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官府对名族的赞赏,给予荣誉,对个人表现在聘请为乡饮宾,列名旌善亭,竖立牌坊,奖予匾额,对集体为村落命名。受表彰的名族及其成员,无不以为人正直、义举多端而名著乡里,这是受旌表的名族及其个人的荣耀,也是社区的美谈。名族,不是自封的,是以其内部建设的完善,行为的符合于主流社会伦理道德要求,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名族。
官府对名族的赞赏,给予荣誉,对个人表现在聘请为乡饮宾,列名旌善亭,竖立牌坊,奖予匾额,对集体为村落命名。歙县程宗仪以赈饥被旌表为“义民”,屡次聘为乡饮宾。同族程宜,被有司旌名“善人”[30]。绩溪张镇夏,有功于改建庙学,聘为乡饮宾,录名旌善亭[31]。宋代,迁居表里的第二代程仁真,好善乐施,输粟供军需,朝廷征授迪功郎,力辞不就,遂表其闾,“表里”村的得名就源于此[32]。国子助教程安仁在南宋初年迁居婺源县东,其子程文谋,“捐剂施贫,众赖全活”,邑宰许应隆表所居为“种德坊”。这就是种德坊名称的来源[33]。受表彰的名族及其成员,无不以为人正直、义举多端而名著乡里,这是受旌表的名族及其个人的荣耀,也是社区的美谈。
各名族成员之间,即所谓乡人、里人、乡邻对他族成员的楷模行为、义行有着敬佩、认同的感情与见解,歙县表里程敬宗,巨富好礼,民谚:“云西乡大户程敬宗,无官自有禄千钟;不求不忮且谦恭,我辈何谁步其踪。”[34]歙县褒嘉坦程富亮、德甫兄弟遇荒年,对冻馁求贷者,不要借券,即施以钱米,“乡邻称其义”[35]。歙县方元俊、元杰、道容、道德,倡建宗祠,联属睦族,立家规,里人称他们为“四君子”[36]。(www.xing528.com)
要之,宗族以集体的力量和官绅富人用个人的财力兴办族学,涌现众多功名人士,为官作宦,或为隐逸,运用儒家伦理,特别是以朱子家礼施教,接受教育的族人,依据礼仪行事,令乡里成为礼仪之邦,被官府和民间双双认可。名族,不是自封的,是以其内部建设的完善,行为的符合于主流社会伦理道德要求,而成为名副其实的名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