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程目标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及优化建议

课程目标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及优化建议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程目标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例如,在学习“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时,一方面要掌握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和生平,同时也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学会全面评价秦始皇的正确方法。总之,课程目标对知识的要求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通过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在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上得到训练和提高,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及优化建议

课程目标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首先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所谓基本的历史知识,主要包括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如人类的产生、文明的出现、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两次工业革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孔子秦始皇汉武帝林则徐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亚历山大大帝、阿基米德哥白尼牛顿爱因斯坦华盛顿、拿破仑、罗斯福列宁斯大林等。对这些基本历史知识的了解,将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为进一步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在学生学习这些基本知识时,除了记忆最必要的知识外,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其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其提出不同见解的能力与勇气,使学生在置疑的活跃状态中记忆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克服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同时,要求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其基本的历史技能,如确立正确的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在这些技能的训练中,要注意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处于全面的活跃状态,提高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效率和质量。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尤其要注意结合历史知识的讲授进行技能和思维的训练。知识、技能和思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课程目标之所以把三者分开来表述,只是为了使学生和教师能更明确地理解学习过程中要达到的三个主要目标,也就是为了阐述的方便和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但在教学实践中,三者是无法截然分开的,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把三者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时,一方面要掌握秦始皇的主要历史活动和生平,同时也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学会全面评价秦始皇的正确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和敢于提出问题,同时要尊重学生提出问题的权利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要随意否定学生提出的见解。当学生提出的看法明显过于片面或偏激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阅读一些相关的材料或文章,借以影响和引导学生自己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向学生示范搜集、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传授一些归纳、分析和判断等逻辑推理的基本常识,同时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个人见解的机会,或组织不同观点的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符合规则的辩论,以提高学生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观点和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技能训练并不是历史学习的最终目的,更不是最重要的目的。历史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历史想像力,激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之能在已学习的知识和没有学习的知识之间发生迁移,即用已学过的知识、已形成的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这一过程才是学习最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任何一点进步和可取之处都要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和支持,而表现出来的幼稚、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观点都是学习过程中必然要发生的现象,教师不能对此进行任何的讽刺、批评以及斥责,而应进行适当的引导,力求学生自己形成纠正自己看法的愿望和能力,而这个变化过程比学习知识的过程更重要,更具有教育的实质性价值。(www.xing528.com)

对于历史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接触到的一些历史理论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把理论的基本内容讲给学生,而不必苛求一定要用理论术语来表达某种理论内容。例如,在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一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时,可以选择在学习完中国古代历史某一部分内容后,启发学生自己来总结,并形成这样一种基本认识,即后人总比前人在大部分方面取得了明显进步,变得比前人更聪明、更富有才能,社会因此就向前发展了一大步,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仅在中国古代社会,而且也表现在古代以后的社会;不仅仅出现在中国社会,而且也出现在外国的各个历史时期,这种普遍存在的、不以任何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现象,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当然,在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时,会在某一部分,如“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等表述语句上无法达到预期的抽象程度;有些学生甚至会以人类社会某一时期的暂时倒退来否认这一规律性的存在,这就要求教师向学生说明历史大趋势同历史曲折的关系,适时地进行引导,以在原有的知识和认识基础上引进新的和难度适中的新内容、新概念、新词句,来引导学生加深对历史基本理论的认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能不负责任地把一些学生还无法理解甚至疑惑重重的艰深名词、术语和概念一古脑儿推给学生了事,不能以成人的理解能力来判断学生的理解能力,更不能把一种理解的学习过程变成对理论知识和术语的死记硬背,而不管学生对某一理论内容是否产生了一些抽象的认识和初步的理解。

总之,课程目标对知识的要求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通过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在基本技能和思维方式上得到训练和提高,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