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严禁良贱通婚:捍卫名族荣誉的重要措施

严禁良贱通婚:捍卫名族荣誉的重要措施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徽州世仆制盛行,名族严格维系主仆名分,役使奴仆,严防良贱通婚,也不许成员与贱民结交,对违反者族谱除名,禁止世仆参与社区活动,这些措施,都是为保护名族声誉和地位。名族为控制庄仆,动用群体的力量,非达到目的不可。[120]名族坚守良贱不婚的原则,并有相应的执行措施,对与贱民婚配的族人处以开除出宗的惩罚,如同蔚川胡氏的“削其宗系”严惩。宗族反对婚姻失类,也是致力于自我完善,以保持名族地位。

严禁良贱通婚:捍卫名族荣誉的重要措施

徽州世仆制盛行,名族严格维系主仆名分,役使奴仆,严防良贱通婚,也不许成员与贱民结交,对违反者族谱除名,禁止世仆参与社区活动,这些措施,都是为保护名族声誉和地位。奴役世仆是社会等级制度下的不人道行为。

严格主仆名分与役使世仆。程庭在《若庵集·春帆纪程》说徽州风俗:“主仆攸分,冠裳不容倒置。”[109]主仆名分,明确等级身份,确认良、贱地位,关系至为重大,就如同冠与裳,不得颠倒。可见徽州名族极其讲究主仆名分,不容错乱。《新安竹枝词》有言:“相逢那用通名姓,但问高居何处村。”[110]不必通名报姓,只需知道你居住在那一个村庄就明了你的身份了。原来主仆不能居住在同一个村庄,各自聚居,世仆居住的叫“下村”,是相对于主家的上村而言了。这种情形,连雍正皇帝都知道:“徽州府则有伴当,宁国府则有世仆,本地呼为‘细民’……又其甚者,比如二姓,丁、户村庄相等,而此姓乃系彼姓伴当、世仆。”[111]主仆各有住宅区,严格区别开来,故而只要报出居住地名,听者就会知道你是良民抑或是贱民,不同村庄居民身份界限分明,可见良贱区分之严格程度。这种区分是为役使伴当和防止婚姻失类。世仆服役,婺源等处的三田李氏《家法》,有一条“待庄役”:“各庄火佃每遇正月朔日,无分晴雨,男妇黎明齐赴中堂廊下叩头贺正,毕,祠内值年者给与点心酒饭而回。”“横坂居人每遇清明节须往正四公墓上洒扫洁净,以便各房子孙祭拜。值年者给予点心酒食,事毕方退。”[112]火佃,就是佃仆,是主户的依附民,要为主户服役。除了充当坟丁,在主家婚嫁丧葬诸事中,要无偿听候差使,做吹鼓手、轿夫。[113]作为依附民的伴当,不能报考出仕,不能与大姓平等相称、同坐共食[114],以及参加平民百姓的社区活动,不能出席社区祭典:“一乡之中,建立社坛,岁时祈报,下民厮役,不得与焉。其良贱最易区别。”[115]如若贱民中有人“稍紊主仆之分”,名族中“始则一人争之,一族争之,既而通国争之,不直不已”[116]。名族为控制庄仆,动用群体的力量,非达到目的不可。

“良贱千年不结婚,布袍纨绔叙寒温。”这是《新安竹枝词》的话,注释:“俗重门第,贫富不论。”[117]《橙阳散志》云:“婚配论门户,重别臧获之等。”[118]徽州名族婚姻论门户,千百年不变,此类家训族规甚多。歙县《蔚川胡氏家谱》《规条》中的“重婚姻”规则:“婚姻,宗族之门楣所系至重,故婚娶者不但取其阀阅,尤当择良善。……族女字人……苟利其赀财,以致阀阅不称、良贱不伦者,众议罚其改正,违则削其宗系。”[119]三田李氏《祖训八则》:“谨嫁娶……尤不可贪利,将女字下户。”[120]名族坚守良贱不婚的原则,并有相应的执行措施,对与贱民婚配的族人处以开除出宗的惩罚,如同蔚川胡氏的“削其宗系”严惩。休宁江村洪氏亦然:“支裔有不忠不孝烝淫败类及婚姻庆吊与奴隶辈相为俦伍者,一概逐出。”[121]犯者不得入祠与削谱,就不再是家族的成员,因此族人不敢与贱民婚配。名族如此厉行良贱婚姻之禁是维护自身身份,设若有成员与贱民通婚,便沦入贱类,将遭到社会的指责和耻笑,不仅是笑话当事人,连累及于宗族,诚如蔚川胡氏族规所言,事关“宗族之门楣”,不能让人为此而蔑视本宗族。宗族反对婚姻失类,也是致力于自我完善,以保持名族地位。(www.xing528.com)

名族与徽州世仆制长期延续。徽州世仆希望摆脱贱民地位,如顺治二年(1645)黟县蔡村“仆匪”宋乞暴动[122]康熙祁门县贱民抗争,被视为严重社会问题——“越分挑梁者比比,是为厉阶”[123]。雍正五年(1727)上谕开豁世仆伴当,执行中遇到绅衿、名族阻挠,祁门周姓为李姓世仆,嘉庆十四年(1709)按雍正朝开豁令为良民,但怕李姓不依,照旧服役,道光元年(1821),李姓的李应芳强迫周觉春充当吹鼓手,闹出人命案。[124]名族为维护自身地位,不放弃役使依附民特权,阻碍他们独立运动,起了负面社会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