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类建设的两种区别

教育类建设的两种区别

更新时间:2025-01-11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以文昌帝君主管人间文运,关乎功名的取得,读书人奉为神灵。曹氏建设竹山书院,由清旷轩、文昌阁组成,清旷轩是讲学之所,文昌阁又名凌云阁,会文之处。伦理教育的物化载体。理坑余氏为维护乡约的职能,建设申明亭,对行为失范的人当众公开训诫,甚至记过。余氏另建明善堂,表彰有善行义举的人士。龙川胡氏有历史文献记载的牌坊25座,现存的尚书坊,系明代嘉靖四十一年建的奕世尚书坊,为胡富、胡宗宪而设,后者是抗倭名将。

文教神灵与书院、义学。人们以文昌帝君主管人间文运,关乎功名的取得,读书人奉为神灵。杜村建有文昌阁,每月朔望士子聚集,祭祀文昌帝君,每年二月初吉举办文昌会,希望培养出家族人才,“添个樵夫下翠微”。明代中期,杜伯衡建立明道堂,聘请阳明学派王几、钱绪山讲学。王氏在婺源建设书院、书屋、义学甚多,有双杉书院、词源书院、二峰书院、骐阳书院、明径书屋、西瀛精舍、海泉精舍、龙池书舍、积积山房、丽泽山房、桂林书馆、桂苑书斋、东璧书斋等,其中双杉书院建于乾隆初年,有田七十余亩,提供族中子弟膏火、会课及赶考费用。龙川胡氏建立龙峰书院、梅林书院。理坑余氏设立文昌阁和文笔造型,文昌阁五开间,三层,层层飞檐翼角,文笔由砖砌成,方形实心,攒尖顶,高约16米。呈坎罗氏在龙兴观内设有文昌阁、魁星楼、文会馆,罗元孙在外经商致富,回乡设义馆,赞助族中贫穷子弟读书。江村建有飞布书院、聚星会馆、瑞金文会、蟾扶文会。曹氏建设竹山书院,由清旷轩、文昌阁组成,清旷轩是讲学之所,文昌阁又名凌云阁,会文之处。阳干金氏在村北焰山建设焰山书院,另设私塾。

伦理教育的物化载体。系功名、节义牌坊和教化亭之类。理坑余氏为维护乡约的职能,建设申明亭,对行为失范的人当众公开训诫,甚至记过。为了维护教化的权威,咸丰元年余氏宗族呈文徽州知府,请求批文,悬挂申明亭,得到知府达某的批准,文云:“查申明亭乃教化之所,即前代乡议遗意,例载森严。凡关风化公件,衿耆执事在亭剖决,所有该处居民人等,各宜敬谨凛尊,如有入内喧哗,并恃横闯闹不法等情,许该约指名禀报,以凭严拿按法究治。”余氏另建明善堂,表彰有善行义举的人士。龙川胡氏有历史文献记载的牌坊25座,现存的尚书坊,系明代嘉靖四十一年建的奕世尚书坊,为胡富、胡宗宪而设,后者是抗倭名将。许村许氏经过申报,在宋代至清代的一千年间受到旌表的女性335人,光绪间在总水口前建立总的孝贞节坊,以前建设的个人贞节坊更多。坑口张氏在柔川村外岭道上立有三座牌坊,为康熙七年的张法孔妻陈氏贞节坊,乾隆八年张大增妻项氏贞节坊,咸丰元年张廷径妻洪氏节孝坊。朱氏在休宁垱金村建造的牌坊,宽9米,高12米,旌表孝子朱元俨。江村拥有牌坊10座,分别为古良臣坊、登庸坊、巡访坊、御史坊、四世一品坊、烈女坊和四座贞节坊。潘氏豸峰村建有孝子庙坊、节妇坊、大夫坊。(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