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27名儿童来到草地上,要向他们展示不同的植物是如何传播种子的。我们要观察的那些植物生长在这片草地的尽头,为了让大家都能围拢过来仔细观察,我就要用注意力这根无形的细线拴住孩子们。植物周围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有趣事物,要是某个孩子被其中任意一件吸引住了眼球,那么这根细线就会断掉。这样一来,我所说的、所展示的,他都会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因为他的思绪早已飘到了远方。比如,这边有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万尼亚、柯利亚、尼娜、娜塔洛奇卡向它投去了好奇的目光——这样一来,就有四条线断开了。要是在谁的脚下蹦出来了一只小青蛙,又会有更多的线要断了……
这种情况在课堂上也时有发生。该怎么把这群坐不住的、充满好奇心的、时刻都准备去捉蝴蝶的孩子们吸引到自己身边来呢?当你开始给学生们讲枯燥乏味的知识时,他们的脑海里已经在想一些有趣的、动人心弦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又该怎么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呢?
对学生专注力的管理,是教学中极为微妙的,且少有人研究的领域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和他们的年龄特征。多年在校工作的经验使我坚信,我们要营造、确立并保持住孩子们的一种内心状态,即高涨的情绪和振奋的精神,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在追求真理,从而产生一种自豪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
应当用整套智育体系来营造这种状态。刚才我所提到的情绪高涨的状态,并不是仅仅通过在课堂上采用某些专业的方法,譬如挑选出直观教具,就能创造出来的。这一状态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情感,还有他们的眼界。
对学生专注力的管理,也是教师施加在学生思想上的一种非常细微且精妙的影响。例如,我知道学生将要学习一整年的动物学,那其中不乏一些枯燥的知识,比如蠕虫的身体结构、它们的生命活动等等。如果孩子们的意识中,没有能与这些资料“挂上钩”的念头,那么无论如何都是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专注力受到一些常识的制约。若是以常识为背景给他们讲课,那么即便是枯燥的知识,在他们眼中也是有趣的。以学习蠕虫相关的知识为例,这些常识应当包括:有益的蠕虫(如蚯蚓)对土壤构造、植物生命活动的作用,自然界中各种现象之间的普遍平衡,以及这些现象之间隐蔽的依存关系等等。(www.xing528.com)
为了让学生拿出积极的精神状态,以便他们能够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我讲关于蠕虫的知识,我会让他们读一些关于自然和土壤的书。我讲解的那些一眼看上去枯燥无味的内容,实际上都是针对孩子们的思想的。我仿佛能够触碰到他们的思想,讲授的东西也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这种兴趣首先是由内部的诱因与动机激发的:学生在曾经的阅读中存留于脑海里的某些想法,此刻好像被激活、更新了,并逐步向我的思想靠拢。这时,学生不再是单纯地听课、吸收新知识,而是将某些知识与现象从意识深处翻找出来,并对其进行思考。
无意注意应当与有意注意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只有当学生边听边思考的时候才会出现。实现这种结合还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学生的意识中要存在着“思维的引线”,即讲授的课程中要有一些他们已知的东西。思维在理解教材的过程中越活跃,学生学得就越轻松。通过阅读培养出来的专注力是减轻脑力劳动负担的最主要的条件之一。若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将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结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感到疲惫不堪。
如果教师不去设法让学生形成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的内在状态,那么知识就无法在他们的心中激起任何涟漪,而不带情感的脑力劳动也只能给人以疲惫感。即便是最勤奋的学生,即便他有意地集中注意力来识记内容,也很快就会脱离常轨,即失去思考因果关系的能力。更有甚者,他越是拼尽全力,就越难保持住思考的状态。那些除了课本之外什么书都不读的学生,只能浅显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他们把这一切都归咎于家庭作业负担过重,过多的作业让他们没有时间阅读科学文献和杂志。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恶性循环”。
众所周知,直观教具能够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增强他们的专注力。但直观性作为教学原则之一,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如果仅仅将直观教具看作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那么对于教学,尤其是对于智力培养,都是十分有害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