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炭化种子与中国农业起源的关系

炭化种子与中国农业起源的关系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以无以争辩的实物证据表明:“以大地湾遗址为核心的清水河谷是中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也是中国旱作农业植物黍和稷的发祥地,它无疑是中国农业文化起源地之一。”大地湾炭化黍的发现不仅否定了这一谬论,而且确认了中国西北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农业的地区之一。

炭化种子与中国农业起源的关系

1980年,大地湾考古工作队在第四发掘区T303内,发现了仰韶文化房址F374。同时,还在该房址西南角下面,发现叠压着一个较大的坑。坑的口部略呈圆形,底部较平,口径3.3~3.9米,底径4~4.2米,坑深1.34米,坑口距现存地表3.3米。清理发现,这个被命名为H398的大坑,除了出土11件陶器和骨器、3件磨制石器、近千片陶片和200余块打碎的石块外,坑底还发现了许多木炭和少量炭化的植物种子。植物种子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刘长江先生鉴定,认为分别属于禾本科的稷(Panicummiliaceuml)黍(俗称糜子)和十字花科的油菜[11]

这是一项惊人的发现!它以无以争辩的实物证据表明:“以大地湾遗址为核心的清水河谷是中国最早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种植地,也是中国旱作农业植物黍和稷的发祥地,它无疑是中国农业文化起源地之一。”[12]大地湾遗址出土的炭化种子不仅在我国出土的同类标本中时代最早,并且与国际上发现最早的希腊阿尔基萨前陶器地层中出土的同类标本时代接近,而且希腊的标本是国外最早的发现[13]

史学界普遍认为,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其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农业的肇始和家养动物的产生。国际农史界通常认为中国黍源于外国。大地湾炭化黍的发现不仅否定了这一谬论,而且确认了中国西北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农业的地区之一。这是大地湾原始先民对人类的一大贡献,这一贡献将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时间推前了1000年[14]

炭化黍(一期)

专家研究认为,大地湾原始农业的兴起既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是人类生产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果。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黍俗称糜谷,是西北地区至今仍然广泛种植的一种常见作物。黍和糜相比,耐旱性能更好,对土壤要求更低,它在黄河流域各省区考古发现中多有出土,然尤以大地湾出土标本为早。这就是说,是大地湾原始先民经过很多代人的观察和实验,才将西北黄土高原生长的野生黍培育成第一个农作物品种,从而使甘肃东部成为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人类诞生以来的一百多万年里,一直以采摘野生植物、捕杀动物为食物来源,这种向大自然无穷索取的生活方式称之为“攫取型”经济。直至新石器时代,情况才有了转变,人类开始试图运用多年观察积累的经验,将野生植物培育成可以年复一年连续再生产的人工栽培作物,以提供更多的较稳定的食物来源,这就促使原始农业应运而生。(www.xing528.com)

据19世纪著名的民族学家摩尔根研究,原始人类的食物依时代先后分为五种类型。首先是以果蔬草根为食。这一点,在我国古籍中亦有反映。《淮南子·修务训》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15]礼记·礼运》也说:“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16]而当原始劳动出现男子佃猎和女子采集的分工之后,收集草食野果变为妇女的专业。因为狩猎所获多少无定,难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正常需求,所以采集业就成为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一种基本生产方式之一。妇女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植物生长的特点,产生了人工栽培植物的意识,经过反复实践,总结经验,最后有了栽培而成的植物。这样,原始农业就出现了。

大地湾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需要适宜的自然条件。农业肇始之时,人们征服改造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极低,原始先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环境因素。正因为这样,原始先民只有在水源、海拔、气候、土壤上必须有所选择才能获得成功。大地湾水源充足,降雨丰沛。清水河在遗址北部由东向西流淌,遗址西侧为阎家沟溪流,东侧为冯家沟溪流;现年降雨量为550毫米,在森林草原环境未受破坏的新石器时代,降雨更多。大地湾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遗址区海拔1460米,属甘肃东部较低的地方,现在的气候属温带半湿润区,年平均气温9.5℃,无霜期165天;而此处的土壤为肥沃的草甸褐土,山坡为黑垆土和黄绵土,非常宜于农耕。大地湾依山傍水,环境优越。既可躲避洪水的侵袭,又有取水的便利;周围的台地可供农作物生长,附近的山坡是狩猎的理想场所。无疑,大地湾相当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原始农业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稳定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远古时代,对人类生存危害最大的不是战争,也不是瘟疫,而是洪水、野兽。从我国的地质、地貌构成看,平原地带土地肥沃,但由于水灾频繁,当时人类抗洪治水的能力还十分弱小,所以并不宜于人类生存与发展;高原森林地带虽然物产丰富,但野兽猖獗,同样不适宜于人类生产生活。为了防止野兽侵害,同时也为了捕猎获食,先民们不仅将生活区域选在了梁峁沟壑地带。[17]有学者根据禾本科作物与野草有更多亲缘性的关系,认为“农业的契机可能就是在林地边缘的杂草地中发生的”[18]。这一观点和大地湾遗址区的环境十分吻合。专家认为,五营河谷由于经常遇到周期性的洪水侵袭,滩涂之地应是杂草和水甸并存,这种杂草繁生的环境为人类发现、培育第一代农作物提供了条件。王乃昂先生认为:“大地湾一期文化已形成定居的村落”,“农业经济相当发达”[19]

大地湾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同样离不开农业生产工具及加工工具的出现和进步。农业发明之初,劳动工具是十分简单的。猎捕野兽时代,最初普遍使用的生产工具是木棍、石块或略加加工的木棒、石球。《周易·系辞下》说:“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斫是砍削的意思,揉是使弯曲的意思,就是说木棒稍加砍削就成耒,木棍使之弯曲即为耒。史书记载,耒耜是名叫垂的人发明的,而垂据说就是神农的大臣。耒耜是最早的犁,不过未驾牛而已。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生产工具不断得到改造。耒的形状也由原来仿效树枝式样,固定为下端分叉的样子。《周礼·冬官考工记·车人》中说,“车人为耒,庇长尺有一寸”。郑玄注曰:“庇谓耒下歧。”木质农具虽然容易找到,也容易加工,但其坚硬牢固的程度十分有限,于是人们转用石头加工成农具。石器农具沿用时间很久,中古以至近代都见使用。

大地湾已发掘的区域中,出土了可翻地的石铲、可收割作物的石刀、可碾磨粮食的磨盘等。这些工具虽然形式较为固定但也有一定数量。这说明早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前仰韶文化时期,从事原始农业生产所需要的一整套生产及加工工具及技术在大地湾已经具备。在大地湾早期墓葬中,成人男性墓有随葬的石刀、石铲等农业生产工具。这表明当时男性就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专家认为,大地湾一期文化时期的农业发展水平已脱离了最初的原始阶段。换句话说,还有更早的农业及其开拓者,尚需考古工作者的探索。

人类从爬行到直立,从采集到狩猎,从狩猎到农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岁月。其间,石器的发明,弓箭的制造,取火技术的发现,无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相对来说,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更是革命性的事件。如果说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提高了人类的生产、防卫能力,火的使用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提高了健康水平的话,那么,原始农业的出现则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扩大了人类的食物来源,特别是创造了食物的再生途径,为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