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无论是儿童集体,还是青少年集体,都是非常复杂的统一体。它犹如一条由成千上万条小溪汇成的江河。在我工作的32年中,我一直在观察一年级学生的生活,有很多学生,我都是从一年级一直教到四年级的。我想,我有资格说,在孩子们刚刚进入学校的一段时间里,班级里还没有,也不可能有我们所说的“集体”这一概念。集体是循序渐进地形成的。有一种观点认为,维护集体主要靠严格的要求和组织上的上下级关系。我觉得这种观点很不成熟。要求严格、有责任心、服从安排、听从指挥是集体赖以存在的基础,但如果缺少了其他同样重要的因素,集体也不可能形成。有些教师认为,从学生中挑选出班干部,按职责分工,明确要求,就可以创建班集体。这种想法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一般而言,在那种复杂的精神共同体中,比如学校,不可能把某一因素绝对化。不可以泛泛而言,也不可以武断地下结论说:只有这样做才行,而那样做肯定不行。集体并不是莫名其妙地突然冒出来的,它源自教师的创造。集体犹如水滴,在其中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世界观。
在我看来,形象地说,统一的思想、相同的智力、互通的情感和共同的组织是集体形成的基石。
集体的形成和基石的奠定都取决于教师。有时候,集体的形成要素在孩子们入学的第一年就初见端倪,有时候则晚些。一块基石是否稳定、牢固,同其他基石密切相关。共同的组织,包括严格的要求、服从安排、听从指挥、有效管理和上下级的从属制度,取决于思想、智力和情感三者的统一。因此,没必要急于建立某种领导和被领导的组织从属结构。不要寄希望于如果班上选出了学生干部,进行了职责分工,一切就会步入正轨。
我认为,集体的形成要从统一的思想开始,共同的组织这块基石正是以此为基础的。当孩子们对善与恶,或者说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有了共同的理解和认知时,我才开始创建集体。创建集体的最重要的基础是,让孩子们一心向善,与邪恶斗争,让孩子们通过集体活动树立善的信念,同时,对邪恶采取零容忍、零妥协的态度,教会孩子们用自己的果敢和坚强与邪恶斗争。在孩子们的思想和内心中,你越是能够树立起对真善的追求和对邪恶不妥协的态度,你就越会成为孩子们真正的教育者。我力争让每个孩子都能明白并感受到,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成为真正的、为善良而斗争的战士。集体斗争可以带来极大的愉悦感,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感受到自身的美好。在一起奋斗的伙伴关系中,孩子们彼此相识、相知,并由此萌生了重要的精神诉求:需要他人,需要他人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在管理(领导)他人之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要让自己的为人处世听从良知的召唤。要想敏锐地感受到良知,就应该明善恶、懂是非。只有当一个人,哪怕是很小的孩子,已经有了为善良而斗争的道德体验,感受到了这种斗争的快乐时,才能获得这种敏锐性。这种斗争的快乐也只有在最初从事某种美好、善良的事情时,才能被感受到,没有了这些美好而善良的事物,将一事无成,这一点需谨记。(www.xing528.com)
学生的年龄越大,他一心向善、反对邪恶的斗争就越有意义。我们的教师集体认为,每个孩子在童年和少年时期都应该接受这种集体斗争的训练,这一点很重要。首先要用自己的双手进行劳动,创造和树立对善良的认知。在培养集体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嘴上的热情”——光喊着坚决抵抗邪恶,而实际上却什么都不做更糟糕的事情了。众所周知,我们生活中的恶,首先就是懒惰懈怠、玩忽职守、对社会公共财产麻木冷淡、自私自利、庸俗市侩。我们希望,集体的成员能够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因为有了共同的想法和体验,要给他人创造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联合在一起。在贫瘠的土地上培育出一片小橡树林,让寸草不生的荒芜之地变成一片富饶的沃土,这样的劳动只有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也只有在劳动中,集体才能发挥如此巨大的教育作用。正是这种劳动用共同的信念和情感把人们团结起来,同时让思想和情感的基石得以奠定。孩子们把各自微薄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时,能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只有在集体中才能真正领悟到人性之美。
我的年轻朋友们,你要善于用劳动把学生们团结起来。因为在劳动中能够鲜明地体现出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祉的思想。这种劳动的机会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瞧,学生们面前有一片空地,这片路边的空地快要变成垃圾场了,可学生们却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要想办法让他们关注到这片空地,引导他们萌生出在此建一片小树林的想法,为盛夏之时因赶路而疲惫的行人提供可以休憩的荫凉之所。为他人谋福利而从事的集体劳动才是真正的思想教育的根基。集体的思想基石和情感基石在劳动中碰撞与融合。千万不要让学生们做事情时半途而废,不能善始善终只会让人堕落。也不要让你的学生们只会抱怨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别人的什么都好,自己的什么都不好,但在做事情时却连手指头都不愿意动一下。讲空话是没有任何教育意义的。集体是在现实工作中,在斗争和劳动中产生并强大起来的。
相同的智力是集体得以发展的基石,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让所有人都在认知方面对某个具体的知识领域产生相同的兴趣。恰恰相反,成功的“秘籍”在于,要让集体的所有成员都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阅读不同的书籍。智力发展的一致是指大家都渴望学习知识,尊重科学的思想,尊重书籍,尊重聪明而有教养的人。关于集体在智力发展层面的一致,我是这样设想的:比如,七年级或是八年级的班里有35名学生,其中有8名学生喜爱数学,7名学生痴迷于物理,还有8名学生喜爱文学,9名学生喜欢生物、土壤学和农艺学等等,这才是真正的智力发展的统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自己的“干劲”,大家都在努力用自己的某种兴趣爱好去充实集体,集体的智力生活也因为这些不同的爱好变得多姿多彩。孩子们在上课前或是回家的路上互相讨论,憧憬着未来的科技发展。有趣的是,他们谈论的不仅仅是教学大纲或是教科书上的内容,课堂上没有学过的东西更让他们思维活跃。整个集体因为大家都在不断学习而生机勃勃,这一点很重要。孩子们学习的欲望是否强烈,完全取决于教授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生物和文学的老师是否是一位成功的教育者,取决于他们为了用自己的学识俘获学生的头脑和心灵付出了多少。这种集体的教育首先就是教师为了俘获学生的心灵而进行的智慧而机智的斗争。实际上就是要在学校里设立若干个智力生活的基地或小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组织形式。比如,我们学校里就有各个学科小组,当然也有其他的组织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