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走向美的世界:儿童对自然的感知与审美情感的培养

走向美的世界:儿童对自然的感知与审美情感的培养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想,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我们来讨论关于儿童对美的感知,和引导他们走向美的世界的重要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审美情感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在这时,大自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然界在学生的精神成长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这也同样适用于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学生已经能自己发觉,从金秋开始到现在这段时间里,大自然发生的变化。

走向美的世界:儿童对自然的感知与审美情感的培养

你们是否愿意听一篇关于冬天在野外游玩的儿童文章?我想,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我们来讨论关于儿童对美的感知,和引导他们走向美的世界的重要问题。

很好的建议。我敢说,大家都同意这个建议。

当然!同意!

太好了!请您读读这篇文章吧。

这是一个三年级的女生写的,她作文的题目是《冬日的早晨》。

“东方地平线上红霞一片。白雪泛着耀眼的光芒。银色的霜在树枝上闪闪发光。整个树林银装素裹,快乐地朝太阳微笑着。空气清新,万里无云。稍微碰一下树枝,钻石般的雪花就会纷纷落到你身上。远处是一望无际的雪原。你也可以站在林间空地上,尽情欣赏这冬日早晨的美景。”(新西伯利亚,第一寄宿学校

的确,这篇文章能说明很多问题。我们需要注意儿童对美的感知,他们是如何遣词造句表达对美的印象

为了能对上面两个问题有正确的判断,应该了解一下,作文是怎么写出来的。有作文提纲吗?在写作前是否有专门的准备,比如讨论内容、搜集词汇、做正字法训练等?

没有作文提纲。写作文前也没有任何形式的准备。如果作文是按照提纲写的,并且事先做了相应的准备,那么,自然就不能反映出儿童的感情和思想,也不能反映出儿童对自然世界的美的新鲜感知。事情是这样的:在一个晴朗的冬日早晨,学生从树林里游玩回来后,在教室里开始写的作文。

这一点显而易见。这篇作文似乎散发着学生的印象和感受的芬芳气息。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女孩子,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她看见了什么。冬日的大自然,似乎是沉寂的、单调的,但在小姑娘的眼里却是生机勃勃:“白雪泛着耀眼的光芒”“霜在树枝上闪闪发光”。

这就是对美的感知。

是的!要善于发现美。它就在这里,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周围。但是我们可能视而不见,也可能沉浸其中感受它,那样,美就会成为丰富我们精神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小女孩不仅看到了自然现象,而且捕捉到了冬日早晨阳光下的那种喜悦之情。她还感受到了万事万物的喜悦:这就是树林“快乐地朝太阳微笑着”。一位岁数不大的小学生,能够从这样平凡甚至乍看起来无趣的现象里感觉到美:“稍微碰一下树枝,钻石般的雪花就会纷纷落到你身上。”这是描写近景,是触手可及的地方,但美是无处不在的,远方也有美:“远处是一望无际的雪原。”

通过什么方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呢?

美的感觉,或者按通常说的,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早在原始社会,这意味着在人类生活的最早阶段,人类社会就已经出现了雕塑艺术,光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问题。早在那个时候,人类就创作了兽、鸟和人体的塑像。在公元前三千年末,即距今约五千年以前,服饰、武器和马具上就有用青铜金和银制成的装饰品。古代的花瓶上,也有动物、人、各种生活场景和战争场面的绘画装饰。伟大的俄罗斯艺术家符·伊·沙利亚宾曾经说:“艺术可能有衰落期,但它像生活本身一样,是永恒的。”人本身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动机。但这并不意味着,审美情感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教师需要进行一系列目标明确的工作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这一点上,教师大有可为。

有一点不能忘记,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看过艺术作品了,也听过成年人谈论艺术、大自然之美等话题。学龄前儿童甚至连更小的婴儿,不仅仅会被图画的内容所吸引,还会被缤纷的色彩所吸引。关于这一点,儿童自己所画的图画也能佐证。所以,当学生入学时,就已经具备了一些审美情感。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一入学,就要从他们已有的审美经验出发,并且依靠这些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不能浪费了任何一个教学周。在这时,大自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反映生活中的美与伟大。

毫无疑问,美不仅仅存在于大自然之中,也存在于人们的劳动创作之中,存在于英雄的丰功伟绩和凡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美,同样需要在学生心中占据崇高地位。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自然界的美更容易理解。

康·季·乌申斯基认为,自然界的逻辑,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直观的、毋庸置疑的逻辑。自然界在学生的精神成长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这也同样适用于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做大量细致、巧妙的工作,才能利用好自然界提供的机会。

我们举一个学校生活的例子。教师第一次带学生去野外游玩,发现一年级学生根本不能发现大自然的美。参观后的谈话里,教师问他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回答说:“我们看到了很多不同的树,还有花,还有蘑菇,还有金黄的树叶等。”在后来的野外游玩活动中,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树林里明媚的阳光,注意金黄树叶的白桦树和苍翠的松柏的组合,等等。晚秋时节,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观察,建议他们回想前几次来时树林和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已经能自己发觉,从金秋开始到现在这段时间里,大自然发生的变化。这样一步一步地,学生与入学时相比,在一点一点丰富着,提高着。

女教师阿·恩·谢列布林尼科娃在“全苏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做报告发言时说:“等到冬天去树林里参观时,我确定,学生已经开始用另一种眼光来观察周围世界了,他们的语言里出现了一些诗意化的比喻。丹妮娅说:‘你们看,那些小松树,像幼儿园里在散步的小朋友,都穿着白皮袄,戴着白帽子。’尤拉说:‘他们站在那儿,像一群小企鹅。’”

女教师还描述了看日出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我们早上五点从学校出发。破晓前万籁俱寂,东边的天空开始泛红。我们踏在满是露水的小道上,穿过森林走向湖边。湖面上升起一片雾气。大自然在我们的眼前苏醒了。”

