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去仔细了解孩子们的童年,并认真观察孩子们平常是如何表现的:他们怎么对待同学,怎么对待自己的父母,怎么对待你——他们的老师。然后你就会相信,孩子天性中就有在你面前流露情感、表述思想,并向你敞开心扉的需求。
但要知道,只有在你从不请求或要求别人去管理和控制孩子的情况下,孩子才能毫无芥蒂地打开心扉。如果你寄希望于让孩子的父母去迫使他变得更好,并且这个想法让孩子知道了——抑或更有甚者,你故意让孩子知道你有这种期望——那么,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一切都完了。这样一来,你的班里就不会有学生的自我教育,甚至连正常的秩序都无法维持。当然,应当和家长保持联络,与他们进行谈话,但永远都不要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老师把他们最亲近、最喜爱的人变成了让他们害怕的人。让孩子把人看成可怕的东西,这种情况在教育中绝不允许出现。要教育孩子不害怕父母、老师,而是喜爱他们。要让孩子有喜爱的人。儿童会发自内心地喜爱能够消除他的不安与慌乱、安慰他、帮他树立自信心的人,还有能够保护他的脆弱情感——首先就是自尊心的人。孩子对粗暴和疏忽大意的行为十分敏感。
我觉得很奇怪,并且不可思议——如果孩子不爱老师,怎么能指望他对老师表现出信任、坦诚与赤忱呢?
我还想建议老师们,不要对孩子的抱怨置之不理,不要把他们所有的抱怨都看作是告密行为,也不要像我认识的一位教师那样,总是认为抱怨的孩子都是“爱哭的告密者”,事实上不是这样的。要学会倾听抱怨。能够倾听孩子的心声,是一种高级的教育艺术。若缺少这种艺术,就谈不上自我教育。
你要努力让学生乐意来到你面前,与你敞开心扉交流。要知道,对儿童心灵的触碰应当是满怀温柔、极尽小心的。只有温柔与谨慎,才能使你通过与孩子的对话去激励他进行自我教育。请记住,如果学校里充满了善意和相互信任,当你的学生内心感到不安、自己弄不明白心中的问题、寻找不到真相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时,就会来向你寻求帮助。还要记住,有时在孩子激动的诉说中,你可能听不到这些问题,但你要学会领悟他们字里行间的意思。还要保守那些孩子出于信赖而透露给你的秘密,这是教育学中涉及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原则之一。要知道,孩子对你敞开心扉,可能会对你说他们遇到的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你或许会听到一些不体面的行为,听到关于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且这些问题似乎亟须成年人施加干预。在这种情况下,要有耐心,学会用理智控制住内心的激动,同时让自己智慧的思想充满炙热的情感火焰。请记住,学生与你敞开心扉进行谈话的结果一定不能是惩罚。对年轻心灵伤害最大的惩罚之一,就是当众说出他的隐私、心事。
我再重复一遍:当学生感到痛苦、不幸、伤心、委屈、不公与惊慌时,他会想要向他敬爱的、信任的人倾吐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但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诚实而质朴的孩子都会感到十分局促。因此,要学会从学生的眼中看出他内心最细微的活动。教师要学会创造与学生独处的机会,要从无数的词汇中找出最恰当的说法,能够以细腻、机智且委婉的方式促使他打开心扉。
如果学生能在你面前吐露真情,那就意味着你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但未来情况如何,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你的学生怎样看待、感受你对他们的心灵充满人情味的抚摸。
就像人们说的那样,我敢用脑袋担保,如果学生不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不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内心,这种情况下谈教育是很可笑的,此时教育根本都不可能存在。对自己喜爱的老师敞开心扉是一个情感与思想彼此升华的过程。当人用语言倾吐内心的伤痛时,他的情感首先就得到了升华:粗浅的情感会被更加细腻、更加高尚的情感所代替。在这种情况下,人就像所说的那样,会控制自己,这恰好能够促使他进行自我教育。因此,与老师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谈话,可以使人变得轻松,心情得到好转。要知道,与人分享快乐,快乐会加倍;与人分担悲伤,悲伤会减半。一个人在敞开心扉、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后,他就会相信,自己有能力调节自己的情绪,也能够控制自己。(www.xing528.com)
每当想到我们的学校中还有一些孩子独自承担着悲伤时,我就会感到心痛。这种悲伤会使他的心变得麻木,让他的精神变得空虚。当我看到愁眉不展、郁郁寡欢的少年时,我都感到心头发颤。对于孩子来说,最可怕的痛苦是他的自卑感:别人功课很好,我却不行,我是一个失败的人,或许这就是命运吧……这种痛苦日复一日地积累,沉重地压在人的心头,冰冻了人的灵魂。少年想要与人诉说自己的痛苦,但却羞于开口——在家如此,在学校也是如此。年轻的朋友,请仔细看看这些学生,帮助他们摆脱无力承担的重负。首先要为他们带来喜悦,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有所进步,并为此感到自豪……
若你与学生变成了朋友,你们因彼此信任而紧密团结在一起,你从未对学生做过不好的事,也没有让他们感到过伤心、难受的话,那么在道德层面上,你就有了教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权力。你的教导也会被视为源自生活经验的智慧。
自我教育还有另外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形象地说,这个条件存在于教师意志与学生意志之间,它仿佛把教育和自我教育融为了一体。这个条件就是,学生要意识到自己的成长:他要理解并感受到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出色。人性的美好渗入到他的心灵中,而这种渗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人,还有他的个人意志。自尊、自重是自我成长道路上的好伙伴,学生只有尊重自我,才能进行自我教育。他的自尊感越强,当你给予他道德上的教导,譬如说“你应当这么教育自己……”时,他就会对这种教诲越敏感,接受得越快。如果没有自尊、自重,学生就会对你的教导和建议充耳不闻。
自我尊重取决于什么?这种品质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年轻的朋友们,请记住,这是一种很脆弱的东西,需要尤为小心地对待,小心得就像对待一滴在玫瑰上颤颤欲坠的露水那样。当你想要摘掉这朵花时,不要将这滴晶莹的、映射出小小太阳的露水抖落下来。想要培养自尊心,只能采取温和的、细腻的教育手段,而不是粗鲁、强制、专断的方法,这是自尊心无法容忍的。我愿将自尊心称作是儿童的文化修养,这是一种细腻而温柔的精神,同时还涵盖了纯粹的思想和诚挚的愿望。为培养自尊心,我们要与校园里最富趣味的事情打交道。这里指的是儿童的脑力劳动,或者说得更准确一些,是这种劳动在情感领域的体现,也就是精神情感。它本应得到极大的重视,但遗憾的是实际上很少被研究。自尊源自愉悦的精神情感和认知带来的快乐。而愉悦的精神情感,正是儿童文化修养的源泉。如果学习始终伴随着痛苦的情感,那么人就会对自己变得冷漠、毫不关心,这种情况下是无法谈及自我教育的。作为一名教育者,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保护年轻心灵中明亮的精神情感火焰,不使它熄灭,因为一旦熄灭,再想重新点燃是十分困难的。
如此一来,你的学生就会尊重自我,珍惜你说过的关于他的每一句话——这意味着,播撒自我教育种子的土地已经翻耕好了。你可以教学生怎样进行自我教育,你的教导也不会成为无用的空话。
自我教育存在于几个不同的领域:道德领域、劳动与学习领域、体育运动领域。它们之间彼此关联,因为自我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头脑与心灵共同进行的复杂工作的统一,也是情感与信念的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