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挑战与奋进:历经风雨的翻身仗

挑战与奋进:历经风雨的翻身仗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段先生的前半生,也是几经风雨,历尽坎坷。一定要下决心打翻身仗,扭转这种不光彩的局面。他动员全所人员:“我们大家要憋着一股劲,打好翻身仗。奋发努力,多做贡献,洗雪国耻,为国争光!”段先生常想,要打翻身仗,光靠所里的人力是不行的。他们两人有志于敦煌事业,分别给段先生写信,要求来敦煌工作。截至目前,已送出34位同志分别到北京、西安、沈阳、兰州等地的高等院校,进行美术、历史、考古、外语的进修提高。

挑战与奋进:历经风雨的翻身仗

段先生的前半生,也是几经风雨,历尽坎坷。

1957年,正当他踌躇满志、凌云展翅之时,“反右”运动开始了,所里要把他打成右派,由于没有事实,上级未批。以后又以“反党小集团”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对他多次进行批斗。不久,便撤了他的美术组长职务,工资降了12级,每月只发45元生活费,控制使用。

在我们国家的十年动乱期间,他也未能幸免挨整的厄运。1970年,他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直到1972年才回所。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拨乱反正的任务。1979年,甘肃省委和省政府派工作组来到莫高窟,彻底平反了冤假错案,同时也推翻了强加在段先生身上的种种诬蔑不实之词,撤销了对他不公正的处理。

1980年,上级领导调整了敦煌文物研究所的领导班子,任命常书鸿先生为所长,段先生为第一副所长。常先生由于年事已高,体弱多病,长期在外治疗。所里的实际负责人就是段先生。1982年初,常先生升迁为国家文物局顾问,段先生被任命为所长。于是,他更有了用武之地,决心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多年来,他对于“敦煌在中国,研究在外国”的论调,感到内疚、屈辱和不安。他承认,由于本世纪初藏经洞被发现后,便遭到外国人的劫掠,大部分敦煌遗书被运往国外,国外的学者、专家利用这些遗书搞研究、出成果,而我国学者由于缺乏资料,对敦煌遗书的研究相对落后了,但他不甘落后,决心急起直追。他想,作为炎黄子孙,作为敦煌文物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就对不起祖国和人民。一定要下决心打翻身仗,扭转这种不光彩的局面。

在他那魁伟的体态中,蕴藏着开拓进取、坚毅无畏的性格。他动员全所人员:“我们大家要憋着一股劲,打好翻身仗。奋发努力,多做贡献,洗雪国耻,为国争光!”

一位被段先生领导过的同志评论说:“段院长为人正直,事业心强。对所里的事,敢抓、敢管、敢说、敢设想、敢负责。经常主持所务会议,拍板决定重大问题。”这“五敢”精神是非常可贵的。这就是创造精神、开拓精神,只要有了这种精神,困难也会向他低头的。

段先生认为,要振兴敦煌,必须首先解决人才问题。因此,他在这方面花费了很大精力,付出了不少心血。(www.xing528.com)

他首先想到的是,从社会上招收合适的人员。在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敦煌文物研究所从1981年以来,先后分三批招聘了36名工作人员。这批同志大多是高中毕业,积极向上,聪明好学,为所里增添了新生力量,补充了新鲜血液。但是,这部分同志,多数被分配搞讲解和导游,而缺少研究人员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于是,段先生又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专业人员,得到所里其他领导的支持和上级的同意。

1982年2月的一天,《光明日报》上刊登了敦煌文物研究所招聘研究人员的广告。很快就有360多人报名应聘。段先生又同所里主管领导一起,审阅申请来所人员的论文和作品,同申请来所的同志亲自谈话,为招聘工作呕心沥血。最后,所里经过研究,派专人到外地对应聘人员进行考察了解。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通过招聘的形式,正式选调了10位同志。他们中,有专长外语(包括英、日、德语)的同志,专门从事国外敦煌学研究论著的翻译工作;有中文系大学毕业生,从事遗书研究和编辑工作;有的同志对佛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就研究佛学理论;也有的同志是学医的,能够把自身业务同遗书中有关医疗的论著结合起来研究。总之,这10位同志,都有相当的专业水平,对于宣传敦煌和敦煌研究事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段先生常想,要打翻身仗,光靠所里的人力是不行的。要把研究工作搞上去,就必须是:既要壮大自身的力量,又要组织社会力量,共同来搞。于是,他们经过研究,采取个别联系,同行推荐,专家考核等办法,聘请了一批兼职研究人员。这些同志,大都四五十岁,年富力强,高智力、高文化结构,本职又是从事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热爱敦煌研究事业,具有真才实学,而且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在看来,这是一种聚集人才的好办法,使有志于敦煌事业的人,都能为敦煌研究事业贡献力量。

“欢迎大学生到敦煌来”,是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长段文杰先生1983年在北京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所谈的主要内容。1983年夏季,四川大学宁强和重庆师范学院的罗华庆即将毕业。他们两人有志于敦煌事业,分别给段先生写信,要求来敦煌工作。段先生收到信后,十分高兴。经报有关部门同意后,宁、罗两位同学来到敦煌。他们自愿到艰苦地区工作的可贵精神,得到了人们的赞许,报纸上还发了消息。1984年,又有北京师范大学的赵声良、西北师范大学的杨森等同学,自愿来到敦煌文研所。以后还有一些同学,读了1983年6月28日《中国青年报》上登载的对段先生的专访后,要求到敦煌来。段先生说:“凡是有志于敦煌事业,自愿要求到敦煌来的大学生,我们都欢迎!”

段先生很有远见。他针对所里后继乏人的问题,狠抓智力投资,决心培养人才。几年来,他利用同志们发表文章的稿费提成,中日合作出书的版费,出外展览敦煌壁画的临本租赁费等办法,千方百计筹集了一笔资金,专门用于智力投资。截至目前,已送出34位同志分别到北京、西安、沈阳、兰州等地的高等院校,进行美术、历史、考古、外语的进修提高。还有7人赴日本留学和充任客体研究员。他们中,有的已经学成回所,逐步成为所里的业务骨干。

对于所里的在职人员,段先生和所里的其他领导人都注意了对他们的培养提高。主要途径有:举办短期训练班,利用冬季游人稀少的时间进行冬训;所内举办各种讲座等。对于文化层次较低的同志,先后开办了高中语文和外语学习班,组织他们开展了业务与文化的学习。

不仅如此,段先生还耐心地亲自培养年轻人。1984年8月27日晚,笔者在段先生家中做客。闲谈之间,忽然走进一个人来,手里拿着一幅画。他是研究所里的青年美术人员。他按所里的布置,临摹了一幅画,已经完成,送请所长审阅。段先生仔细地观看了他的画,并且耐心地指出:琵琶漏了画弦,应该补上;人物脚趾上的横纹,像是浮在上边的一条线,再用淡墨描一下;被毁的地方同壁画的连接处画成了平面,接口应有立体感。那个青年美术工作者一边听,一边抿着嘴笑。心想,所长看得真细,但他的指点,确实使自己受益匪浅。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1979年60多人的敦煌文物研究所,成为现在拥有将近200人的敦煌研究院,仅专业人员就有120多人。经过专业技术职务的首次评聘,他们现有研究馆员5人,副研究馆员14人,馆员28人。同1979年前只有1名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4名助理研究员相比,增加了将近7倍。这支队伍已引起国内外专家们的广泛注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