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利利,长得并不漂亮,小脸黑瘦,头发黄黄,个子也不高。而且,利利的学习成绩也很一般,总在班上三十名左右徘徊,没有一门功课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也没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可以说是平凡人中的平凡人。
在利利妈妈的眼里,女儿太平凡了,平凡得让自己没有夸奖女儿的机会。妈妈对这个女儿几乎失去了信心,以至于每当利利不小心做错了什么,妈妈总会生气地对孩子说:“我真怀疑你是不是我的女儿,怎么这么笨啊,长大了肯定没出息!”利利的妈妈从心底就非常讨厌自己的女儿,没有找到自己女儿身上的优点。
作为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是,在我们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如别人的孩子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源自于父母们望子成龙的心态。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孩子也是一样。父母由于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眼中看到的似乎总是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这也是一种心理常态,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往往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这是很不成熟的一种看法。做父母的没有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就错怪自己的孩子,会给自己造成心理的负担,自己在同事或者朋友面前也不会很自信,因为孩子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也很容易让自己的孩子产生自卑感。所以父母要敢于改变自己的这种心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有一天,一位记者来拜访杜鲁门的母亲。
记者对杜鲁门的母亲说:“有杜鲁门这样优秀的儿子,你一定感到十分自豪吧?”
杜鲁门的母亲只是微笑地回答:“我为儿子感到很欣慰,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感到非常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呢!”
这样的回答让记者大吃一惊。一个在地里干活的人怎么可以和伟大的总统一样让自己的父母感到很自豪呢?客人有些不解。
原来杜鲁门有一个弟弟,是一位农夫。但是,杜鲁门的母亲并没有认为这位做农夫的儿子是无能的。对她来说,每个孩子都令她感到自豪,无论儿子是总统还是农夫。(www.xing528.com)
杜鲁门的弟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是这样评价哥哥和自己的:“我为哥哥感到骄傲,他将是美国最优秀的总统之一。但我同时也为自己感到骄傲,我是一名农夫,用自己的双手养活了自己,照顾了父母。”
这是何等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正是来自于他母亲平日里对他点点滴滴的赏识。
实际上,每一个孩子总是有优点的,只要父母真正从内心去赏识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值得父母自豪的。
知心姐姐卢勤曾经这样说:“小时候妈妈给我的鼓励我现在都没有忘记,并且有时候,正是妈妈给我的赏识,成为我面对困难和前进的动力。我觉得妈妈给我的爱,不仅仅是帮我解决了生活上的一些实实在在物质方面的难题,更多地表现在对我的鼓励上。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妈妈并不是在刻意赞扬,而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记得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次一个人在家收拾屋子,妈妈一回来,就说:‘哇,是谁这么勤劳把屋子收拾得这么干净?’于是我就从门后边站出来。妈妈说:‘真想不到是你,你可真能干,谢谢你,我的宝贝女儿!’就这一句话,我便爱上了劳动,总想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来证明他们的女儿也长大了。”
如果父母没有发自内心表达自己对孩子的赏识,那么,所有的赞扬都是虚伪的。孩子会觉得父母是假惺惺的。这样的赞扬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很有可能会伤害自己的孩子。
知心姐姐卢勤还说过这样一件事情:
卢勤的一个同事看到孩子不听话,就经常用武力来解决,经常打孩子,结果孩子变得越来越糟糕,更加叛逆。同事很不理解,后来听了卢勤的话,“时刻夸奖自己的孩子”。同事觉得有道理,就行动起来了。有一天同事回家很晚,看见儿子正吃饭呢,他就跟儿子说:“儿子你太好了!你真棒!”儿子说:“爸,你生病了吧?我看你今天病得不轻,都说胡话了。”
同事下午就来找卢勤了,说儿子不相信他的赞扬。
卢勤问自己的同事,“那你感觉自己孩子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同事说:“有什么不一样的,和以前一样,还是那样不听话,真让人头痛。”卢勤笑了笑说:“赞美的话要发自内心地说才行。”
由此可见,赏识孩子应该发自内心,从孩子本身出发,看到自己孩子的进步,让孩子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