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该学习主题的主要内容包括从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到英、美、法等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过程,但在知识点的分布上只选择了但丁的作品——《神曲》和地理探险家哥伦布发现新航路的主要活动,《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三部法律文献,华盛顿和拿破仑两位资产阶级政治家作为认识欧美主要国家从封建社会形态和殖民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形态转变这一重大历史过程的切入点。
在教学中,对于《神曲》这部作品,要从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高度来理解其深刻内涵,充分认识其结束中世纪、开启近代历史的革命性意义,而不要仅仅停留在对作品的文学分析上。对于哥伦布的地理探险活动,要从开辟新航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把世界联结为一个整体的角度来评价其重大的历史意义,最后从思想解放、市场扩大和经济动力的角度认识其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产生的历史作用。
对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这三个重要的资产阶级法律文献,除了要很好地掌握其基本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从资产阶级反封建革命的纲领性文献、理论旗帜,未来新国家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结构,以及开启现代法治社会先河等角度来理解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作用。这部分的教学并非只是讲述这三部法律文献,而是要将其置于三场资产阶级革命的宏大历史场面中去把握,并使学生对这三场资产阶级革命的简单过程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但不作为考查和考试的内容。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法律文献同革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这三部法律文献是对封建社会和殖民统治的批判与否定,也是革命中的理论旗帜和纲领性文献,同时更是未来社会的基本蓝图,从而避免使学生产生革命仅仅是以暴力破坏旧世界的片面认识。
对于华盛顿和拿破仑这两个资产阶级政治家,主要是通过其历史活动,训练学生正确、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要注意保护学生发表不同见解的积极性,不要轻易否定、批评甚至是训斥学生的观点,而是要引导学生去读一些类似的评价文章、介绍一些专业工作者的评价观点,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相互启发。总之,要以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为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进而培养其创造性的思维方法。
在该学习专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欧美主要国家的巨变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过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使学生知道,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它需要有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漫长的理论准备过程,还要开辟新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制订新社会的法律框架和基本理念,当然也要有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最后通过其领导的政治革命,完成这一漫长的(约三四百年)历史转变过程。那种把欧美主要国家社会形态的转变仅仅看做是政治权力转移的观点是片面的。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劳动生产效率得到迅猛提高,生产力得到空前解放,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文明得以急速进步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它是资本主义制度优越于封建制度的明显例证,也是资本主义制度最后战胜封建制度的雄厚物质基础。对于高中生来说,了解这样一个长期、深刻、复杂的社会经济运动是困难的,因此在该学习专题中,只要求学生掌握珍妮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进和“旅行者号”机车的发明三个具体的知识点,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工业革命起始于英国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和应用,发展于瓦特蒸汽机的改进与广泛应用,终结于大工厂生产制度的确立,扩展于铁路运输业的出现。尽管这一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较少,但工业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巨变,其线索清晰,内在逻辑性极强。因此,在教学中,要突出这场革命的深刻动因、历史条件、技术变革的顺序性和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巨大推动力,使学生对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同对他国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紧密相联,这是由资本的贪婪性和扩张性本质所决定的。因此,要深刻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就不能不了解资本在进行原始积累期间所进行的野蛮殖民扩张活动。本学习主题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学习“三角贸易”和英国殖民者克莱武在印度进行疯狂掠夺的史实,使学生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的殖民扩张活动,以及这些殖民扩张同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树立鲜明的是非观念,全面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进步性与贪婪性共存的本质,以及殖民扩张的野蛮性和残酷性。同时,要了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对殖民地掠夺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了解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各种条件和必要前提。
本学习专题还包括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扩张和掠夺的斗争史实,主要以拉美地区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和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典型事例,说明哪里有压迫和剥削,哪里就有反抗的历史规律,使学生体会其反抗斗争的正义性,树立同情和支持被压迫民族反抗侵略与剥削的正义感和正确态度。