“这次参观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孩子们最先看到太阳,看到一开始它倒映在湖面上,然后升到松树树梢上面时,他们是多么欣喜若狂啊!一平如镜的湖面上缓缓升起一层薄雾,水面上倒映着松树的影子——真是一幅诗意的画面。”

“学生们这样说:

‘太阳先洗了个脸,然后就叫醒所有人。’

‘松树像是在照镜子一样,自我欣赏着,而太阳在装点着他们。’

一个成绩最差的学生,维嘉,突然跑到教师跟前说:‘您看,多美啊!’他指着穿过松树枝条斜斜射过来的阳光,指着那好像用自己的光穿透了松树枝条的阳光说。”

我把这种进步比作是滚雪球:随着雪球越滚越大,后来它就能自己聚集更多的雪。

这里确实有相似之处,您的理解是对的。但二者也有区别,而且差别还是很大的。雪球逐渐增大的过程,可以说是顺利的、圆满的(毕竟它是个圆形嘛!)。但学生的审美发展却是多方面的:既有文学,也有造型艺术,还有音乐。育于一切之中又高于一切,这就是生活!就像生活中常见的一样,各个方面的增长可能是不一致的。

我的教学经验相对较少,可能,在指导学生培养审美情感方面,我还没达到这样的水平,在完成这项任务时,我感到难度很大。而就这项任务本身来说,它是非常有必要完成的。

看来,教师本身先要具备这样的素质——能够体会和体验到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然后才能培养学生。如果照着教学法行事,没有热情没有激情,只有冷冰冰干巴巴,那未必能有什么效果。

当然,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从您的论述里,我还感觉到另一层没有说出来的意思:如果教师也能在对生活的审美上、对艺术的理解上一点点自我提升,那该多好啊!

您说的很对!

我不直接回答问题了,一位低年级女教师盛情交给我一本她写的札记,我想给大家读一段。

一场大病之后,我在疗养院里休养。每天傍晚我都会在树林里散步——每天都沿着同一条路。当我第一次去散步时,西南天空可以看见带雪的乌云(正值初冬时节),西方被薄薄的云层覆盖着。

我走进森林里。火红的夕阳穿过年轻的白桦树枝条,像是透过细密的花边一样斜射过来。沿着林间小路继续往深处走,西南方的乌云变得更厚重了,而西边的乌云却渐渐消散。这种强烈的对比吸引着我:西南方是阴沉沉的,连带着树木——松树和白桦——看上去都愁眉不展的样子。朝正西方向看,晚霞愈加明亮耀眼,沿着地平线铺展开来。它们透过稀疏的树木照过来,让人过目难忘。

森林走到尽头了,前面是田野。云朵重重叠叠形成了一座“山脉”——并不是真的山脉,但它们迷人的线条好像有着某种韵律一样。而在右边,是一把巨大的“剑”:这片云沿着天空伸展开,它的箭头直指落日,好像要将一块亚麻布劈开,火红的颜色经过千变万化渐渐成了蔚蓝色。几分钟后,火红的夕阳渐渐黯淡下去,红的金的颜色变成了柔和的浅蓝色……

第二天傍晚,几乎在同一时间,我又去了昨天看日落的那个地方。天气完全不一样:一大清早就开始下着小雪,刮着风。晚上安静了下来,但雪还是在下着。这样一个阴暗的冬日傍晚,树林里有什么好看的呢?但马上这里就会展现出另一种美,当然,与昨天闪耀的晚霞的美不一样,这是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是安静的、无比柔和的,我甚至可以说,这是某种温暖的、甜蜜的美。是的!是的!这是一个阴暗的傍晚,但大自然却散发着暖意与甜蜜。松树被雪覆盖着,那些苍劲高大的松树周身微微带些雪花,而矮小的松树被层层积雪包裹着,连树枝都被压得垂向地下了。白桦树的树梢在突如其来的一阵风的吹动下轻轻摇晃着。年轻的松树树枝好像在和行人打招呼,悄悄说:“是的!是的!这里真好!”

过了一会儿,我转身回家。我往上看了下,才注意到天上的云不只是灰色的,而是带有一点紫色的光晕。特别是透过树木去看的时候,就尤为明显。这些色彩给大自然增添了温暖与甜蜜的调子。

这位女教师的札记很清晰地展示出,像这样乍看之下非常普通的林中散步,也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是啊!这位女教师确实非常热爱大自然,在她眼中,大自然不只是一个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躺在草地上或者采摘蘑菇的地方。

我们继续来读这段札记:

第三天,我还是沿着这条路走。并不是晴朗的日子,没有夏天阳光明媚的感觉。冬天的太阳低低地照下来,穿过树林后光线更显得暗淡了。白桦树好像被柔和的光线笼罩着。阳光照在松柏修长的树干上,留下淡淡的光晕。树影倒映在洁白无瑕的雪地上,一切都美好又安静。一点风也没有……幼小的松树上覆盖的积雪,比昨天更多了。最小的松树被积雪覆盖得严严实实,好像是从雪堆里长出来的一样。这里覆盖的积雪,不像田野上的积雪那样夺目耀眼。当我沿着小路走的时候,好像感觉有小火花,一会在闪烁,一会又熄灭了……原来是不知道从哪儿飘来的雪花落下来,慢慢盘旋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似乎,它对自己飞行的每一刻都很满意……

继续往前走。右手边是一条林间小道。路的开始处是一道活生生的拱门:一棵年轻的白杨树的树干长成了一个和谐的弧形。小路像是有魔力一样,在邀请着人们沿着它走,欣赏这愉快的一天的新的美景。

薄薄的云在空中悠悠地飘浮着。林间干枯的小草也纹丝不动……他们好像都不愿打破这晴朗日子里的寂静与安宁。一切都那么和谐……

现在,来说说我的第四次散步。那一天,我在日落前出发了,准备仍然从那条林间小道上走。一开始,我沿着河边,从田野里走。河的对岸是密不透风像墙壁一样厚实的树。落日似乎挂在树梢之上。地平线上霞光一片,天地融为一体。我走进树林里,太阳还泛着光亮,但树影已经消失了。夕阳从白桦树的枝叶间照进来,慢慢地,天色渐暗,黄昏来临了。即将与这欢乐的、晴朗的一天告别,我被这种愁绪包围着。但这一切只能说明,欢乐还会再来,也许,还会比即将过去的今天更加美好……

