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见证北川灾后重建奇迹

见证北川灾后重建奇迹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12”大地震后,北川山崩地裂,苍山移位,江河改道,县城成了一片废墟,生命财产遭到严重破坏,举国悲痛!然而,短短两年时间,我因关注北川香泉小学并多次前往,见证了北川灾区重生的奇迹。支援方案颁布不到一个星期,山东援建工作组就到了北川。北川人民已经在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悲伤中站立起来,化悲痛为力量,投入到重建家园的行动中。下午3点,再次到达北川香泉小学。第三次去北川是2009年5月28日,

见证北川灾后重建奇迹

◎杨 柳

记忆中的北川,山清水秀,资源丰富,羌族风情特色突出。“5·12”大地震后,北川山崩地裂,苍山移位,江河改道,县城成了一片废墟,生命财产遭到严重破坏,举国悲痛!然而,短短两年时间,我因关注北川香泉小学并多次前往,见证了北川灾区重生的奇迹。

第一次去北川是2008年6月7日,端午前夕。汶川大地震刚过十多天。大震过后余震不断,还有唐家山堰塞湖决堤的危险。为了去看望北川香泉小学的师生,给他们一些安慰,由资阳红十字会、雁江区文联、区摄影家协会、大千药业等单位组成的慰问团,带着企业和市民捐赠的慰问品,前往北川。物资包括药品、衣物、食品、书籍、文具,还有雁江区摄协举办“北川纪实摄影展”募捐到的三万多元定向赈灾款。一同随行采访的有资阳电视台、绵阳电视台的记者。

车到绵阳,雨就停了。一到绵阳管辖区域,高速公路上就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标语,有感谢的,有励志的,充满了人情味

走出绵阳城,就看到远处起伏的群山,我们知道,离灾区不远了。渐渐地,看到路边倒塌的房屋多起来。损毁情形千奇百怪。有完全倒塌的,有半倒不倒的,有倾斜45度的,有塌陷几层的。浅浅的小河沟里流淌着污浊的水流,公路上常遇巨大岩石横亘路边。也有的路面砸起了大窟窿,用厚厚的钢板铺着。一辆辆载满救灾物资的大货车缓缓驶过。

十点半到达北川县擂鼓镇。北川救援前线指挥中心就设在这里。在这块上百亩的空地上,搭满了各色的帐篷。每个帐篷里的人都在忙碌着,天空中直升机飞来飞去,不时有飞机在这里起降。指挥中心繁忙有序地运作。新闻中心两位女领导接待了我们,一位是北川县的陈副县长,一位是宣传部副部长蒋雁。她让我们把物资捐到统一的接收处。

北川中学的大门上还挂着“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光临指导”的大红横幅,颜色鲜艳夺目。那时的学校是多么生机勃勃、喧嚣热闹。我曾在网上看到过地震前一天北川中学高三学生搞活动的生动图片。一个个孩子生龙活虎,朝气蓬勃。如今,一切都归于沉寂,四处弥漫着的是消毒水的味道,探望者的悲伤。一千四百多名师生在这里终止了他们的人生旅程,凝固了他们灿烂的笑容。

街道上走着的大都是军人、医生和自愿者,少有北川人。一些废墟上有人在清理水泥柱上的钢筋。花了毕生积蓄建起来的漂亮楼房,霎时缩水成了一堆废墟。这是一双怎样的魔手,让我们美丽的家园瞬间灰飞烟灭,家破人亡?然而,大悲过后的北川人是坚强的,在他们的脸上已看不到悲伤,只有沉着、坚毅和默默劳作。他们忍悲负重,走出阴霾,迈开了重建家园的第一步!6月5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我想,不久的将来,英才汇集的援建队伍就会到来。

不少人依然没有离开自己的家园。他们就在废墟旁搭起锅灶,烧火煮饭。由于前一天一直下大雨,柴淋透了,烧不燃火,湿柴冒着呛人的浓烟,熏得人眼泪直流。看见我们,不问哪里来,总是热情招呼:“吃饭了吗?没吃就在这里吃。”

在擂鼓镇的一条路边,我们吃了自带的午餐——牛奶和面包。在灾区,这样的伙食算是奢侈了。我想起离开擂鼓镇时,新闻中心的领导们觉得快中午了,没有伙食招待我们,就去另一个部门借了两件方便面,硬要送给大家做午餐,我们都非常感动地拒绝了。在灾区,尽管全国送了不少物资进去,但物资仍然缺乏。灾区人民都尽力在节约水和食品。

