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大力支援家族家乡,究其原因,自然有家族、故里观念因素,不过任何地方在外行商的人都有这种理念,徽商有什么特别的呢?唐力行、张翔凤的《明清以来苏州与徽州妇女的比较》,认为“徽州是一个宗族世界,宗族文化及其核心新安理学乃是区域文化的主要特色”。商人在外经营,家庭婚姻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要借助乡党为耳目和聚族而居的宗族舆论制止妻子改嫁,所以“不惜以重金修纂族谱”及制定家规。正是这种情形,造成守节的普遍性,以致徽州才女创作表现出道学气。[108]此道出了宗族文化盛行下徽商因维护家庭需要而特别支持家族的重要因素,此其一。其二,从经济原因考虑,始终保持与故族、故乡的密切关系,有利于维护本身利益,设若经营不利,可以退回家乡,此为留有后路;徽州是名郡、家族是名族,用作社会资源,便利在外地从事贸易,发展事业,即使在经商地入籍,也是为科举考试,谋图绅、商两业的发达。入籍外乡的徽商,并不脱离徽州,徽州仍然是他们的根基,他们是两头跑,两头利益都占着,程梦星、江春本人及其家族成员不就是这样吗?当然利益都占着,不能白占,对两边都要有回报,所以用大量的金钱投向家族家乡和经商地区的社会公共事业。其三,是徽商本人故族故乡的观念萦纡脑际,以绅商姿态出现在故土、故人面前,是很荣耀的——荣誉感得到满足。
商人是进行徽州公共设施和族人救助的主力。徽州人之富名声在外,但是外地人分不清是商富抑或普遍民富,本地人自然清楚,诚如前述程埙所言,不是农富而是商富。徽州的公共水利交通建设,动辄需银成千上万两,若靠农民就难以办成了。试想,郑鉴元两处建设宗祠,置祭田,修族谱,赞助族人婚丧,是大量银钱促成他的大手笔。佘文义用四千两银子建设岩镇水口石桥。是商人成就了徽州公共设施和祠堂。(www.xing528.com)
商人义行可以说是一举三得,有力支援徽州名族进行内部和社区的建设,加以完善,光大家族;提升徽州在外地的知名度,维持名郡地位;有益于商人本身事业的发展和荣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