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最早建造的地上房屋建筑

最早建造的地上房屋建筑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地湾原始先民居住条件的不断优化,就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积累的结果。这几座房址表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大地湾先民已经脱离了居于洞穴之中或树木之上的原始居住方式,开始修建房屋以顺应定居生活之需。大地湾一期房址原始特征明显,面积虽然很小,结构虽然简陋,但这却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房屋建筑。

最早建造的地上房屋建筑

人类在完成从猿猴到人的转变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也仅从事着以捕鱼狩猎为主的简单生活。那时的人类同自然界的其他动物一样,也住在树上或者洞穴中。《礼记·礼运》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丝麻,衣其羽皮。”

恩格斯指出,早期人类“至少是部分地住在树上,只有这样才可以说明,为什么他们在大猛兽中间还能生存[2]”。当原始人从树上下到地面时,为了延续生存,必须同猛兽搏斗,狩猎劳动即由此而产生。如果说当初的佃猎活动只是为了保护生命的话,那么以后有计划、有组织的围捕则是为了获取口中食和身上衣。原始狩猎活动改变了过去人们以采集野果及其植物籽实为食、以树皮及叶草为衣的状况,极大丰富了人类的衣食来源及生活质量。

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是人能制造并使用工具。自从人类开始制造并使用工具之后,人类的劳动生产率就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生活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大地湾原始先民居住条件的不断优化,就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积累的结果。大地湾遗址共发掘出土一期房址4座。这几座房址表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大地湾先民已经脱离了居于洞穴之中或树木之上的原始居住方式,开始修建房屋以顺应定居生活之需。代表各地、各民族文化的房屋建筑虽形制各异,但一般规律是圆形在先,方形在后。大地湾出土的一期房址均为圆形,后来到仰韶文化阶段,房址才以方形和长方形为主。从发掘现场的情况来看,一期房址分布比较稀疏,一般间距在30米左右,且呈散点式分布,因一期遗存的分布面积大概有2000多平方米,因而整个台地大约可容纳10余座这样的房址,每座房址可容纳3~4人。

大地湾一期圆形半地穴式房址,地穴深1米许,直径为2.5~2.6米,面积大约六七平方米。居住面为踩踏而成的硬土面,无任何修饰,也没有灶台,门呈斜坡状旋转通向室内。沿穴壁外侧地面上有柱洞分布,洞壁向地穴中心倾斜。如F371为圆形半地穴式,除了穴壁南部上端被仰韶文化F366打破之外,其余保存基本完好;其穴底略大于穴口,穴口直径为2.5米,底径约为2.7米,残高为0.65~0.95米,穴壁略呈弧状,土质发白生硬,系生土;门道朝北,宽0.4~0.6米,呈斜坡状旋入屋内,中部有一台阶,底部是一层踩踏而成的硬土面,厚约4厘米;居住面也是一层踩踏而成的硬土,厚度为2~4厘米;穴壁周围有6个直径0.2~0.25米的柱洞,其中2个在门道两侧,其余4个均向房屋中心倾斜;门道中部有一直径0.18米的柱洞,居住面略偏东处有一直径0.2米的柱洞;所有柱洞的四周均用土夯实,洞深0.3~0.4米。(www.xing528.com)

考古专家根据大地湾一期房址留存痕迹及其结构特征推测,其建筑步骤是先挖一个圆形地穴,然后在地穴中心立起中心柱,周围边柱立起后,再将攒起的边柱和中心柱捆绑在一起形成结构支架,最后在木支架上覆盖茅草,就建成了圆锥形窝棚式小屋。这种木构攒尖顶式的窝棚建筑,虽然颇为简陋,但却为先民营造了遮风避雨的场所。

大地湾一期房址原始特征明显,面积虽然很小,结构虽然简陋,但这却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房屋建筑。它告诉人们,大地湾一期先民已告别了崖栖穴居的历史,已能用自己的双手创建出比天然庇护点优越许多的起居之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