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课堂上的讲授能让学生感兴趣。怎样使课堂生动有趣?是否每节课都能有趣?兴趣的源泉又在哪里?
课上得有趣,意味着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时候情绪高涨,对于发现的原理不仅感到惊奇,甚至异常惊讶。学生能够感知到自身智慧的力量,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同时也为人类的智慧和伟大的意志而自豪。
认知本身是一种最了不起的、令人惊异且神奇的过程,它能激发持久而高涨的兴趣。事物的本质、事物间的相互关系、运动和变化、人的思想、人所创造的一切,所有这些都是取之不尽的兴趣源泉。有时候,这些源泉就像是潺潺流淌的小溪映入我们眼帘,走近一瞧,大自然奥秘的美妙图景便呈现在你面前;有时候,兴趣的源泉则隐藏在深处,要费力寻找和挖掘。探索和挖掘自然万物的本质及其因果关系这一过程本身,往往就是兴趣的主要源泉。
如果你只依赖那些表面看得见的事物来激发学生对学习、课堂的兴趣,那就永远培养不出学生对智力活动的真正热爱。应该努力引导学生亲自挖掘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挖掘中欣赏到自己的劳动与成果,这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一个兴趣源泉。没有积极的脑力劳动的参与,也就谈不上什么兴趣和专注力。
对知识产生兴趣的首要源泉,就在于教师对课上所讲内容及所分析事物的态度。学生在思想上搞清楚了一些原理,是因为他们捕捉到了知识和现象之间的碰撞点,捋清了两者之间产生关联的线索。我备课时会重点思考、揣摩那些碰撞点和关联,只有抓住这些思想层面的共性,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中发现全新的、意想不到的东西。例如,下一节课将要学习植物的根系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对于植物的根系已经屡见不鲜,教材中似乎也找不出什么吸引学生的内容,但是,能够激起兴趣点的就在于认识隐秘的、第一眼不被发现的东西。我给孩子们讲述纤细的根毛怎样在土壤中吸收所需的营养,把重点放在讲述内容的共同点上:生命运动时时刻刻都在土壤里进行着,无论严寒酷暑都没有停歇过;亿万个微生物好像在为若干根毛服务,没有这种复杂的生命运动,树木便无法存活。我对学生说:“孩子们,让我们仔细思考一下这种土壤中复杂的生命运动,好好想一想,它是如何依靠周围环境中的物质存在的。如此一来,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会呈现在你们面前。”非生物怎样为生物提供养分,是各种知识的交集之处。讲清楚了这一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这一点上,就是为他们揭示出了某种新的东西,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奥秘的惊奇感。少年越是被这种惊奇所吸引,他们就越想知道、理解、掌握更多东西。(www.xing528.com)
兴趣的源泉还在于对知识的运用,在于智慧能够凌驾于知识和现象之上的“权力感”。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尤为强烈。但如果不给这种需求提供养分,即不积极地与知识、现象打交道,不感知乐趣,那么这种需求就会逐渐减弱,求知兴趣也随之消失。我认为,不断支持和激发学生想成为开拓者的愿望,并通过专业的教学手段实现这一愿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课堂上,通过直接观察使学生对土壤中隐秘的生命运动产生兴趣;下课后,我们便来到田野,专门考察土壤的剖面情况。学生们异常惊奇地发现,禾本植物的根系长达两米。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真正的发现,但他们还只是刚刚踏上开拓者和发现者的道路。我把草地上的几种草根指给孩子们看。我们把这些草根(一根茎都没有)种下去,它们乍一看好像完全枯死了,可是最终竟活了,还长出了嫩芽,变成了青草。葡萄藤的根也发芽了。
这件事鼓舞了孩子们,他们的思想变得非常活跃,并且体验到了一种无可比拟的人类的自豪感:我们掌握了知识和现象,知识在我们手中变成了力量;我们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它让人变得高尚——很难找到比这更强烈的激发求知欲的刺激了。可见,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使学生感到疲惫,不把他弄得筋疲力尽,不让他对一切持冷漠态度,而是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乐趣,是何等的重要啊!当然,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发现某种东西,亲自去理解具体的知识和现象,便会产生最强烈的掌控知识的感觉。但是纯粹的思维活动,即用智慧进行概括和总结的活动,同样会给学生带来快乐。
对于阅读量较大的学生来说,课堂上所学的任何新概念、新定义,都融入了他通过阅读获取到的知识体系中。于是,课堂上所学的科学知识便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它成为必不可少的助手,能够帮助学生厘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