下午两点半到达北川香泉小学。淄博市援建队赶在儿童节前搭建起十间活动板房,新添了课桌。还安装了两个篮球架。一些学生在球场上欢快地蹦跳着,实在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同学们一个个很精神,兴高采烈地试穿新衣服,然后又喜笑颜开地在记者们的镜头前抢镜、扮怪相。看到这一幕幕,我们都很欣慰。那些可怕的场景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他们排好队列,依次领取礼品包,东西多得拿不过来,好吃好喝的东西抱了个满怀。

离开时,废墟前高高飘扬的红旗,让我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看到了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

6月18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正式颁布,明确要求18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三年。支援方案颁布不到一个星期,山东援建工作组就到了北川。勘探、设计、规划人员随后抵达,他们大都是经验丰富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共同组成了一个空前强大的援建阵容。

我们坚信:北川的重生指日可待!

第二次去北川,是在2008年冬天。失去家园的灾区人民,经历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他们更需要温暖和关怀。资阳爱心人士再次发起“为灾区孩子送温暖”活动。

12月21日是农历冬至,非常寒冷的一个冬日。资阳爱心使团带着十几个私营企业和热心网友的捐赠物资前往北川。

这次给灾区孩子送去手套、棉被、围巾袜子、食品、电热毯、牙膏、香皂等日常用品,还有不少衣物和学习用具。东西虽然不多,也不值钱,但体现了资阳人对灾区学子的牵挂。

西向北川进发。沿途的板房区规划整齐,乡村废弃民房已在拆除,一些设计独特的羌寨出现在摄影师的镜头前。道路上已看不到巨石或大坑。目之所及,不再是满目疮痍,而是一派重建北川的新气象。北川人民已经在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悲伤中站立起来,化悲痛为力量,投入到重建家园的行动中。

街道上的民房已经清理完毕,新建了板房或羌寨店面,店里商品琳琅满目,街上人来人往。临近北川老城,销售纪念“5·12”大地震纪念品的小店多起来。光碟、图片、书刊、画报、香蜡纸钱等摆满了店铺。羌民们开始在废墟中重谋生路。音响里放出忧伤悲壮而又让人振奋的乐曲,那是所有经历过抗震救灾的人都熟悉的曲子。

下午3点,再次到达北川香泉小学。因旧校园完全拆除,学校又搬迁到了附近的活动板房。该校有在校学生308人,在职教师30人,退休教师13人。目前生活学习在这简陋的板房里,条件十分艰苦。见到我们去了,他们都非常高兴,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板房外拉起横幅“热烈欢迎资阳的叔叔阿姨!”资阳爱心人士纷纷与师生们交流,询问其生活、学习情况,并与他们合影留念。

当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时,孩子们挥舞着小手,红扑扑的脸蛋昭示着这个冬天他们不再寒冷!(www.xing528.com)

这次北川之行,我们获得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孩子们的新学校已经开始重建,再过半年,我们就能去新学校参观了。

第三次去北川是2009年5月28日,正值端午节,临近儿童节。由资阳各行业组成的自愿者队伍,带着节日礼物送往北川灾区香泉小学。

这次带去的礼物有防流感药品、消暑药品、端午节粽子礼品套装、夏凉被、文具、体育用品玩具等。

暮春的早晨还有些凉意,大家的热情却很高。农民一大早就挑着陈艾和菖蒲进城,车里飘着淡淡的粽子香,一派节日的气氛。大家都想早点儿到达灾区,想看看那里的人现在的生活如何了,节日是怎么过的?

