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2年3月17日,甘肃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甘肃省文化厅在北京召开鉴定会,对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按照敦煌壁画上的乐器图形制作的34种、54件乐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鉴定。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敦煌特色。较真实地反映了敦煌壁画乐器的原貌。是我国敦煌古乐器的再现。
1992年3月17日,甘肃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甘肃省文化厅在北京召开鉴定会,对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按照敦煌壁画上的乐器图形制作的34种、54件乐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敦煌壁画乐器研制》课题,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将壁画上多姿多彩的乐器图像,通过精心的研究、设计,运用现代乐器科技,使之转化为栩栩如生、音响丰富的乐器实物,开发了我国古代乐器的宝藏,丰富了民族乐器的品种,拓宽了敦煌学的研究领域;为我国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是敦煌学研究领域中一项具有创造性和突破性的文化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是成功的,特征很突出:
郑汝中
1.造型古雅,外观华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敦煌特色。较真实地反映了敦煌壁画乐器的原貌。是我国敦煌古乐器的再现。
2.吹、拉、弹、打四类,大部分乐器的结构合理,音韵典雅。音质及音响共鸣较好。经测试,谐波构成清晰、稳定,基频突出,噪音成分极不明显。具有典型的民族音色和韵味。(www.xing528.com)
3.部分乐器在音位、音域、音质,振动方法与腔体结构,音源传导、造型装饰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提高了它们的表演能力及其在民族乐队中的使用价值。为创作和演奏开辟了新的艺术境界。
4.制作工艺、乐器质量及性能良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