这才可以称之为真正的亲近大自然!在观察大自然时,有那么多的感悟,那么丰富的思想——不仅丰富,还非常深刻!值得注意的是,四次散步,走的都是同一条路!这一点非常有力地表明,大自然是一个取之不竭的源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大自然里看出这么多奇妙的、不同的内容来。

也许,能如此深刻地感知大自然之美的人并不常见。但我刚刚所读的女教师的札记,非常有力地表明:并不是只有艺术家才拥有敏锐的审美能力。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审美能力,这一点无须怀疑。但首先我们需要发掘出来。当然,这只是前提,后面还要自己下功夫,但这并不是苦差事,而是会鼓舞人,给人以灵感和力量。

与此相类似的是,还要能看出人的精神之美,看出劳动之美和行为之美。需要承认的是,人们经常只是用“正确性”来衡量人的行为: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世俗规范。当然,这也是有必要的,但这与以审美的态度来看待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私人生活并不排斥。以审美的态度来衡量教育工作的成功也是必要的。难怪人们常说:“他这样做不好”或者“他这样做不好看”。

如果教师忽视了班级生活中一些看似不重要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却能牵动学生的喜怒哀乐,那么教师可能就错过了教育学生的机会。

下面说一个二年级班级发生的一件典型事例。女教师在和学生的谈心对话中,未指名地表扬了一位同学,这位同学做了好事,却没有告诉别人,没有自我夸耀。直到很久之后,才偶然得知是他做的好事。

同学们屏气凝神地听着教师的讲话。从学生们的面部表情和插话中可以看出来,通过这个讲话,他们为自己的同学感到骄傲自豪。同学们开始讨论说,有的时候有些同学做好事,只是为了被表扬。他们对那些在外彬彬有礼,在家粗鲁无礼的人表示很愤慨。他们回想起符·奥谢耶娃的小说“魔力语言”。当教师问,为什么“谢谢”和“请”这些话具有魔力,一个学生回答说:“如果一个人说出这些话,说明他是非常有礼貌的人。”另一个同学表示反对:“如果一个老人需要帮助,他没法上台阶,你可以礼貌地对他说‘您好’,却没有帮助他。那就只是口头上的礼貌而已。”

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对立:一方面,为自己同学的高尚行为和谦虚精神而高兴,感到敬佩;另一方面,对那种为了表扬而去做好事的虚伪的人感到愤慨。

当教师注意到,学生在对人的各种行为的评价上出现对立的感情时,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些情感,并且依靠他们,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道德水平。感情的对立——这是感情的本质属性之一。感情——是对某一个人、对他的所作所为、对自然界、对艺术作品以及对其自身的情感态度。

在谈到感情时,您同时使用了提升“审美”、提升“道德”等词。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偶然的。

确实!审美水平的提升和道德水平的提升是密不可分的。对于美的欣赏可以让人变得更加高尚,美能唤起人的善良的情感,比如同情心、忠诚、爱、温柔等。感情会成为人们行为中的一种积极力量。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这正是艺术的使命所在。他曾经这样写道:“正如知识的完善过程一样,即更真实、更需要的知识排挤出错误的、不需要的知识,同样,借助艺术提升情感的过程也是如此,即以更高尚、更善良、更为人们福利所需要的情感排挤出低级的、不善良的、不为人们福利所需要的情感。这正是艺术的使命。”

艺术教育对于学生起着多么巨大的作用啊!可这种作用经常没有加以充分利用或者利用不当!

传统教学法有一个很明显的弊端,就是没有向学生揭示出艺术特有的珍贵性,把所有都归结到内容和情节,而艺术形象,即艺术所特有的属性,却没有纳入学生的认识范围之内,似乎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内容。

作为低年级的教师,我们一直以来不得不这么做。需要说的是,我对这种教授阅读课的方法很不满意。我感觉,教师参考用书里的那些规定,最主要缺失的一点是,使此项工作充满生活气息的东西。

为了更具体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以阅读《狐狸巴特尔季耶夫娜》这篇文章为例,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加以对比。我们先把课文通读一遍,然后请大家结合课文及课后习题加以分析。

狐狸巴特尔季耶夫娜

狐狸狐狸牙尖嘴长,双耳翘翘,尾巴垂垂,一身皮毛软又厚。

狐狸狐狸真漂亮,皮毛蓬松,浑身金黄;身上穿着白背心,颈上戴着白领带。

狐狸走路静悄悄,一步一鞠躬,尾巴毛茸茸,眼神露温柔,脸上带笑容,洁白牙齿在外头。

聪明狐狸会打洞,进进出出几个口,仓库卧室分清楚,地上干草软又厚。都说狐狸是好管家,其实是个女强盗,专吃小鸡和小鸭,还有家兔和大鹅。

下面是讲解这篇课文时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向学生提出下面的问题:

读一读,狐狸长什么样的?

狐狸有哪些习性?找出来并读一读,狐狸是怎么走路的,怎么看的。

狐狸真的善良吗?举例说明。

确实,这些作业和问题完全是围绕课文内容的。那么,可不可以在一年级课堂上,尝试引导学生去感知艺术形象和塑造艺术形象的语言手段呢?

当然,在一年级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初步去理解文艺作品的特点。但是,既然实践已经证明,一年级学生能够理解最简单的艺术形象,能够明白一定的情感表现手法,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向前再进一步呢?此外,孩子们接受文艺作品时,心情明显是十分满意的。

按照俄语教学法的规定,对于情感性、表达性的语言手段的学习工作,要稍后进行。

但是,如果能向学生深刻地揭示出文学作品的内涵,那么阅读课的内容就会变得大大丰富起来,俄语的丰富也将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完全正确!我们早在一年级时就引导学生走进情感性、表达性的语言手段的宝藏了。特别是在学习《心爱的奶牛》这首民歌时,我们就是这么做的。

心爱的奶牛

(民歌)

我多么喜欢我心爱的奶牛!

