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习诗赋的重要性及内容要求

学习诗赋的重要性及内容要求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9]歙县人太学生方宝俭女方婉仪,学诗于父、姑方颂玉和沈姓学师,“幼承家学,即工半格诗”。其三,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以识字和掌握常识为主,习学诗赋与经史并进,要懂得义理、仪礼、典故,能够写作诗文绘画。其四,幼女少女珍惜光阴和学习机会,多能苦学苦吟,像十岁陈珮、十一岁方芬就能写出像样的诗句。

学习诗赋的重要性及内容要求

这是乾隆间休宁人金宣哲《思亲》:“弱龄处深闺,父母最有恩。命我近笔墨,经意为讲论。”接着写道:“占易识大象,习礼明周官。诗列右丞席,文窥昌黎藩。女红既弗责,所得惟古欢。及笄上京华,迨吉烦婚嫁。”[41]她的父亲金渭以寄籍杭州仁和中举,出任江西吉水县令,直到她出阁,均致力于教她学习文化与写作,不仅读常识性的书籍,连《易经》《周礼》都熟读,作诗推崇王维,写文以韩愈为典范,为了读书,父母对她女红要求不高,就此特别感谢父母恩情。歙县人庠生徐芳沅女儿徐七宝(1735—?),三岁认字,五岁识字数千,并解字义,九岁熟读“四书”,《毛诗》、小学,“授以唐宋诗集,而性尤爱宋诗”,十六岁病中读《朱子》。[42]绍兴人、县令陈畴的女儿陈玉瑛,自幼熟读《古诗源》《山海经》《列女传》及名人诗集。二十岁出嫁婺源程式濂。[43]歙县人国学生方国祥,教女儿方彦珍读书作诗,方彦珍七八岁就懂得四声,十岁后学写诗。[44]歙县人吴绣砚(1723—1785),是恩赠通政使吴竹斋第三女,进士吴华孙女弟,她因系晚生女尤得母爱,“幼习诗书,间通文艺,与侄绶诏、恩诏同塾。”[45]

休宁人查世英,诗人查望女,“得家教,七龄即颖慧,读书破万卷”[46]。婺源人王纫佩(1853—1891),“六岁入塾,能日诵数百言……习针线刺绣之暇,浏览书籍,通文意,旁涉相人书”[47]。著作《绣余集》的黄克巽,父亲曰瑚是学问家,与颜李学派的李塨交游。黄克巽“幼聪慧,喜为诗,一字未安,即竟日亡食”[48]。真是勤学苦练。天长人进士陈于豫的女儿陈珮(1707—1728),“聪明能读书,父母绝怜之”。十岁吟出“惜花有梦疑春雨,爱月多情怕晚云”的诗句。[49]歙县人太学生方宝俭女方婉仪(1732—1779),学诗于父、姑方颂玉和沈姓学师,“幼承家学,即工半格诗”。所作《记得》:“记得当年拢笄年,春宵坐月百花前。谢家小妹王家姊,手弄窥窗白玉钱。”[50]三字经》有句:“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方婉仪是熟记于心了。歙县人吴淑娟(号杏芬女士,1853—1930),举人、教谕吴鸿勋之女,乃父为名画家,从父学画得家传,所谓“自幼秉承尊甫画学,所作百家图,一时名流题咏殆遍”[51]

桐城人知县方维翰在女儿方芬(?—1805)年幼时就教她“诵读,年长于书无所不览”。十一岁舟行阻风,吟成七律:“大风彻夜舞狂漪,正是扁舟系缆时。两岸霜枫萦远梦,一帆寒雨乱乡思……寄语石尤须早息,扬舲稳渡莫教迟。”又从处州知府、叔父方维祺的幕客金棕亭、储玉琴学诗,后来婚配于歙县人程约泉。[52]祖籍歙县、寄籍平湖、通判鲍怡山有四位千金,适有善长山水花草画的徽州老诸生程之廉游历平湖,遂令女儿拜他为师,学画花草,其中鲍诗学得最好。[53]仁和人龚丽正任苏松太道,其夫人段训为女儿龚自璋聘请归佩珊教诗,龚自璋著有《圭斋诗词》。[54]汪嫈幼年从师乾隆间扬州两大名诗家之一的黄秋平,及其夫人张净因,领会到“学诗专务实工,不恃妙悟”的真谛。[55]结缡歙县人程绮堂的扬州甘泉人朱兰,著《梦香集》,学画于父亲朱瑶襄挚友袁慰祖(竹室),学诗于原籍丹徒移居江都的王豫(号柳村)。[56]婺源人、侨居扬州的金芳为女儿金环秀学习写诗,请俞补之教导,少女环秀吟成《留香小草》。[57](www.xing528.com)

各个徽州才女在娘家的读书习作情形,归纳起来有几个共同点,其一,出生在读书人家,不少是有仕宦、功名的,父母本人有条件教闺女读书,父亲亲自教,母亲也教。父母不辞辛劳,让女儿有文化,成为徽州才女成才的先决条件。其二,聘请师傅教导,师傅有男性,也有女性,他们教学的内容,诗词之外,主要是绘画,虽说清代读书人应当琴棋书画样样皆通,但是绘画技能难于达到教学水准,是以请专家指导。聘请男塾师的父母,思想开通,非一般人所能做到。其三,学习的内容与要求,以识字和掌握常识为主,习学诗赋与经史并进,要懂得义理、仪礼、典故,能够写作诗文绘画。阅读的书籍,在介绍幼女学习情形中提到若干书名,若从她们当时及后来的作品显示的文学历史经学知识看,她们阅读基础性读物,如《列女传》、“三百千”之类,《诗经》、唐诗、宋词名家之作,基本上是必读的,或选读的。要之,她们具有一些经史和诗词知识。其四,幼女少女珍惜光阴和学习机会,多能苦学苦吟,像十岁陈珮、十一岁方芬就能写出像样的诗句。鲍皋长女、十四岁的鲍之兰(1751—1812),与兄鲍之钟中秋赏月,吟出“若非今夜月,虚度一年秋”的句子,赢得众人的“传诵”[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