(四)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该学习主题的主要内容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扩大的历史过程,其主要方式是革命和改革。这里选取了19世纪中叶的三个国家作为这一历史现象的典型代表。那么,为什么会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出现革命与改革并存的历史现象呢?其主要原因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些主要目标并没有完成,如在美国还存在南方奴隶制度,严重地影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的独占地位,使资本主义无法在各个领域进一步树立其统治地位。由于美国特殊的国情,使得这两个制度的较量不得不采取暴力手段来实现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需求。这种特殊的国情就是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日益增强,而在政治上却不占相应的优势地位;南方种植园经济虽然日益衰落,但种植园主却在参众两院占据优势地位,不愿拱手交出其政治权力。因此,在美国,解决南北之间矛盾的途径就只能是革命。到19世纪中叶,欧洲其他国家也大多面临相似状况,因此在1848年爆发了欧洲革命,以解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未能完成的历史任务。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在欧洲出现的工业革命,从经济上充分表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为资产阶级最后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6世纪诞生的近代科学技术,到19世纪中叶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因而使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比封建制度强大得多的技术力量。而自17世纪中叶以来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使资产阶级在政治领域创造了一系列民主的统治形式和政治制度,尤其是19世纪上半叶在英国开展的议会改革运动,使资产阶级在政治领域比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表现出更大的政治优越性和更为广阔的社会基础。除此之外,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等领域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迫于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全方位压力和示范作用的冲击,欧洲的俄国和亚洲的日本先后出现了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使之缓慢地走上了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变的社会变革之路。发生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日、俄等国自上而下的变革反过来又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全面地巩固和扩大了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的统治地位。
在学习这一段历史时,要注意处理好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活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同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之间的关系。不要仅仅理解为是掌握一个人物的历史活动和一份历史文献的主要内容,而是要把二者放在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源和历史影响这个大背景下来理解,从而达到切入点具体、背景宏大、含义深刻的学习效果。应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较为深刻的历史观察力和历史理解力,避免就事论事的学习方法。
对于俄国和日本自上而下的改革,学习的重点除了要掌握《标准》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外,还要着重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这种改革发生的历史背景和这两个国家所具有的特殊条件。尽管后者不是《标准》要求掌握的内容,但却是深刻理解《标准》规定要掌握的内容的重要前提。比如工业革命的冲击、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欧美主要国家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及社会生活的迅速提高、文化艺术成果的丰富多彩等,都是推动这两个国家进行改革的强大外部力量。而这两个国家内部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使国家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等,则是这种变革最终发生并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和条件。从这种角度去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内容和明治维新的内容,就会有一个较为宽阔的视野,就能理解,尽管这种改革不如革命彻底、迅速,但它同样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表现。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正是由于这种自上而下变革的不彻底性,使得这两个国家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迅速、全面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历史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两个国家的变革,可以使学生在观察、理解和分析问题时具有一种较为全面、客观的视野,避免片面、偏激的思维方法。
该学习主题的主要内容是19世纪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国际工人运动方面,一个是通过了解英国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掌握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等领域的基本要求,知道工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基本矛盾,理解工业无产阶级为什么要反对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为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以及工业无产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一个基本依据。同时,也为学生初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奠定基础。这里要注意的是,英国的宪章运动并不是欧洲早期工人运动史的全部内容,但它具有典型性:一是它是一场有组织、有要求、有实践的工人运动;二是它持续的时间很长;三是它发展的阶段性较为清楚。因此,在早期工人运动方面,本学习主题选择了英国宪章运动作为掌握的内容,这对深入理解该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国际工人运动选择的第二个典型事例是法国巴黎公社的斗争史实。由于法国巴黎公社的产生、内容派别和斗争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本学习主题截取了巴黎公社最后失败前的浴血斗争的片断和国际歌的创作作为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切入点,以适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使学生通过巴黎公社社员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和国际歌所体现的革命气概,切身感受法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进一步理解工业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促进革命人生观的形成。在学习国际歌时,要以听唱和学唱作为手段,使学生受到革命气概的感染。同时,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国际歌歌词的深刻含义,树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生理想。(www.xing528.com)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19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但由于其理论内容的深刻性,本主题主要选择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作为学习的切入点,而对《共产党宣言》这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理论文献则只要求学生能概括和初步理解其重大的历史意义就可以了。这里通过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革命理想,为今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条件。