我多么高兴为你收饲草!

吃吧吃吧,我心爱的奶牛,

你要吃得饱饱的,我心爱的奶牛!

我多么喜欢我心爱的奶牛!

我多么高兴喂你喝水!

喝吧喝吧,我心爱的奶牛,

我将收获更多的牛奶。

在读这篇课文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弄懂并感受到,语言手段所表达出来的对奶牛的态度。女教师向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小姑娘说kopoByшka(心爱的奶牛),而不说kopoBa(奶牛)?”学生们回答说:“这意味着,小姑娘很喜欢奶牛,非常爱它。”就是用这样的例子,引进一些最基础的因素,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运用一定的语言手段来表达对文章中的人物的态度。

《狐狸巴特尔季耶夫娜》这篇课文就提供了这种可能性,除了上述提到的,还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故事中对人物各个方面的描写和性格的转折。女教师向学生们提出了这些问题:“为什么说狐狸‘尾巴垂地,一身皮毛软又厚’?”“作者一开始是怎么描写狐狸的?”学生们回答说:“很好”“很温柔”“很漂亮”。女教师请孩子们再找出其他的词语,看看作者是怎么描述狐狸的。

教师接着问:“作者后面是怎么描写狐狸的?”学生们注意到了对狐狸性格描写的转折:“……其实是个女强盗,专吃小鸡……”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注意到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手法来描述故事主人公的方方面面。可以说,这是教授文学性课文前进的一大步,丰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年级课上,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作品的思想意义、文章结构,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语言的描写和表现手法。

二年级学生是否可以接受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

教学实验的经验表明,如果从学生一开始入学起,就按我们今天所谈的方式进行教学,即逐渐地引导学生前进,教导他们,那么等到了二年级,很多事都会成为可能。

很想听您说说,应该怎么样使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与文章结构之间的关系。是否能以某篇课文为例进行讲解?

我们就以列夫·托尔斯泰的《兄弟俩》为例吧。

兄弟俩

兄弟俩结伴去森林里旅行。正午时分,他们在树林里躺下休息。等他们醒来的时候,发现身旁的石头上写着什么字。他们开始辨认,只见上面写着:

“找到这块石头的人,允许他直接穿过树林,向日出的方向走。树林里会遇到一条河,让他游过河,到达对岸。他会看到一头母熊和几只小熊,直接从母熊身边抢走小熊,然后直奔山里,头也不要回。到山上会看到一座房屋,在那里将会找到幸福。”

兄弟俩读完石头上的字,弟弟说:“我们一起去吧。说不定,我们游过小河,把小熊抱到房屋那去,就能找到幸福。”

哥哥却说:“我不去森林里找小熊,建议你也别去。第一,没有人知道,石头上写的是真是假;说不定,这些只是恶作剧。而且,也有可能我们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即便写的属实,我们走进森林里,天已经黑了,我们找不到那条河,就会迷路。即便找到那条河,我们怎么游过去?万一,河面很宽,河水湍急呢?第三,即便游过河去,从母熊那夺走小熊难道是件容易事?母熊会把我们撕碎的,我们只会白白送命,还找什么幸福啊。第四,即便我们抢到了小熊,我们也没法一口气跑到山上。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上面没有说,我们将在房屋里找到什么样的幸福呢?说不定,那里等着我们的幸福,对我们来说根本毫无用处。”

弟弟又说:“我不这么认为。谁会无缘无故在石头上写这些内容。而且一切都写得很清楚啊。第一,如果我们尝试的话,并不会有什么坏处。第二,如果我们不去,而别的看到这个石头上的字的人,就会去找到幸福,而我们只会一无所有。第三,不去经历不去努力,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第四,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我遇事害怕退缩。”

哥哥说:“俗语说得好,追求不切实际的幸福,反而忽略了眼前的平凡生活;还有句是这么说的,不要许诺给我天上的仙鹤,我只要触手可及的麻雀。”

弟弟回答说:“我听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还有人说,坚如磐石者,水无缝可入。依我看,我们得去。”

弟弟去了,哥哥留了下来。

弟弟一走进森林,就看到了那条河,他游过河,到达对岸,就看见母熊。母熊正在睡觉,他抱起小熊,头也不回地朝山上跑。刚跑到山上,迎面走过来一群人,他们驾着马车,带着弟弟回城,并拥立弟弟为王。

他在王位上坐了五年。第六年,另一个更强大的国君向他宣战,攻占了他的城池,把他赶下了王位。弟弟又开始流浪,回到了哥哥身边。

哥哥住在一个小村庄里,不富有,但也不贫穷。兄弟俩见面分外高兴,各自诉说自己的生活情况。

哥哥说:“你看,我说得没错吧,我一直以来生活得安静舒适,而你虽然曾经为王,可却受尽了折磨。”

弟弟说:“我一点都不后悔当年跑进森林,跑到山上。虽然我现在过得并不好,但是我的人生有值得回忆的东西,而你呢,却没有什么值得追忆。”

读了这篇课文后,可以向学生提出哪些问题,布置哪些作业呢?

