭,政府依靠熟人和圈子找决策咨询专家,智库靠“猜测”来对接党委政府的决策需求,双方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产品不对路等问题。在一些地方还存在智库界热、决策圈冷的现象,研究机构和高校建设智库的热情高涨,包括新智库成立,老机构翻牌,纵向设分支,横向搞联盟,各种活动、论坛接二连三;在一些地方,决策层对智库建设的态度大多比较冷静,尚处于观望状态,对智库能否发挥作用持怀疑态度,对如何发挥智库作用心中无数,导致部分智库有力无处使,智力空投,机构空转,“报国无门”。有的智库研究和实际决策需求相脱节,党委、政府决策部门认为这些智库成果不对胃口,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没什么实际价值;而智库工作者则常常觉得不受重视,抱怨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难以进入决策层。如何找到两者的共同点、切入点,推动有效供给与决策需求的有效对接,正是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www.xing528.com)

4. 智库成果总体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追逐热点、浅尝辄止的多,系统研究、入木三分的少;依据文献整理和二手资料的经验性研究多,通过开展扎实的实地调研掌握翔实一手资料的规范性研究少;学术性的论文多,可操作性的建议少;针对当下政策的阐释性成果多,针对未来趋势的引领性成果少。从总体上讲,智库把握决策咨询的问题“不精准”,深度“不到位”、步伐“跟不上”。所谓不精准,就是智库研究的问题往往不是党委政府关心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似是而非的理论问题,或者设计出来的假问题,研究成果对于决策者来说,要么是陈词滥调,要么是观点错位,不符合当地实际,缺少转化和应用价值。所谓不到位,主要是部分智库没有深入基层好好调研,心态浮躁,蜻蜓点水,用的还是传统的方法,推出的成果往往是应景之作,产品大同小异,低端重复,缺少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更有甚者以专家拍脑袋来代替决策者拍脑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严重。所谓跟不上,主要是思想和智力上跟不上,跟不上决策者的观点思路和思维方式方法,智库专家对问题的认识没有实际工作部门深刻。跟不上,一个是衔接不上,对接不起来,是产品本身不对路的问题;另一个是速度跟不上,在产品的产出上不能适应党委政府决策瞬息万变的新形势。有些智库块头也不小,但体质不强,有时会还比较虚弱,在党委政府关键需要时,态度比较积极,但用不上力,体力脑力精力耐力跟不上。此外,成果转化的质量不高,相关部门尚未形成优秀智库成果转化的规范程序和跟踪机制,致使不少优秀的智库成果一“阅”了之,被束之高阁,得不到深度应用。

5. 智库内外部治理机制不完善。从组织结构上看,部分体制内智库机构庞杂、研究队伍臃肿,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比较慢,冗长的内部流程与部门协调过程,使得智库失去了宝贵的发声机会。部分高校智库与学校现有的运行体系不兼容,职称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不接轨,存在“孤岛”现象。从专家构成上看,部分智库比较看重学历,甚至是唯学历,智库人员从学校到学校,或者是从研究机构到研究机构的现象并不鲜见,再加上国际出访手续烦琐,还有出访经费和出访时间的限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库从业人员的视野,使得智库只能着眼于政府决策中的“眼下事”“手边事”(8) 。不少智库的运营人员以兼职为主,主要是临时凑人做课题,没有形成良性的运作机制和实体机构,缺少专门的研究人员和专业的运营团队,缺乏对知识生产的专业化管理。从成果转化上看,智库话语与党委政府的政策话语不连通,有些时候决策者认同智库专家的观点,但不认同智库报告的话语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库成果的转化。从外部来看,智库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经费管理改革“见物不见人”,看似对智库研究人员利好的政策迟迟难以落地。

6. 成果评价和对外传播不适应。从评价标准看,当前智库建设中普遍存在“唯批示论”,以及按照领导级别大小作为评价智库成果唯一或最高标准的现象,需要引起各方的重视与警惕。长此以往,或将异化智库发展目标,用揣测决策部门意图以获得更多的领导批示,取代艰苦扎实的对策研究。高校中把学术研究和对策研究对立起来的观点仍相当普遍,认为“智库从事的对策研究不属于学术研究,那些做不好学术研究的才会去做对策研究,而且对策研究没有水平,只有学术研究才有价值”。正是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高校智库人员的咨政成果无法纳入绩效考核与职称晋升通道,高校智库人才评聘工作存在“真空”地带。这些都给智库和思想市场的成长,带来了发展理念上的障碍。我国的智库习惯于在国内进行成果转化与传播,但在国际上却由于各种原因难以进行有效沟通,只有少数智库具备对外传播的能力,极少数智库建立了全球传播的渠道。智库传播方式“跟不上”国际规则,语言沟通有障碍,鸡同鸭讲式的交流难以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媒体、论坛上发声。

7. 各类智库主体发展不均衡,未形成合力。在类型上,国家高端智库与一般智库的发展不平衡。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活跃,在国际国内活动策划和政策制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党委政府用得上、信得过的智库品牌。部分体制外智库大胆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拓展国际国内影响力,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但智库建设的短板依然存在,一些体制内智库仍然具有较大的体制惯性和改革惰性,仍然醉心于自己的“江湖地位”,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智库发育比较缓慢,“心智”还不够成熟。智库发展区域的不平衡,智库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江苏等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智库力量较弱。从层级上讲,省及省级以上智库发展比较迅速,省级以下智库发展比较缓慢。从总体上看,新型智库发展的数量较多,但相当一部分智库发育的程度不够充分。有些机构名义上是智库,但实际上有库无智,缺乏专业的智库精神、专门的智库人员,智库潜能还没有发挥出来,有利于智库发展的内部管理运行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从总体上讲,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迫切需要在竞合中促进质量提升,推动新型智库体系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