(六)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产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身的重大变化就是以电力代替了蒸汽力,使工业动力结构发生了重大改进,工业赖以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大、持久和稳定。由于电力的使用,与之相适应的电器和生产机械、运输工具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社会生产力也因此而迅猛发展,人类的社会生活也有了极大的提高。本学习主题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切入点,使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概括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哪些特点。对这些特点的了解是深入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意义的先决条件。因此,可以让学生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了解这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加深对工业革命的认识。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与应用虽然不是电力应用的直接结果,但它是以电力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延伸与扩展。因为,电力的使用不但在加工技术上为这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提供了条件,而且由于物资运输量的急剧增加,也对发明更加快捷有效的交通工具提出了迫切的客观需求。因此,这部分的学习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去理解历史过程、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思维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汽车和飞机的发明与应用不是替代传统的火车,而是从运输手段上扩大了人类社会的能力,但它对补充火车运输的缺欠、提高人类社会生产的运输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不总是用新的手段和方法取代旧的手段和方法,有时还需要另辟蹊径,从手段和方法的范围上加以扩展。而传统的方法和手段也会在这种进步中得到改进和更新,如火车运输中的蒸汽机车就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而逐步地向电力机车的方向发展,并出现了新的城市交通工具——电车。今天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并不仅仅是为了重温人类历史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且还要学会具体分析、全面联系、善于概括的思维方式。
对于本茨、莱特兄弟和爱迪生这些发明家的成就,要挖掘他们成功的个人因素,如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同时也要注重分析社会发展对他们的巨大影响,如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相对先进的技术支持、社会舆论和社会制度对发明创造的鼓励与保护等。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一个人的成功既有个人的因素,也需要有社会条件的支持与保护,从而使学生树立不仅关心自我发展,还要关心社会进步的现代意识。
(七)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专题的学习内容主要是19世纪末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学习该主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了解世界大战的爆发要有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集结、激化的过程,而不是仅由一件突发的偶然事件就可以酿成世界范围的战争。因此,在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时,要从长时段、历史渊源和各种矛盾的发展角度去理解。该主题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从这个角度去讲述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矛盾的形成、演化和激化的过程,以便使学生能从更深刻的背景中寻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产物,但其中各个国家对这场战争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历史责任不是完全相同的,其中德国、俄国应负的责任更大些。至于为什么这两个国家应负更大的责任,可以从这两个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它们在资本主义列强中所处的地位上找到答案。由于这两个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类型不同,在瓜分世界的争夺中处于后来者的地位,因而其侵略性、野蛮性表现得更加突出,对挑起战争负有更大的责任。
二是在学习萨拉热窝事件时,要注意各民族反抗侵略与瓜分斗争的正义性同搞暗杀等恐怖活动的区别。人类社会在每个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游戏规则,但在政治生活和国际交往中反对搞暗杀等恐怖活动是共同的准则。因此,在学习这段历史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以暗杀为主要形式的突发事件。尤其是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更应引起我们对突发事件严重威胁世界和平的高度重视和警惕。过去那种认为,不论有没有突发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会爆发,因而对萨拉热窝事件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的想法是错误的。一场世界大战的爆发固然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和复杂的国际背景,但导火线,即突发的偶然事件的严重危害也不可低估,更不可把暗杀者视为民族英雄,否则我们就会再一次陷入战争不可避免的认识误区和民族英雄与人类罪人共存一身的悖论中。
三是在学习凡尔登战役时,不仅要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转折这一角度去把握这一历史事件,同时还要让学生通过这场战争的残酷性进一步认识战争给人类发展与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从小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要从人类进步的高度来理解避免战争发生的问题,不能因为历史上曾经有过不可避免的战争,我们就得出战争不可避免的结论,也不能因为有的战争是正义性的战争,从而歌颂战争。因为正义性质的战争,总是同非正义性质的战争并存于一场战争中,不可能存在对于交战双方都是正义性质的战争。因此,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本意就是对于从事正义事业的力量、团体、阶级和民族要随着人类的进步,学会采取非暴力的方式来达到正义事业的目的;而对于非正义的战争势力,人类会随着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学会怎样通过非军事手段来遏制和削弱其战争的企图,使人们认为不可避免的战争得到避免。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现代的进步意识,而不是不分是非的和平主义。