问题和作业题如下:

“你更赞成哥哥还是弟弟?为什么?”(www.xing528.com)

“标出童话里的谚语。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复述一遍童话。”

应该怎么评价上面的问题和作业题呢?他们是否能引导学生朝着我们刚才所说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能不能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

第一个问题(“你更赞成哥哥还是弟弟?为什么?”)似乎触碰到了童话的中心思想。但是问题的表达形式,却有可能导致学生偏离作品,而单纯去争论究竟赞成哥哥还是弟弟以及原因,这就会取代对童话本身的讨论。其实,作品的中心思想是非常明确的:它赞成弟弟的做法,因为弟弟勇敢、果断地去克服任何困难,斗志昂扬地生活着,而不是苟且偷生。哥哥的那些言论都是作为和弟弟对生活的理解的对立面来写的。这意味着,问题根本不在于同意谁以及为什么。

您刚刚不仅谈到了作品的中心思想,还谈到了作品的结构和艺术形象。

《兄弟俩》这篇童话的内容,可以用干巴巴的、毫无形象性的几句话就概括掉。但那只是空架子,和洋溢着兄弟两个人活生生的思想和感情的原文内容毫无共同之处。“复述一遍童话”这道习题,恰恰会让学生将一篇富有艺术性的文章变成没有血肉的空架子,因此,从教学的角度来看,这道作业题不可取。

文章中,以对照哥哥和弟弟的议论的形式,将弟弟的崇高理想与哥哥的庸俗生活准则相对比。哥哥的话里充满了怀疑,对无法克服的困难的想象,而弟弟的话里充满了果敢和克服任何困难的决心。

经验表明,学生自己是能够察觉到这种对立的。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通过穿插讲解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证明自己的猜测,而不是和盘托出现成的答案。学生一旦抓住了童话的中心思想,也就弄清了作品的结构。这里采用了交替的写法:“哥哥说”“弟弟说”,然后讲弟弟是怎么生活的,哥哥是怎么生活的。结尾处同样使用了交替的写法,“哥哥说……”“弟弟说……”。

这篇童话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结构呢?

之所以这样采用这样的结构,是要用艺术的形式对比出弟弟的理想和哥哥的人生观。兄弟两人的对话也采取了同样的写法:“第一……”“第二……”,这样就更加鲜明地对比出两人的形象。这种交替的写法特别有力地强调了兄弟俩思想上的深刻差异。同时,语言手段也是为这一点服务的:弟弟的话言简意赅,而哥哥的话冗长拖沓。所有这些艺术手法塑造出了兄弟俩的形象。无论是对比的写法,还是童话的结构、语言的特点等,都是往同一点上集中,即童话的中心思想:弟弟所代表的那种人生观是值得赞扬的。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文学作品之前,首先自己要分析吃透。只有这样,才能把应有的注意力放在集中关注艺术形象上,从而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正是这种通过艺术形象感染学生的性质,使得文学作品和造型艺术有相通之处。

我不止一次地听说,小孩子是没法接受造型艺术的,在这上面浪费时间非常可惜。他们说,还不如让学生多做点俄语和数学的补充习题。我无论如何也无法同意这种论调。我经常观察到,人们总是试图用空洞的说教来向学生灌输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和爱国主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会发现,这些老生常谈已经让学生感到厌烦了。学生们虽然听着这些说教,但是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因为没有触碰到他们的感情。

艺术不仅影响学生的理智,也影响他的情感,艺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念。娜·康·克鲁普斯卡娅一直以来非常强调这一点。越是以情感为基础,信念就越是坚定。所以,艺术才能在道德教育中起这么大的作用。

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学生在看过一幅名画或者读了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后,教师马上就会要求学生将其与自己的行为联系起来。对待艺术作品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上起的作用,采取这种简单化的方法是非常错误的。从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到作用于学生,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但归根结底,深刻的内心感受会成为行动的诱因。学生内心产生的感受,原本可能在其道德面貌的形成时,为他的行为活动带来某些良好的结果,但是经过翻来覆去的道德说教后,反而抹杀了学生的新鲜感受。因此,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在《怎样给学生讲述列宁和应该讲些什么》一文中提出,少喊一些口号,多讲一些简单的、易懂的、打动人心的故事。

低年级阶段,向学生介绍造型艺术时,仍只是局限于对少数几幅画的复制品进行最简单的认知。还可以再做些什么?根据我的观察,造型艺术作品对于学生们很有吸引力。很有可能,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兴趣。

在不影响其他学科的前提下,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扩大学生认知绘画作品的范围,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呢?要知道造型艺术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之一,具有很大的教育影响力。

也许,在向学生介绍绘画作品时,需要有一定的顺序性,因为绘画作品是多种多样的。

体裁的区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绘画里,所谓的体裁是指绘画的各种风格。它们的不同是由绘画内容决定的。现如今,比较流行的是风俗画(也称为写实画)。这种画的特征就在于,画面上呈现的是画家同时代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这种体裁的画,可以帮助人们在多样性的呈现中认识和思考人们的生活。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彼罗夫的《捕鱼》和舍万德罗诺娃的《在农村图书馆里》等都属于此类。

看来,生活写实画最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否应该从这类画开始介绍?

您考虑得很正确。不过这种体裁的画也需要鉴赏能力。

这是指什么呢?

人有可能视而不见的。对于可以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东西,人们常常会不经意间错过。他们的目光似乎只是从表面掠过而已。只有仔细观察一幅画的细节和结构,才是真正地将它当作艺术品在欣赏,而不是大致看一眼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渐渐学会感知绘画。对艺术珍品来说,除了具备热爱之情,还需要具备观察力,而教师在发展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上大有可为。当然,专门做观察力的训练是不可取的,但是应该利用学习过程中一切的可能性。在参观考察中,在劳动技能课上,以及在其他很多门课上,都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但是欣赏画作的细节和结构还需要注意一些特点,教师需要记住这些。

低年级阶段,在训练语言能力时经常会用到一种挂图。现在我很明确的一点是,学生在观察这种挂图时,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及相互联系的能力并没有得到重视。实话说,我自己过去就没有重视这种可能性。比如说,在一年级课堂上,我只要求学生讲出图画的内容,找出图中的主要东西。

当然,感知和描绘图画的情节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学生能注意到画面上描绘的事物各个方面的特点,那么这不仅不会妨碍对情节的感知,反而是大有益处的。这在一年级就可以做到了。一开始,教师的提问起主要作用,而到后来,学生独立观察绘画的成分会渐渐加大。

