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湾仰韶文化中期房址出土数量最多,有100余座,其建筑风格亦为方形或长方形半地穴式,但面积同早期相比,有所扩大,一般为20~30平方米,有的达60多平方米。除大量存在单间居室外,还有双间和多间相套成组的建筑格局。居住面亦为草泥层面,大概是出于防潮、卫生的考虑,这时的个别房址又在草泥层上铺设了料礓石末层面。可能是装饰的需要,一些房址的地面和墙壁还涂有红色矿物颜料,经取样鉴定是赤铁矿粉。灶坑形制与早期不同,由瓢状浅坑改为圆形直筒状深坑,并在灶坑与门道之间设有通风洞。个别房址如F740,还出现了底部相通的双联灶。
这一时期的房址居住面上出现了两类柱洞:中部是对称的2个或4个大柱洞,沿穴壁按一定间距,又分布着一排排的较小柱洞。专家认为,大柱洞是屋柱眼,小柱洞为附壁柱眼,所有柱子虽早已腐朽或焚毁,但仍反映出这时的房子已采用木骨泥墙,增大了室内空间面积。在一些出土房址的居住面上,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均匀覆压的红烧草泥土块堆积层,厚达0.65米,内中夹有成段的枋木炭块。专家推测,这是草泥屋顶被焚毁后的遗存。
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仰韶文化中期房址,有的面积达60多平方米。专家推测,房屋面积这么大,不可能是当时的普通居所,它可能是值得注意的另类房子——公所性房子。此期房址F232、F332、F330出土木炭经碳14测定,分别距今5890±115年、5775±115年、5600±120年(经树轮校正)。与大地湾仰韶文化早期房址的年代测定数据相比较,就可以看出大地湾仰韶文化早期、中期之间在时间上存在着紧密衔接的关系。(www.xing528.com)
大地湾仰韶文化晚期(大地湾四期)房址以平地起建为主,半地穴居式已很少见。居住一般多用防潮性能良好的白灰面或用料礓石面。房柱和柱础也变得复杂而多样,形制多为长方形,有的房址面积达150平方米。如F901、F405等房址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令人瞩目[7],其代表了仰韶文化时期建筑的最高成就。此时的聚落,由于农业发展、人口增加,迅速扩大到了整个遗址区。山坡中轴线分布有数座大型原始会堂式建筑,中轴线周围分布着密集的部落或氏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