(八)科学与思想文化
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而且也是人类精神的进步与升华的过程。这种精神的进步与升华就集中表现在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上,它包括科学技术、文学和艺术等。因此,人类精神的进步也可以说是文化的进步。文化的进步同经济发展是什么关系呢?从根本上说,人类的进步是在经济领域,即生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上的进步,因为没有这种物质上的发展,人类连生存也无法保证,因此也就谈不上其他任何领域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仅有经济领域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是不够的,人类的终极关怀从本质上说不仅仅是在物质上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而且要在精神上,也就是在文化上表达自己对人生、社会、自然和他人的理解、看法和情感,不断地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地追求一切真、善、美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同时,人类也要不断地创造一切美好的精神产品或者是先进的文化成果来体现自己的文化价值和满足整个人类对美的追求。从历史上的发展实践来看,一切有形的、物质的成果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的使用价值,只有那些可以表达人类对美的理解、对美的追求而产生的精神产品和文化成果才能永远成为人类历史宝库中的瑰宝。而一些具有文物价值的有形遗产早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人们对这些文物、遗迹、遗址的保护与欣赏,只是为了从中获取巨大的文化信息,了解当时人类的审美情趣、聪明智慧、劳动技能和对生活的态度等非物质的精神财富。
对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技术,人们往往更注重它的物质意义,但从科学技术、尤其是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本源来说,科学技术的本质是精神的。如果要对科学技术进行分类的话,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科学精神;二是科学知识;三是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在这三个层次中,第一个层次是最重要的,也是科学技术本质的体现。因为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如果对科学精神怀有执着与虔诚的态度,那么其科学知识的传播、积累和在物质领域中的应用是毫无疑义的。相反,一个只注重其物质属性,而忽视其精神与文化属性的民族,注定要在应用科学技术的物质领域遭受连绵不断的波折与坎坷。因此,在历史课学习中,要十分注重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中汲取科学精神的丰富成果,这样才能从本质上领会科学技术的真正魅力。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历史学总是把科学技术纳入文化的领域来加以总结和阐述。
在学习该主题内容时,要注意历史课同其他课程,如文学名著欣赏、名曲欣赏、名画欣赏等的区别。因为历史课程在讲述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画家的成就与作品时有其独特的角度,即注重从历史背景和渊源、历史地位和影响、原创性贡献和艺术风格,以及这些成就和作品对人类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去理解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使其思维活动建立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上。
在了解牛顿、达尔文和爱因斯坦等人的主要成就时,要从这三位著名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入手,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线索有一个基本了解。虽然《标准》中没有哥白尼这一知识点,但要向学生简要介绍哥白尼开启近代科学技术之门的历史地位,以初步形成学习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史的线索。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集大成者,它对近代自然科学做了理论上的总结,因而成为近代的科学大师。达尔文在进化论上的贡献是划时代的,这一突破性成就使人类对生命的起源和演变做出了理论上的说明,并得到了实践的验证,达尔文是继牛顿之后,在近代科学技术史上攀上另一高峰的科学大师。此后,近代科学技术不断遇到自己无法解释的现象,在人们以为近代科学技术已经接近至善至美之时,近代科学技术也就走到了自己的尽头。爱因斯坦成为近代科学技术的终结者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创者。
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有杰出的科学家。19世纪英国、美国、德国相继成为科学技术的中心,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就是这些国家相继涌现出一大批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因此,科学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通过学习这三位科学家的历史贡献,可以使学生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人生理想并加深对科学技术历史作用的认识。
18世纪发生于法国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直接后果是为法国大革命准备了批判封建主义的锐利思想武器。历史证明,没有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就不会有法国大革命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伏尔泰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杰出代表,虽然他的思想中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他对法国未来社会的设想还仅限于“开明”的君主制,但他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是深刻的。因此,在了解伏尔泰的思想时,要侧重于他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的批判。通过对伏尔泰思想的了解,使学生知道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或变革需要有长期而深刻的思想理论准备,思想解放是新社会产生的号角。
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而且也是一场思想文化革命。因此,文艺复兴时期和资产阶级确立政治统治后,西方的文学领域也出现了一大批杰出作品和文学家。该主题选取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和19世纪末的托尔斯泰作为近代文学成就的代表性人物。对这两位文学家的作品要放在当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背景中去理解,把它看作是当时社会现状的文学反映,避免就文学作品论文学作品的倾向。对于绘画和音乐方面的作品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