我们以一年级的某节课为例,来看看学生辨认细节是怎样进行的。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言语能力,需要将完成这项任务和仔细观察绘画有机结合起来。此时是一年级的第二学季,学生已经积累了某些观察的经验。

课堂上使用了一幅《棕色的家禽》挂画。这是一个养着家禽的院子。狐狸抓到一只母鸡,叼着两脚腾空的母鸡飞奔着。很多只火鸡、母鸡、鸭子吓得四处窜逃,鸡飞鸭跳。一只公鸡吓得飞到了木桶上,高声鸣叫。门口来了一个女人,一脸惊慌。

《棕色的家禽》挂画上呈现的事件有一个特点,就是其中有很多急剧的动作。仔细观察画面就会发现很多不易发觉的细节:散落在地上的羽毛,狐狸逃走的姿势特点,等等。

女教师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回答。但大部分的回答是学生独立观察得来的(下面的每一行就是每一个学生的回答)

“狐狸拼命逃走”

“它跑得飞快。”

“它伸出腿,换一只腿接着跑。”

“狐狸好像蜷缩着前腿飞奔起来。”

“它的耳朵紧贴着头,尾巴竖得笔直。”

“尾巴摆动着。”

“尾巴像烟囱。”

“爪子向四面伸开。”

“母鸡在挣扎着。”

“地上落了鸡毛。”

“公鸡飞到木桶上,大声鸣叫,老奶奶赶出来了。”

“母鸡吓得四散逃开。”

“火鸡飞到了半空中。”

这堂课有力地佐证了,一年级就可以开展很多工作,帮助发展学生观察绘画细节的能力。这种能力将为感知造型艺术作品打下基础。

不过有一点我不太明白:为什么不一开始就用著名画家的作品,而是先让学生从观看直观教具中获得分辨细节的能力呢?

我们先来谈谈造型艺术的特点,才有可能对您提出的问题做出更为完整的回答。应该注意的一点是,直观教具是为教学而专门设计的。可以说,它是以小孩子为对象的,因此简化了对事物的描绘。根据这些特点,人们就把为发展言语而设计的直观教具,也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上了。

我想继续刚才关于绘画体裁的谈话。这将有助于我们这些教师在向学生介绍造型艺术时,目标能够更加明确。

最流行的一种绘画体裁是——风景画,也就是说对大自然或者居民点、建筑物的描绘。列维坦的描绘俄罗斯大自然的风景画非常有名,同样的还有苏联画家尼斯基的风景画。风景画可以而且有必要纳入低年级学生认知绘画的作品之列。

我有点不太明白,为什么这么有必要让学生欣赏描绘俄罗斯大自然的风景画。儿童就生活在俄罗斯,在他们参观、散步、去夏令营、去乡下别墅的过程中,自然就可以看到这些景色。亲眼看到的景象不是比风景画更生动、更鲜明吗?

当然,从自然界直接得到的印象可能会非常鲜明。与大自然的交流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关于这一点我们已经谈论过。但如果把造型艺术作品当成直观教具来用,借助它来呈现那些不能直接感知的自然景象,那就是错误了。对于我们熟悉的,甚至是司空见惯的自然景物,画家却能展现出它美的新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以前未曾注意到的美,并为之赞叹不已。

列维坦的画作《三月》就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明。我们曾经见过多少次春天湛蓝的天空,微风吹拂下的余雪,柔和阳光下苏醒的小白桦!而在画家的创作中,那些细微之处、那些具体的结合、色彩的和谐,不仅表现了春日那一刹那的无可复制的美,也激发出我们欢乐,甚至是狂喜的情感。不仅如此,绘画还教导(这里运用的是本词的最高意义)我们理解和热爱家乡的大自然。而对家乡大自然的热爱,正是热爱祖国的一部分。这意味着,风景画里包含着巨大的教育力量。

遗憾的是,在对低年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造型艺术、音乐作品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您指出教育上的形式主义的这个缺点,是完全正确的。文学、造型艺术、音乐,只有在向学生展示出艺术形象,揭示出艺术形象中体现的崇高思想和情感的时候,才能具有强大的教育力量。

历史画也有非常大的教育力量。希望您也能谈谈这方面。

在艺术学中,这些画属于历史体裁。他们反映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或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这类体裁的画作包含着重要的有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内容。例如弗·谢洛夫的名画《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就属于此类。

根据我自身的经验,这幅画给学生的印象非常深刻。我让三年级学生观看这幅画,学生们观察到很多细节,让我觉得非常高兴。确实,他们之前已经看过不少名家名画的复制品,所以他们掌握了一些欣赏艺术珍品的经验。

学生们注意到了列宁的手势,他一只手向前伸出。他们说,弗拉基米尔·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了,他好像在指出,苏联人民将要走一条非常伟大的道路,他们将要建设新生活。在这条道路上他们将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人民一定能够克服,人民的生活将会变得光明而幸福。学生们也没有忽略画面上在倾听列宁讲话的人们:作为这一重大事件的亲历者,他们因为这一伟大的事件而激动万分、心情澎湃。他们的面部流露出赞颂的表情和克服一切困难障碍的决心。人们紧紧靠近着列宁。人群围成一圈,好像表明人们将紧密围绕在领袖周围,响应领袖的号召。

关于这幅画,当然还有很多可以讨论。您的三年级的学生对它的感知,有力地证明了低年级儿童也可以深刻而细致地(就他们这个年龄来说)理解和体会这幅画。令人欣喜的是,学生大大进步了,不只停留在对情节、画面的肤浅感知。学生实际上理解了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等细节所包含的特定意义,它们不是偶然的,而是蕴含了事件的重大意义,表现了一种强有力的革命激情。学生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他们按各自的方式,都把这幅画当成艺术作品来欣赏。关于列宁是怎么样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的,可以让学生来进行讲述。讲述也能够对学生产生深刻印象。造型艺术的特点就在于,它能够能把人物、风景、事件等变成看得见的东西:这里描绘的只是一瞬间的情形,但我们能够看到所有的细节。正是这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激发着我们的情感和思想……

