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享堂、寝堂用于安放祖宗牌位和祭祖仪式,文会所、能干祠是为宗族部分成员设置的;文昌阁、土地庙是为全体族人信仰所用,它们设在祠堂内,表明宗族管理村民的土地神、文星、孔子信仰及其仪式,也意味着宗族主管村民信仰事务。这是循乡俗为迎神赛会设立的“会”,若干家自愿出资结成;每会“各置租数十砠不等”,每年举办一次迎神赛会,在会人户得分胙肉,“俱有定数”[8]。此后每年遴选一人为会首,负责祭祀事宜。
绩溪城西周氏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重新建成宗祠,建筑有享堂、寝堂、厨房,还有文昌阁、文会所、土地庙、能干祠,祠基二亩多,用银多达16800余两。[6]享堂、寝堂用于安放祖宗牌位和祭祖仪式,文会所、能干祠是为宗族部分成员设置的;文昌阁、土地庙是为全体族人信仰所用,它们设在祠堂内,表明宗族管理村民的土地神、文星、孔子信仰及其仪式,也意味着宗族主管村民信仰事务。
名族为社区事务组建专门机构,独姓村的社区事务,自然由该族负责,黟县鹤山李氏为祭祀社神特别在道光十年(1830)集资建立“利济会”,“以备迎神銮卫事宜,一应会规悉有成议”。为会能够持久,先后“呈请前邑宪张及今邑宪谢批准立案,各存在案,庶几业可世守”[7]。休宁金氏“族中‘会’颇多,有一神而二三会者”。这是循乡俗为迎神赛会设立的“会”,若干家自愿出资结成;每会“各置租数十砠不等”,每年举办一次迎神赛会,在会人户得分胙肉,“俱有定数”[8]。休宁荪溪程浩远为崇祀先人程灵洗创立忠壮会,其子参亨制定会规,筹备经费,以为长久之计。此后每年遴选一人为会首,负责祭祀事宜。[9](www.xing528.com)
众姓村和地区的社事活动,其组织管理,乾隆俞修《婺源县志》记叙:“俗重社祭,里团结为会。”[10]因为极其重视社祭,乡里、村里众名族组织专门的“会”,来统一筹划社祭事务,实即众名族组成社祭“会”,共同掌管社事,如歙县元里村的乡社名曰“长庆祭社”,区分为四管,众名族分头管理,程姓后裔而入赘许氏的家族负责“南管”,自元朝初年以来如此管理祭事已数百年。[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