10点到达安县。安静的街道上走着来来往往的行人,街道两边到处是北川某单位的新办公地点。老北川已成一座废城,新北川还在重建。这里成了北川的过渡城。我们把部分礼品送给北川县宣传部,接待的小马叫把车开到县委去。那是一个窄窄的小院,房子也很破旧。几辆车开进去,就显得拥挤不堪。掉头都困难。看来,建好新北川是件亟待解决的大事。

从安县到北川擂鼓镇半个小时的车程。去年这里到处是帐篷、军车和忙碌的抗震救灾人员。如今这里建起了蓝色的板房,道路宽阔,草坪翠绿,记忆中一块巨石横亘路口的擂鼓镇已不复存在。在北川,端午节似乎是个很平常的日子。也许他们有失去亲人的哀痛而不想过这样的节日。

北川中学外面的危房全部拆除,街道两边搭起规范的摊位,出售各种羌族特色物品。前几次都没有机会进老城看看,很是遗憾。这次多亏北川宣传部的朋友去办理了特别通行证,我们才得以如愿。一进入城公路,就看到两边巨石磊磊。可想当时根本没有路,是后来清理出来的。路面裂痕很大,一路都是武警把守。没有闲杂人员,也看不到小商小贩。

俯瞰北川老城,满目疮痍,沉寂沧桑,巨幅的黑白悼念标语让人心生伤感,步履沉重。

这里确实成了一座废城。“5·12”特大地震后,9月中旬又遇泥石流。遍地的乱石、泥沙、水泥块和木头。有的房屋整座倒下,烟囱与地面平行。有的前倾后仰,岌岌可危,随时都可能倒下来。有的楼房就像经过了一场战争,千疮百孔,状如筛子。旧城两边山体滑坡,淹埋不少机关单位。有个学校被山体整体淹埋了,只看到旗杆还立在那里,红旗迎风招展,昭示着中国人民不倒的毅力。

不知不觉,就在老城走了一个多小时。看着那些依稀可见的单位招牌、商家店铺,可以想见昔日北川城的繁华热闹。如今,这片沉寂的废墟凝固了一段灿烂的文明史!

走出北川老城,已是下午1点。我们吃了自带的简单午餐后就向北川香泉小学出发。沿途看到很多地方都在新建房屋。有些羌寨群修得非常漂亮,灰色的墙体,屋顶四角用白砖做成羊角,每座房屋都用羊头作图腾。有些羌寨还开起了“感恩饭店”。这些景象表明,大山深处的人家不只是告别废墟,开启新生活,更有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新迹象……

香泉小学属于北川比较偏远的小学。离北川有三十公里左右,位于安县、北川、江油三县交界地带的大山深处。学生来源也比较杂,有本地的,有外地的。总人数三百多人。

学校没有放假,见到大家来了,师生们都很高兴。他们在板房外的空地上,整齐地排好队,为去看望他们的叔叔阿姨唱感恩的歌曲,然后领取节日礼品。一些小朋友回到教室就开始吃粽子,吃相憨态可掬,很是可爱。

仪式过后,我们又去两个学生家进行家访,并给他们送去慰问品。两个学生都是单亲家庭,学生王宇的母亲地震时死于北川县人民医院;另一个学生王锋的父亲是在重建房屋时,因不小心触到高压线身亡。看来,在轰轰烈烈的重建中,北川人不仅仅是流血流汗,而且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最让我们惊叹的是香泉小学的新学校。这个由山东淄博援建、耗资1000万、抗十级地震的小学实在是太漂亮了,有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教室里是全新单人桌椅,还有42英寸液晶彩电和整套现代化教学设施。红色的跑道,绿色的草坪,让人忍不住在那宽阔的运动场奔跑起来。

顺道去了北川县永昌镇,一座现代化的新北川城将在这里诞生!这片在GPS导航仪上仍显示为“空地”的土地,将拔地而起一百多栋黄白两色的安居房,步行商业街的建筑风格将保持羌族特色。山东牌照的车辆来来往往,工程机械穿梭忙碌,北方口音萦绕耳畔。置身于这样的环境,我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下的民族大发展。

一场灾难,让北川遭遇重创。但北川人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强大的祖国。

回家后,叫女儿写了作文,写得很有真情实感。她特别羡慕那个新学校。她说:我们整个资阳也找不到那么漂亮的学校,我们学校的操场还没他们的一半大。我说:是啊,说明我们祖国很强盛,灾难何惧?人们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进步中获得补偿!

今年,我虽然没去灾区,但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灾区的飞速发展:民生项目进展最快;38个重点城镇重建开工,产业发展总体恢复到震前水平,对口支援项目开工率达98.7%。新北川城将在明年初步建成,北川中学将在9月投入使用……

超越自然的奇迹,是在各族人民对灾难的征服中表现的!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改革开放的丰厚积累,各族人民的空前团结,创造着前所未有的人间奇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