当人们谈论艺术的时候,会经常特别强调它对发展情感的作用。但要知道,艺术也同时给人们许多关于事件、人物和风景等的知识。特别是对于历史体裁的画作和描绘我们所不熟悉的风景画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

当然,造型艺术也教给我们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和我们内心的情感,尤其是审美情感,是不可分割的。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即欣赏美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内心感受。

当然,学生的情绪状态,随着画面内容的不同,是有各自的特点和细微差别的。我想说说三年级学生在学年初欣赏彼罗夫的名画《钓鱼》时的情形。顺便提一下,在这幅画里,生活的场面是在风景画的背景上表现出来的(这种体裁间的相互结合是相当常见的)。

下面是三年级学生们的发言(我引用的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的发言,先谈自然景色,然后谈捕鱼的人)。

“清晨。太阳开始露出来了,甚至还没有露出来,只是透出几许光亮。”

“这幅画上画的是清晨的景象。阳光从树林间透过来。河面上漂着雪白的睡莲。一切都那么安静。”

“太阳还没有出来。东方笼罩着浅黄色的雾气。连河水都透着一点粉红色。”

“清晨。河岸边漂着雪白的睡莲,它们已经绽开了丰满的花瓣。两岸长满了青苔。晨光从小山坡上的树林间穿过来。”

“鱼漂突然动了一下,捕鱼者赶紧探身向前。他的脸高兴……和善。”

“垂钓者静静等待着,他觉得,好像有鱼儿咬鱼钩了。垂钓者很喜欢钓鱼,他经验丰富。离他不远处,还坐着另一位垂钓者。我感觉,那个人对钓鱼这件事有些冷淡。”

“垂钓者安装好鱼钩,然后等着鱼上钩。他满怀紧张地等待着。垂钓者的脸上露出笑容,这笑容是那么愉悦,好像他随时都可以钻到水里去捉鱼。”

有意思的是,昨天的二年级学生,如今已经在思考画面上的光线和阴影的关系(“阳光从树林间透过来”“太阳开始露出来了,甚至还没有露出来,只是透出几许光亮”)。学生不仅注意到了他们在画面上找到的颜色,还看出了色调的不同(“东方笼罩着浅黄色的雾气”“连河水都透着一点粉红色”)。

低年级学生在欣赏希施金的名画《橡树》的复制品时,也表现出了这种品质。我引用两个学生的评论如下:“太阳的光芒,照亮了整个森林和林中空地。树木投下一片影子。在太阳的照耀下,小草好像也被笼罩着金黄色。”“青草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林间空地上阳光灿烂,树木也闪着光亮。天空被阳光染成一片玫瑰般的红色。”

由此可见,学生们在理解绘画的光影方面进步巨大,而光影是绘画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

学生在对色调的细微差别及其对物体的受光度的依赖性的理解上,也有同样的情形。

需要承认的一点是,在我们进行谈话的时候,我曾在心里暗暗疑问,是否有必要去钻研这些细节呢,学生只要能够理解画的情节,不就够了吗?现在,听到那些才读两年书的学生们的描述,我才明白,艺术帮助他们的精神成长得多么迅速。

低年级学生在对绘画的理解上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如果在二、三年级时,学生看过彼罗夫、瓦斯涅佐夫、列维坦和波列诺夫的画作,那么,我们认为,下一学年就可以向他们介绍列宾的画了。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较大发展和欣赏绘画作品上所积累的经验,将有助于他们正确地认知诸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样复杂的作品。

自然,学生们会谈到,列宾多么真实地表现了劳动人民在革命前的艰难生活。但学生们并没有停留在此。纤夫——共十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与他人迥异的,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沉重的负担。比如说右边第四个吧:他用尽全身最后的力气,双臂交叉,身体完全倾向地面。他的脸,晒得黑黝黝的,看他的眼睛,看他半张开的嘴,就知道他已经筋疲力尽,痛苦不堪了。中间那位还是个很年轻的纤夫:他还没有适应这么沉重的劳动,他步履不稳,而这使得他更加艰难——他没有像老纤夫们那样,双臂下垂,而是双手紧抓着皮带,这使他非常不自在,他的脸上露出疲惫的神情,同时也像是在抗议。学生们对左起第二位纤夫谈得最多。这个纤夫也感到沉重,但是他并没有被沉重的苦役压倒。他的双臂自然垂下,脚步平稳。他的脸上没有露出丝毫绝望或者痛苦的表情,而是凝重的沉思。也许,他正在思考劳动人民的命运,坚信着解放就会来临。

当然,学生能够如此深入地研究这幅高水平艺术杰作,已属非常难得。这些已经一再证明,如果教师不引导学生去接触真正的艺术,而把全部精力都放到俄语、数学的技能和技巧训练上,那么,低年级的学生无论如何也做不出这么有意义的事,简直是天方夜谭。

您对于小学教学的缺点的评论,可能有些夸大了,但是从实质上来说,您确实是正确的。

我想再回头谈谈学生观看列宾的画的那节课。当学生对这幅画发表见解时,教师向他们讲述了列宾以及其他伟大的画家是怎样细致地研究画面上所要描绘的现实生活的。列宾在构思《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画及后来的创作过程中,多次到伏尔加河上去,和纤夫们一起生活。他不仅观察他们的劳动和日常生活,还和纤夫们交流,努力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体验他们的所想所感。

教师在学生刚看过画作,印象还非常深刻的时候,向学生揭示了创作过程的重要方面。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教师讲解,列宁对于艺术的首要要求是真实性,要深刻真实地反映生活。

了解列宁对文学和艺术的态度是多么重要啊!这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娜·康·克鲁普斯卡娅在关于列宁的回忆录里这样写道:“我去西伯利亚的时候,随身带了普希金、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等人的作品。弗拉基米尔·伊里奇[1]把它们和黑格尔的作品一起放在床边,到了晚上,就一遍又一遍地研读。他最喜欢的作家是普希金。”[2]

列宁对造型艺术和音乐高度评价,非常喜爱。娜·康·克鲁普斯卡娅从克拉科夫给玛·亚·乌里扬诺娃[3]写的信里,关于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这样写道:“……他从熟人那里捡到特列季亚科夫画廊的展品目录,也会反复钻研。”[4]

早在童年时期,列宁就非常喜爱音乐。“……他终生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并且非常精细地去把握音乐、理解音乐。”季·伊·乌里扬诺夫[5]这样回忆列宁。

高尔基写道:“有一天晚上,在莫斯科,在叶·彼·彼什科娃的家里,列宁听到了以赛亚·多波洛文演奏的贝多芬奏鸣曲,他说:‘没有什么比《热情奏鸣曲》更好了,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美妙的天籁之音。我常满怀骄傲又不无妒忌地想:多么美妙的人间奇迹啊!’”[6]

造型艺术和音乐艺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通过艺术形象对人产生影响。在音乐中,艺术形象是依靠声音手段来塑造的。音乐作品中最重要的基础是旋律,也就是说,是结合成一定整体的、结构完整的声音的有序的组合。

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现学生对音乐课不感兴趣。当我想找出这种现象的原因时,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我觉得教学法并不是一切都很完善。

您的猜测是正确的。遗憾的是,学校里的合唱,听起来往往是单调乏味的高声喊叫,是把旋律生硬地分成一个个重读的音节,缺乏了柔和的过渡,缺乏多样化的音调。这样的歌唱不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音乐课对于他们来说反而成了沉重的负担。

我认为,如果把合唱课与欣赏音乐结合起来,就可以把合唱变成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避免上面所出现的状况。

怎么样才能“把合唱课与欣赏音乐结合起来”?是不是学生学唱什么歌曲,就让他们听这首歌曲?

我指的是另一层意思:让学生专门欣赏音乐。如果教师会演奏乐器,就用钢琴弹奏短的曲子给他们听,否则就借助录音机、唱片机等。比如说我教的一年级学生,在第四个学季的时候,除了教他们学唱歌,还会让他们听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古老的法兰西小调》和《波尔卡舞曲》等。这些曲子都是用钢琴弹奏出来的。

欣赏音乐有助于发展和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陶冶艺术情操,也有助于演唱歌曲。经验表明,先让学生听几遍歌曲,再让他们学习演唱的教学安排是合适的。在第三个学季里,除了学唱的歌曲外,还让他们欣赏了《天空之歌》(斯塔洛卡道姆斯基作曲)、《滴滴答答》(列维娜作曲)、《春之曲》(乌克兰民歌)等。

学生很爱哼唱他们听过的旋律,教师也非常鼓励他们这么做。在特·尔·别尔克曼和克·斯·格里辛科合作的《音乐教学中学生的音乐发展》一书里,记载了这一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工作经验。

遗憾的是,人们往往把低年级的音乐教学课看得过于狭隘。只要掌握一些唱歌技巧就够了,而没有和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还有一种偏见是,将乐感不好的学生看成是没有希望的人。

乐感不好这一点,被认为是某些学生不能很好掌握唱歌技巧的原因。在特·尔·别尔克曼和克·斯·格里辛科的书里,用强有力的事例向人们证明:那些乍看起来似乎完全没有能力掌握唱歌技巧,并且在音乐发展方面几乎毫无希望的学生,竟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萨沙就是被认为是“毫无希望的”学生之一。但是经过两年的教学,他进步巨大。应该说,萨沙和其他几个学生,顺便提一句,对某些个别技巧的掌握不是很均衡。对于萨沙来说,靠想象力来区别音调的能力,比他的发声(即准确地按照音高发出乐音)的能力发展得更快。

按照我的理解,需要在学生的音乐发展和一般发展上下功夫,这是使学生在掌握唱歌技巧方面取得快速进步的必要条件。

确实如此!音乐课不应局限于自身专门的内容,还应该发展学生的专心致志、精力集中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演唱歌曲和聆听音乐给学生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提高了他们的精神境界。下面是我观察到的一个例子。在二年级的一节课上,女教师似乎不经意间用钢琴弹起《摇篮曲》,这个曲子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了。有几个学生一听到曲子,在完全没有外界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跟着轻声哼唱起来,然后又有其他同学加入,紧接着全班一起唱起来——柔和、悦耳、动听。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他们对音乐的这种敏感性说明了,音乐已经进入了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

确实,对音乐之美的感知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还是有必要给学生讲授一些关于音乐作品以及作曲家的知识,二者并不互相排斥。

不仅不互相排斥,而且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后,才能欣赏音乐之美,这是先决条件之一。如果学生不会欣赏画作,他就不能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来感知。如果学生不会欣赏音乐(为了能够欣赏音乐,就必须掌握音乐特点,哪怕只是基本的知识),那么对音乐的感知就会非常贫乏。

教学实践表明,在正确进行音乐教学的情况下,一年级学生就已经能够分辨出欢快的、愉悦的、忧愁的、悲伤的等不同的乐曲。二年级学生已经能够体会不同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格里戈)所谱写的华尔兹舞曲的韵律结构的特点,能够区分出作品中的各个对比部分。

音乐课多半是专业教师授课的。带班的教师对音乐教学的情况并不是非常了解。是否有必要了解呢?如果要深入了解音乐教学和其他音乐课业的情况,是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的。

当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干预音乐教学的专业问题,但是同样能够把音乐教学与向学生介绍造型艺术、文学艺术等相结合,实际地解决美育的问题。

【注释】

[1]列宁的名和父称。

[2]《回忆列宁》,亲人回忆录。第1卷,莫斯科: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1968年版。

[3]玛·亚·乌里扬诺娃是列宁的母亲。

[4]娜·康·克鲁普斯卡娅:《教育文集》,第11卷,第151页。

[5]季·伊·乌里扬诺夫是列宁的弟弟。

[6]《高尔基选集》,第17卷,1952年版,第3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